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薇 ,这位 2 0世纪 60年代出生的作家以其女性惯有的柔情再述了江南一个凄美的故事 ,以“不入流”的姿态展现了她的执着。作为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张薇来说 ,摒弃粗砺、强悍的高原气质 ,继而以细腻而秀丽的风格来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三种水》,这是一种反向的追寻 ,也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奇特的现象。一《第三种水》的创作是一种女性生命的组合。在作品中 ,张薇巧妙地运用时空模糊化的手法 ,将几位有着亲缘关系的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寻串在一起 ,用女性的视角、女性的语言、同时也用审美的立场将“往事”与“今事”精心地糅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小说的叙述语言由于意义的不断变化 ,其音质音色 ,声音力度 ,语音的长度都不断变化 ,产生出差异。这种差异的语言相间交错、大致匀称的重复变化就使叙述语言形成了鲜明的节奏。节奏性一方面使小说的叙述语言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和谐悦耳 ,形成了声音层面的外形式美 ;另一方面不同节奏的语言使小说的叙事话语带上了不同的审美意味和情绪色彩 ,有效地加大了小说叙述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4年第1期<野草>上发表的<聚餐>(作者杨猎)这篇小说,进行全息的文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视野的解读,指出了当代中国大陆新写实小说,对于社会转型期内广大社会生活群体--贫民、平民社会生活群体复杂社会文化心理特点的独特描写手法、分析视角和深层剖析,阐明了当代中国大陆文学作品出现的"由走出家因到荣归故里"这一新的审美价值取向追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一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之后不久,具有创新意义的文言青楼小说《板侨杂记》问世。作者余怀,字澹心,号曼翁,福建莆田人,生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十八岁的,亲历了明王朝覆灭与清朝建立的历史巨变,晚年侨寓南京,将秦淮青楼轶事写成《板桥杂记》三卷:上卷记述明末金陵坊曲胜概,中卷为青楼女子小传,下卷杂记逸闻趣事。作者自序有云:“鼎革以来,时移物操。十年旧梦,依约杨州。一片观历,据为茂享。……自英满眼,接用动质,美人费上;感表感慨,岂复合过此意平!”明王朝的回灭使宗怀从欢乐的田目标中保医,面对残酷的…  相似文献   

5.
朱万曙 《江淮论坛》2012,(2):164-172
由王振忠、朱红整理的近代徽商自传小说《我之小史》自2008年出版以来,没有引起徽学和文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认为:这部小说形象生动地记述了徽商由"儒"而"贾"的人生历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品以一个小人物的眼光,反映了近代乡村和都市的社会变迁;由于作者注重写一部"信史",故小说缺少必要的情节和叙事技巧,但作者有一定的诗才,作品中多穿插诗词,或抒情言志、或描绘山水、或记录民俗风情,仍然有其审美价值;作者多处写自己看戏的经历,保留了丰富的近代乡村和都市戏剧演出的史料。因之,这部小说有着难得的史料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资平早期小说在主观情绪宣泄中把自我融入广大的社会空间,从性的苦闷写出生的苦闷,探入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并对自己体验的生活事象作出客观描绘,为创造社小说创作增加了生活的厚重感。他创作成熟期的大量性爱小说呈现出复杂性,既以审美眼光去观照性和性心理,表现了追求自由和生命本体与外界的价值冲突,映射出时代精神,又失之于对两性多角关系的描写过多且滥,流露出低俗趣味。他后期趋于粗制滥造,产生媚世主义倾向,性描写中审美心理距离把握上出现偏差,性感官享乐的内客增多,因而越来越远离了新文学创作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周沙 《天府新论》2004,(Z1):181-182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家,但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其小说的价值曾经遭到无情的质疑,甚至否定.在今天多元化的文学话语时代,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批评观标准去重新审视张恨水的小说时,就会发现其作品具有进步的社会价值;从接受美学角度观照张恨水的小说,所得出的结论更佐证了其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任明华 《齐鲁学刊》2013,(1):132-136
明碧山卧樵纂辑的小说选本《幽怪诗谭》,具有理论批评和文献方面的独特价值。书中小说作品共穿插诗词约410首,以诗歌为主体,是典型的"诗文小说"。这是对明代诗文小说创作实践和范式的总结,体现出明代有意幻设的小说观念和追求怪奇、娱乐的审美功能。编者对作品的时间、情节等进行了改动、增删,虽有迎合读者心理和趣味的意图,总体上却提升了原作的艺术水平。同时,还保存了许多明代小说作品及诗歌,具有重要的文本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唐代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不同的传播方式入手熏仔细地考察了它们不同的流传范围、写作缘起等,指出:文言小说作为一种贵族沙龙文学,它有其独特的传播途径;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普通大众,带有强烈的俗文学传播特点。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这两种不同的小说类别,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邱绍雄 《云梦学刊》2008,29(6):85-89
年轻的中国当代股市和更为年轻的中国当代股市小说使得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当代股市小说的研究处于萌芽状态.源于股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源于中国当代股市小说与中国股市的紧密联系,源于股市对中国人价值观念和心灵欲望的影响,中国当代股市小说研究具有时代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陆林 《学术界》2006,(4):296-300
黄山书社新版《红楼梦》,对小说原本混一不分的有关代词、助词用现代汉语规范,对人物对话以现代小说形式分段,既合当代读者阅读习惯,又得版面疏朗之美,拉近了当代读者与古代文本之间的阅读距离,是对古典白话小说整理出版既有形式的重要革新,堪称继民国亚东版新式标点、分段排印之后的又一创举,体现了古籍整理的当代意识。  相似文献   

12.
史传文学对中国小说文体的影响在以往的论述中被奉为圭臬,因而小说文体本身的特性往往在这种强调下被悬置.本文以虚构性为前提界定《桃花源记》作为小说文本,论证其在传统叙事模式基础上,采用了独特的限知视角、倒错时间和诗意背景,从而构成不同于史传的小说审美特性真实性、惊奇、双重语境、移步换景.这种创格出现在小说创作主体的群体尚未自觉的魏晋“前史时期;’,体现了中国小说叙事多元性的潜在因子.  相似文献   

13.
如何厘定文言小说的“类”是文言小说研究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文献中区分文言小说“类”的观念与方法入手,分析了文言小说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两种不同风格趋尚;指出文言小说的分类宜从风格上把握,不宜从题材上去把握。可按风格分为“晋类”和“唐类”。  相似文献   

14.
“信”是文言小说的共同观念,并非是史家小说观念与文家小说观念的实质性区别。在文言小说的实践活动中,“信”一直成为作家的心理潜动而影响其创作活动。但是,“信”并不摈弃虚构,只不过采取了“取信”的叙事策略而达到了“信”与构想的巧妙重叠。  相似文献   

15.
李华 《河南社会科学》2001,9(4):159-160
效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物的审美价值。事物客观上具备的美是产生审美价值的物质基础。编辑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编辑主体只有站在美学和社会学的高度,运用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等多种手段,才能准确而全面地认识编辑客体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最终体现出对事物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16.
俞樾是晚清著名朴学大师,文言小说领域亦成就不俗,但目前鲜有文章对其文言小说创作做总体论述。本文首先考论俞樾文言小说创作概况,在此基础上,对其小说的学者化特征和艺术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怨妇形象,"怨而变态"的曹七巧、"怨而矫情"的白流苏以及"怨而屈从"的顾曼桢和葛薇龙.这些怨妇形象"怨"的表现形态各异,但其悲剧结局却是一致的,她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对女性无情的生理戕害和心灵摧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毛诗序》与钟嵘《诗品序》的审美价值和功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从写作背景、诗学指导思想、诗歌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肯定了《诗品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戈雪 《江汉论坛》2001,(4):85-88
本文认为,进入后新时期的中国小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众多的作家作品,体现了迥异的创作风格,其中,创作主体表现出来的多元的价值取向尤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明代中篇文言小说的梳理 ,可以看出 ,明代文言小说对各种文体的发展 ,尤其是白话人情小说的发展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