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代理妈妈     
姜树 《社区》2004,(20):38-40
总经理花高薪介绍她去为其弟弟养两个孩子。这一养却养出许多意想不到:孩子并不是他弟弟的;高薪后来也不能按时兑现;总经理忽然从人间消失;孩子的妈妈将两个孩子推给了她……在她和两个孩子还有一个穷困的家里,演绎出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真实感     
吴念真 《社区》2013,(17):63-63
阿婆一辈子住在渔村.35岁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7个小孩最大的才17岁,她说她是以“我负责养小的,大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扯大。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为了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她毅然决定放弃生育权而一心呵护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孩子。十年后,一纸亲子鉴定却认定,快养大的孩子与丈夫没有丝毫血缘关系。为了让丈夫有一个亲骨肉,人到中年的她冒险怀孕,岂料生下的孩子竟是个痴呆儿!此时,丈夫的前妻又违背约定,骗走孩子欲迁他乡。一场因耽误黄金生育期而追讨巨额精神损害赔偿的奇特官司,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一个母亲从不给孩子买超市里的零食,也从不给孩子打针吃药,包括预防针,几乎不到外面餐厅吃饭,你会不会觉得她很另类、大胆甚至有点"变态"?张映辉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按照这套方式养育了两个已经分别11岁和13岁的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怎么坚持做到?这让很多人好奇,也让她身边出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过,和她站在一起的人们追求的远不止于给孩子吃什么,也不止于怎样养好孩子。她从发起国内最早的有机农夫集市开始,让  相似文献   

5.
商亮 《21世纪》2011,(1):65-66
罗藤堡是这样一座城市:如果你是个孩子,你会爱上这座城市,因为她是一个童话世界。如果你不是孩子,你也会爱上这座城市,因为到了那里你就会变成孩子,那儿就是你童年时梦想过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6.
孙乔  陈翔 《百姓生活》2014,(3):25-25
法院做出判决后。9个子女仍置若罔闻宁波江北区的王老太今年90多岁了,育有5儿5女,儿女中年龄大的70多岁,年龄小的也50岁了。如今,她的大曾孙都结婚了,算起来,即将五世同堂。不过,王老太却很寂寞,因为10个孩子里,有9个多年来对她不闻不问,也不肯支付赡养费。这让老太太气坏了:“我不识字,老伴去得又早,我辛辛苦苦把他们10个养大,好几个孙子也是我养的,现在要他们来养我,难道不应该吗?”  相似文献   

7.
农场疑案     
关于本书作者索菲·迪奥埃德的情况,我们实在是知之甚少。有限的材料介绍说,她有丈夫,已是几个孩子的妈妈。她养了一只猫,几只老鼠(或许老鼠原本就不是她养的),不过她没有养鸡,也没有养狗。截止目前,她已经为小朋友们写了三十多本书,而这本《农场疑案》获得了"法国青少年侦探小说奖"等三个文学奖项。悬疑的故事里充满了环保元素,揭露了化学产品使动物产生的异化,引发读者对人类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庄洒 《社区》2002,(14):38-38
赵姥姥是我们家的老邻居。 姥姥一生从事汉语言文字工作。年轻的时候漂亮而有才,现在已年近古稀了,可她还是那样性格开朗,精神矍铄。姥姥是个很讲究的人,从来都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姥姥的口头禅是“没又化”。她就两次说过我没文化。她还说她养了个没文化的女儿。女儿又养了个  相似文献   

9.
男人有三短     
梅林横笛 《可乐》2011,(9):30-30
父母们可以不论官阶,藐视物质,但自家养的孩子,总是会放在心头与别人家的孩子比一比的。我小时,堂兄结婚,父母要带我共赴喜宴。动身之前,母亲将我周身上下细细打量一番,忍不住摇头叹息:“唉,还是单薄,新衣服撑不起来。”父亲听了,在一旁哈哈大笑,笑罢,又很严肃地讲:“自家皆俊男。男人有三短:贪杯厌学腰不直。”  相似文献   

10.
小谷 《社区》2010,(15):11-12
刘大妈是小区里的名人,她退休前是名医生,现在简直成了小区里的健康顾问,有什么关于健康的问题大家都会先找她咨询一番,她也会耐心地给予解答。畅畅的妈妈是一名钢琴老师,最近小区里好几个孩子都跟着她学钢琴,价钱好商量之外,关键是便捷,不用大老远地去接送孩子了。  相似文献   

11.
北国春色 《社区》2008,(27):26-27
本刊在8月下刊登了“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一文后,收到了名为“北国春色”的读者来信。她在信中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当下很多年轻父母为孩子不惜重金养育的现象。我个人向来反对这种盲目花费的行为;并非我家的生活困难,而是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孩子三餐吃好、身体健康,不必过多破费。在我的这种“节约养育”下,我的两个孩子健康、聪明。我想将我的经验与广大《社区》的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2.
看图说话     
《阅读与作文》2009,(4):31-31
华盛顿州的约翰·B·多德夫人于1909年首次提出了“父亲节”这一想法。多德夫人想用一个特别的日子对她的父亲威廉·斯马特表示敬意,他是一名美国内战老兵,因妻子(多德夫人的母亲)在生第六个孩子时去世而成了鳏夫。妻子死后,斯马特先生独自在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农场上养育那个新生儿以及其他5个孩子。成年后,多德夫人才意识到父亲一人把几个孩子养大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  相似文献   

13.
《可乐》2006,(7)
他和她是一对恋人,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留在了这座城市。他们租了一间房子,房子很小,只好买了一张单人床。单人床很狭窄,根本就容不下两个人的身体。她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习惯了一个人睡一张大大的床。现在就不行了,无法伸展身体不说,还有掉下床的可能,这让她多少有点不习惯。他喜欢抱着她入睡,抱得很紧。单人床空间本来很小,他又喜欢死抱着她,这让她很不舒服,就让他放开。他同意了,谁知下半夜不知不觉中,他又把她抱住了,像害怕失去她一样。这让她很生气:"你把我抱得这么紧,我呼吸都感觉困难。"但她多次提醒也不见效,他到下半夜还是会明知故犯。她怀疑他有什么毛病,要不为什么有抱人睡觉的嗜好。他看出了她的疑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户人家,家境十分窘迫,兄弟姐妹好几个,家里就两张小床。父母睡一张床,几个孩子就睡在一张床上,十分拥挤,常常会把一个孩子挤下床。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孩子被挤下床,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9,(8):47-47
英国曼彻斯特城的普琳夫人,是3个孩子的母亲。这位41岁的中年妇女接触任何东西的时候,经常有电光和响声。当她洗熨衣服时,电熨斗经常发出爆裂声。她曾在家中的养鱼缸中“电”死了9条鱼。其丈夫说,她躺在床上的时候,便会引起静电感应,从而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同妻子接吻时也会有痉挛感。  相似文献   

15.
我知道,自己终归也会老的,如父亲的现在一样。也许到那时,我也会希望陪女儿—起去逛街,怯怯地让她拉着自己的手,或者偷偷扯着她的衣角。任何人的一生部像一条抛物线,从孩子成长为大人,再一点点退化成儿女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1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仙女成群,苏杭美女如云。张永珍便出生在美丽的苏州。还是少女的张永珍告别故土,转道上海赴美国求学。在美国她邂逅了现任香港职业发展局主席的丈夫,两人一见锺情,而後顺理成章地结成连理,生儿育女。一切都像是提前安排好的。等到一双儿女小学毕业,张永珍的人生轨迹却也出人意料地转了个弯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张永珍突然有了些心事。凭心而论,她自认为已经很幸福了。两个孩子十分可爱,丈夫事业也一帆风顺。但每天忙完家务,从百页个不经意地看一眼窗外熙熙攘攘的世界,她总有一种要走出去的冲动…  相似文献   

18.
安宁 《可乐》2010,(8):6-7
她嫁到我们小城来时,名声很臭。年龄那么小,就知道引诱男人,还怀了人家的孩子,怎不教人唾弃.但我还是喜欢她,远远地看见了,都要叫她“新娘子”。她回过头,温柔地笑笑,微微隆起的腹部,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圣洁的光芒。  相似文献   

19.
Amoir 《可乐》2010,(3):36-37
42岁的米歇尔25年前与杰姆·达格尔结为夫妻。婚后第四年,21岁的米歇尔生下第一个孩子。在接下来的20年中,她接连怀孕生产。到现在为止,她已经生了18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真理     
《北方人》2008,(4)
凑合还是分手?一个婚姻不和谐的朋友在这个哈姆雷特似的问题中拖了5年之后,终于和丈夫离了婚。她告诉我为什么能够下定决心。"因为孩子。"她说。"以前不离你不是也说为了孩子吗?""但事实并不是我认为的那样。"她说。她找出一封信,浅绿色的信笺上印着可爱的小狗卡通图案。"上个月15号是我们结婚16年纪念日。这封信是孩子送给我们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