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自行研制的高压静电成囊装置上进行了制备微胶囊的试验研究。以海藻酸钠在氯化钙中固化成囊方法,进行了平针头与斜针头的成囊电压,跳火电压对比试验研究,得出平针头优于斜针头的结果;分析了电压、推进速度、液面距等参数变化对制成的微胶囊直径和均匀度的影响;对于1.5%的海藻酸钠溶液和7^#平针头,得到满足胰岛细胞团胶囊化要求的较佳参数组合为电压5kV,推进速度50mm/h,液面距20mm。  相似文献   

2.
探索了将高压静电法用于制备蛋白药的可能性,选用牛血清白蛋白为芯材,海藻酸钙-壳聚糖为壁材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并对芯材/壁材的比例、壳聚糖浓度及微胶囊释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牛血清白蛋白微胶囊不但形状圆整、粒径分布均匀,而且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是一种很好的制备蛋白类药物微胶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配糊料性能以及数码喷墨印花效果,结果表明,二者以同比例复配做为喷墨印花棉织物预处理浆料可获得良好的印花效果,并降低成本,对织物的牢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CSg-PVP)和海藻酸钠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SA-g-PVP),然后利用静电自组装得到了pH敏感性聚电解质纳米粒子,研究了纳米粒子对5-氟尿嘧啶的负载及释放性能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验证了聚合物的结构.当CS-g-PVP与SA-g-PVP体积比为3∶7时,形成的纳米粒子结构最稳定.透射电镜表明纳米粒子具有较规则的球形结构,尺寸在30~50 nm左右.聚电解质纳米粒子对5-FU表现出较高的负载能力,环境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5-FU的释放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贝壳为原料,采用一次煅烧法制备了柠檬酸钙,并利用正交实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 mL质量浓度为0.20 g.mL-1柠檬酸中,加入1.0 g煅烧后的贝壳粉,于60℃条件下中和反应,所得产品的产率为94.04%,纯度为99.29%,产品经红外和质量检测,基本符合我国钙添加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的凝聚法生产茶油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及条件如下:5%阿拉伯胶和5%明胶与一定量油茶籽油在60℃下乳化1min,在pH4.4下凝聚0.5h,10℃下固化1h,经离心和真空干燥即可.该法制备的微胶囊,有较高的含油率和包埋率.其粒径与凝聚时的搅拌速度密切相关,但其水溶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八氟丙烷白蛋白微球混悬液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微球的平均直径和浓度为考察指标,以八氟丙烷通气量、声振强度和终点温度作为工艺条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1%人血白蛋白溶液20 mL,声振强度90%,5 s内通入八氟丙烷2 mL,终点温度77 ℃。结论采用该最佳工艺制备的八氟丙烷白蛋白微球混悬液,微球浓度高而且稳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曲霉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过程中出现的溶氧极限问题 ,以吐温 - 80为氧载体 ,研究了其添加量、添加时间及培养基pH条件对提高黑曲霉产酶效价的影响 .通过回归试验设计和分析 ,建立了氧载体流加工艺优化的数学模型 .试验结果表明 ,吐温 - 80的添加对提高黑曲霉产酶效价有一定的效果 ,并且在其浓度为 5 .8% ,添加时间为 6 0小时 ,培养基pH为5 .4时 ,酸性蛋白酶的活力达到最大值 .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研究优化草木犀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单因子试验、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对草木犀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四个因子对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确定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g.mL-1)、超声时间30min、乙醇浓度80%、超声温度30℃,粗黄酮得率为0.884g.kg-1.通过滤纸片试验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对土壤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酵母菌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高质量的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HBV/PP-g-MAH)双组分材料,利用正交试验,采用不同熔融共混工艺参数制备了9种质量比为50∶50的PHBV/PP-g-MAH共混材料,优化正交工艺并研究其对共混材料的机械性能、相形态、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BV/PP-g-MAH材料的优化共混工艺为共混温度180℃,螺杆转速40r/min,共混时间3min;在优化后的共混工艺条件下,PP-g-MAH分散相的数量平均半径和体积平均半径最小,分别为8.6μm和9.4μm,与力学性能分析结果吻合;在不同共混工艺参数下,PHBV/PP-g-MAH材料呈现不同的"海-岛"相分布,PHBV呈现不同的结晶度;当降温速率增大时,共混体系各组分结晶峰变宽,结晶温度减小,共混体系中PHBV的结晶温度明显提高;共混体系中PHBV的起始热分解温度达到了250℃,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以香豆胶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香豆胶的羧甲基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羧甲基化香豆胶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得出了香豆胶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0.15mol/L,NaOH与氯乙酸钠(ClCH2COONa)物质的量比为1∶1.25,碱预处理时间45min,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同香豆胶原胶相比,改性后的香豆胶水溶液中水不溶物质量分数由35.8%降低到了7.9%,表观粘度显著提高。可为工业化生产羧甲基香豆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复合型人参多糖营养液的配方及附着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当海藻酸钠0.3%、阿拉伯胶0.3%、果胶0.2%、蔗糖脂肪酸酯0.4%时,所得人参多糖营养米营养丰富,具有浓郁的米香及理想白度。该条件下营养液吸附率为92.40%。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粘度法研究了十四烷基甜菜碱(C_(14)BE)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在pH=2时,两者由于静电吸引作用而形成复合物,pH=7时无复合物生成,但对彼此的性质仍有影响。外加盐促进了两者间氢键的形成,使pH=7的情况下也产生了复合物。  相似文献   

14.
以黑木耳、绵白糖、卡拉胶、海藻酸钠、明胶、柠檬酸为主要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及对各项理化指标的严格控制,并利用L9(3^4)正交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后确定出最佳配方:黑木耳汁约25%、绵白糖约7%、柠檬酸约0.03%,开发了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的黑木耳球形果冻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对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α-茄碱为对照品,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用含5%醋酸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是:以6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10,三级提取,粗提物得率薯芽最高为0.016g/g,测得粗提物糖苷生物碱含量230 mg/g;薯芽、薯皮、薯肉中糖苷生物碱含量分别为3.37 mg/g、2.91 mg/g、0.68 mg/g。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是典型的复杂碳酸盐岩油藏。油藏开发进入高含水之后,油井产液量急剧降低,油井出水问题已经成为该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油田采收率。以塔河油田4区主力缝洞单元S65与S48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出缓慢出水型、突发上升型、间歇出水型等3种产水类型油井基础上,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结合生产动态特征进一步分析3种类型油井的产水机理。据此提出合理、有效的控水措施:缓慢出水型油井在单元低部位注水保持能量;突发上升型油井应考虑堵水、上返高部位侧钻;间歇出水型油井考虑关井压锥,堵水控制水窜范围和规模。措施效果明显,可指导该类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是对液体深层发酵的纤维素酶采用喷雾干燥和硫酸铵沉啶两种方法分离提纯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并对影响酶化粗饲料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了两种酶分离提纯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纤维素酶酶化粗饲料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南瓜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豆渣粉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纤维南瓜酥的加工工艺过程,以南瓜,豆渣粉为主要原料,可制作同高纤维南瓜酥。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选出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面粉100 g、豆渣粉25 g、南瓜60 g、植物油60 g、糖40 g、鸡蛋37 g、小苏打2.5 g、食用碳酸氢氨2.5 g。高纤维南瓜酥集营养、保健、休闲与一体,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的理想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