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宏生 《社会科学家》2004,5(4):139-141
本文从生命论的视角看待文学不同于社会文化论文学观的地方,在于社会文化论文学观强调对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强调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去把握文学的意义,认识文学的价值,属于文学的外部视角,而生命论文学观侧重的是对文学进行内部观照,透过文学的现实功利价值去发掘文学深层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震 《东南学术》2002,(3):141-144
“透视主义”无疑是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按照他的简单描述 ,“透视主义”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表明了一个“从不同的、可以被界定和批评的观点认识客体的过程”①。“我们要研究某一艺术作品 ,就必须能够指出该作品在它自己那个时代的和以后历代的价值。”也就是说 ,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其实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透视和聚焦的过程 ,我们要做出恰当的文学判断 ,应该兼顾和辨析这些不同的视角。但是这种兼顾和辨析何以必要?要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仔细考察由“透视主义”这一概念所辐辏出来的韦勒克对文学作品和文…  相似文献   

3.
问:您最近在《文学评论》、《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古典文学札记的文章,文学界的同志认为您的文章标示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文化视角。您能谈谈如何建立这个文化视角的问题? 答:什么叫文化视角?首先似乎应该把这名词的含义搞清楚,是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文学现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文学史也许是一种最不真诚的历史现象。它通过对文学观念的泛化理解,努力把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文化现象或样式纳入文学史范畴。从而营造出一个被充分“放大”了的繁荣的文学历史,给世人虚拟了一个辉煌的文学史形象。如果从读者的角度(亦即社会文学生活的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历史形象,则不难看出,在人类文学的绝大部分历史过程中,人们的文学生活是贫乏和萧条的,社会的文学资源也是短缺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应当把文学的历史真相告诉读者,而不应当遮遮掩掩或虚构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专门做文艺学研究的,但也可以从相关学科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近年来我从现代文学转向古典文学研究,从叙事学到诗学的研究中,我提出了多维诗学的说法。我们的诗学应该是生命诗学、文化诗学、感悟诗学构成的多维诗学,以生命为其内核、文化为肌理、感悟为之贯通。在对“感悟”这一关键词进行历史梳理后,我认为中国文学的特质就是感悟。它是一种潜哲学,包含着中国文学潜在的特质,我们所说的“意境”、“意象”等都与之相关。这里就围绕我的《李杜诗学》所引起的争论来谈谈诗学问题。他们认为李杜不过是作家论,怎么可以称为诗学呢?他们…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用现代的概念工具去分析中国最早一部具有叙事文学意味的历史作品《左传》时 ,会发现其视角类型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它是全知视角 ,但又与西方叙事学家们所总结的几种全知类型有相当的不同 ,本文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史家式全知叙述”的视角类型。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这种视角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婢女 ,在唐代有“侍婢”、“侍儿”、“使女”、“女奴”、“青衣”等通称。根据大量史籍以及出土文书资料来看 ,唐代蓄养婢女形成风气 ,上自王公百家 ,下至平民百姓多拥有婢女的记载。唐代婢女从事最繁杂的劳役 ,其地位却处于社会最底层。文学反映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惟一来源。因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婢女的生活状况及其身份地位 ,便在唐人小说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结合唐代婢女地位对这群“最底层”的人物进行研究 ,不仅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她们的现实存在 ,还可以多视角地比较准确地解读小说作品 ,从而认识叙写婢女…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城市作为经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大都市”计划在不同地方流行着 ,与此同时 ,城市的地域文化负载功能也得到进一步的表述和阐释。城市不但组织着人们的生活 ,而且还建构着人们对地方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想象 ,成为一个不断生发意义的空间。以城市为视角 ,我们不但可以为文学研究找到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以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组织社会和文化的意义来透视文学的生成与表现 ,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的文化品格 ,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交换关系。更进一步 ,对分属不同地域和经济与文化背景的城市进行比较 ,将…  相似文献   

9.
要使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为富有文学性独立价值的学科之一,应该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内涵作深入拓展,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实践与理论、空间与时间、碰撞与转型以及艺术思维的文化模式作更深入的探究;还要研究海外华文女作家群体,揭示其具有的独特意韵、心理与审美视角;此外,在国别华文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应提倡跨国别华文文学的比较。比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同”,而是从总体上更深、更广地去认识它,促进它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彭兆荣教授结合自己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活经历,回顾了由外国文学到古希腊文化酒神精神与文学仪式的研究转向,这种转向主要缘于西方知识考古学思潮的影响,尝试通过西方文化的知识考古以探究文学中所谓诗学的源头.访谈还涉及以下重要论题:首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语境下比较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的特定关联;其次,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交叉视角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现实意义;再次,如何认识民族志的“真实性”,如何重估“大传统”与“小传统”;最后,彭教授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民族仪式、家园意识与民族认同角度评价了旅游人类学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涉及的国家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关联,并大力倡导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后现代“当下哲学”的包围之中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重建问题已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然而 ,重建的基点何在 ?周宪的《超越文学》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理论视角 ,这就是反思和批判的文化视角。从这个角度来探讨文学也许并不全面 ,但是 ,一定的现实、历史条件却使它成为必然和可能 ,正是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 ,以具体的文学——文本实践为理论支撑 ,遵循文学创作的自律性特点 ,本书透视了文学作为一种形而上文化哲学所具有的特质 ,从而构建了一个品评文学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1月,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发起的“北京中青年学者文化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在京部分从事文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就“21世纪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走向”及“文学与宗教”等当前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北京语言大学高旭东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他指出:文化研究无疑将是21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这个热点将会从多个方面深化文学研究,而宗教与文学向来被认为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这个视角可以深化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角度去研究“文革”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那个疯狂的、丧失理性和良知的年代,我们的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一个过来人难以抹去惨痛的记忆.在那个年代里,社会因黑白是非的颠倒而失去正常前进的秩序.不能说没有“文学”.但作为地表的、主导地位的,则是充斥着“假、大、空”的欺骗和谎言.那些谎言又往往穿上“真实”而实则是愚忠的外衣.回望六、七十年代之交的文学、剖析“文革”文学的历史借鉴,宜从多层面、多视角去研究、去重读,如社会生活角度、意识形态角度、人文角度、病态的人物形象及性格心理角度……等等.这里,我愿意提出,是否还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文革”生活与“文革”文学?这是因为,语言毕竟是人与世界的根本纽带.人们总是依据其语言形式去接受世界和把握世界,语言成为人们感知、体认、理解主客体的实在方式.还因为,语言不仅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表达的必要工具,它本身就是思维的一部分,故也是人的一部分.语言与人之间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作为人的活动的客观实践性,决定了我们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样式表达着相应的意义和特定的文化形态.“文革”作为特定的、负面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日常语言、传媒语言以至文学语言上,其质态值得玩味.我们不妨举几个例证.1968年11月21日《光明日报》报道某地一个86户的山村,如何经过“文革”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题材、体裁的优秀作品如花团锦簇,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报告文学世界。 报告文学是一个多层次开放系列,通过这个系列,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出若干不同的规律:从题材着眼,可看到由记事为主发展到以写人为主,再到塑造艺术形象,又发展到无主要人物、无主要事件,无贯穿情节线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从哲学视角看,从单一、微观发展到综合、宏观,以至显示出全景观、全方位、多视角的特色;从反映生活的深广度看,经历了由摹写表象到刻画典型,再到能动地反映现实,进而潜入人类文化意识的深层,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系列;从审美需求看,由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到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再到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思维,包就是使审美主体由经验形态进入理性形态。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天地走到文学殿堂的、又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重性。这就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通常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这种认识是与事物的发展过程顺向一致的。作家们按照这一认识常规所创作的报告文学,我们称之为“顺向求同式”报告文学。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黄钢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柯岩的《船长》?  相似文献   

15.
苏伟 《天府新论》2002,(4):56-62
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邓小平理论 ,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 ,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这个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邓小平理论达到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开辟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把“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在“从社会的经济条件出发”去认识社会主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在“从社会结构出发”去认识社会主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政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能从学理层面解说清楚其复杂性,也就无法全面阐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真实状况。新近出版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朱晓进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史论》),就是一部以学理性的眼光来探究和梳理20世纪政治影响之于中国文学全过程的学术专著。该著视角独特,视野开阔,独树一帜,最大的特点,可以用新视角、新思路、新格局来概括。《史论》首先从新的视角去观照政治和文学的关系,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虽然从政治角度来看文学并不是一个新…  相似文献   

17.
城市意识觉醒与城市文学新生─—五四文学研究另一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意识觉醒与城市文学新生─—五四文学研究另一视角朱德发近几年学术界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己成为热点,此乃新文学史研究深化的征兆。这个角度的选取不仅可以对现代文学史有新的开掘新的发现,也可以对一些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作出新的解释。不过有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一 所谓文学的“文化观照”就是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学。从学科的角度来说,文学的文化观照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程,决非本文几千字可以完成。所以本文的主旨并非探求文化观照中的文学究竟“是什么”这样的绝对真理,也并非对课题本身的完整理论论证,当然也并非对当前文化热的全面评述。我希望的仅仅是谈一下自己对这个课题性质以及实现这一观照的可能途径的看法。 什么是文化?如果我们想认真地把文化作为一种背景来理解文学,就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概念。在文学批评中,人们谈到“文化”这个字眼时往往不是为了考察人类文化,而是  相似文献   

19.
共谋与裂隙——“伤痕”、“反思”小说新论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左”思潮的现代性本质既往的文学研究普遍以为,“伤痕”与“反思”小说的重要特点便是其对“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观照主要采取了一种社会政治视角,这一视角的采用,不仅局限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使其“反思”未能达到应有的深度。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显然是过于片面而且是极其简单化的。我们并不否认“伤痕”、“反思”小说在思想艺术上的局限,但是,造成这些局限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社会政治视角,而是在于某些作品对此视角的过分“单一化”使用以及循此视角所作的社会政治性反思由于当时的意识形态“顾忌”等原因限制了…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安全生产工作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必须从新的视角上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以新的理念去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一、实现安全生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系统、全面、高标准、高水平的社会发展目标。它不仅反映在经济和消费指标上,也包涵社会协调安定、人民生活安康、企业生产安全等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公共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企业生产安全、家庭生活安全等“大安全”标准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