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四川省仁寿县创新构建了以家庭监护干预为核心、独具仁寿特色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1685工程",形成了"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格局。形成分类施助机制201 3年5月,该县经过反复探索实践,成功构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1685工程",制定《仁寿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突破了救助对象单一的现状,实现对流浪儿童救助拓展到对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民政部于2013年5月份发文,确定20个地区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并于6月份在桂林召开试点启动会议。至今一年时间已经过去,全国各地在争取领导重视、整合部门资源、引导社会参与、拓展救肋机构职能等方面创造了很多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初步形成了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五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如何推进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四川仁寿县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讲习班上的讲话给出答案:首先要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其次要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第三是积极开展监护支持和干预工作:第四是拓展救助保护工作职能;第五是加速培育专业社会力量:第六是强化试点工作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蚌埠市民政局将未成年人家庭监护干预作为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以及时发现为突破口,以体制创新为目标,逐步形成了行政干预为主导,司法干预为保障的工作机制,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去年下半年至今,共办理监护变更82人,监护委托3人,其他监护干预120人。分工与联动协调统一试点工作开始不久,该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领导小组专门召开成员  相似文献   

4.
正陕西省宝鸡市从研读政策文件、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入手,不断探索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试点工作富有成效。探索建立社会保护工作机制该市确定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重点对象和保护内容:即对经济贫困、监护缺失、家庭暴力、教育失当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困境未成年人,整合部门和社会力量,提供监护监督和指导、经济救助、消除  相似文献   

5.
创新顶层设计构建"四层"网络政府运筹网络。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工作纳入顶层发展战略,制定了《"十二五"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大救助管理体系;纳入对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的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列入安排重点;设立常德市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关爱基金,专项用于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政策孵化网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  相似文献   

6.
2014年9月27日,第九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交流会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民政厅(局)救助管理工作战线的同志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救助儿童会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主持。  相似文献   

7.
"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对加快未保中心项目建设、推进规范化建设、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正长春市紧紧把握民政部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总要求,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创新,注重综合施策,注重高位统筹,着力探索困境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分流办理、跟踪反馈"三大机制",重点实施救助保护、教育保护、司法保护、就业保护、医疗保护和精神保护等"六大保护"内容,初步构建起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政快递】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以下简称国办《意见》),明确了"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的工作原则,要求救助保护机构"要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加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交流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一年多来各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未成年人保护的先进理念和成熟做法,进一步研究部署和推进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于2014年6月18日-19日,在四川仁寿县举办了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讲习班暨经验交流会。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眉山市市委书记李静、国际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总监王乐出席会议并致辞。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越良、四川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出席会议。来自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民政厅(局)主管负责同志、业务处室负  相似文献   

11.
高明英 《社会福利》2010,(12):50-51
湖南常德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力求开拓创新,在"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基础上,坚持"主动救助",大胆探索"家庭监护"安置模式,从源头上扼制了流浪未成年人反复流浪乞讨、重复救助的现象,确保市城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到位监护,保护了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推广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经验,督促各地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规划,推动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于2010年8月1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3.
正困境家庭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这项工作,现已成为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一项新内容,也成为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参与构建社会救助安全网的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靠前救助,妥善安置,跟踪回访,源头预防"的模式,有效地破解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张光君  陈正勇 《创新》2014,(4):71-75
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尤其是司法救助起步较晚,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制度建设的经验。重庆市大渡口区针对涉诉、涉罪案件中的困境未成年人开展的司法救助,创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为他们维持学习和生活需要、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搭建了一座"金桥",具有拓展司法职能,实现了未成年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创新了社会管理,增进了儿童权益与社会和谐双赢;完善了司法救助,弥补了现有社会救助体系的不足等三方面的价值,增添了一道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司法屏障。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交流未成年入社会保护试点一年多来各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未成年人保护的先进理念和成熟做法,进一步研究部署和推进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于2014年6月18日-19日,在四川仁寿县举办了全国末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讲习班暨经验交流会。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坚持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积极吸收利用高校资源,以建立互动交流平台为载体,以探索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方法为重点,以促进流浪未成年人健康回归社会攻家庭为目的,不断建立完善与高校互动协作的机制,在推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专业化、社会化发展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16日,第六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交流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窦玉沛副部长指出,今年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迎来重要转折的一年,国务院研究确定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特别是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他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要准确把握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流  相似文献   

18.
完成"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任务,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一个新起点,街面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是一个持续性的目标,把"抓当前"与"抓长远"结合起来,更加突出"抓长远",持续保持街面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推动上海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  相似文献   

19.
杨珺 《社会福利》2014,(8):44-44
正现状与问题"碎片化"、"零散化"在我国,涉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部门有民政、公安、教育、卫生、残联等二十多个职能部门,但是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共享,工作中出现单打一,不能形成合力。无统一的"指挥"机构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零散化""碎片化",多头管理的形式下,缺乏专门机构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与配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基本围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大都是说教式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现象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流浪未成年人的预防、救助、监护、安置和矫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家庭、学校、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方兴未艾,已成为一项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世界性社会运动,志愿服务正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通过综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