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各省份工业企业R&D效率的DEA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情况.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息系统项目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要总结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改进的DEA模型客观评价企业信息系统项目效率的方法,建立了信息系统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了大型陶瓷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相对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济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其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涉及的指标众多。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一种评价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若干个生产或非生产部门(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可用于评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将DEA理论运用于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系统的分析,利用产出导向的BCC模型衡量可变规模报酬下各区县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发展效率的建议。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有效性整体较差,仅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双桥区、潼南县、璧山县7个区县相对有效,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全市劳动投入冗余现象较为突出,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表现出明显的产出不足特征。  相似文献   

4.
制造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湖南是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体的中部省份,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以2013年湖南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在建立创新人才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DEA-VRS模型,对全省制造业31个部门创新人才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制造业整体创新人才投入产出效率低,主要是R&D人员投入冗余、创新人才产出不足所导致.对此,政府应建立健全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展机制,企业也应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科学地评价不同区域内高等学校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是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及充分利用有限教育投入的关键,对我国产出更多顶尖科研成果,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至关重要。DRF-DEA两步法将因子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的优点相结合,以区域高等学校科技效率评价为中心,采用因子分析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投入与产出指标提取出意义明确的公因子降维,利用DEA模型计算各区域的效率并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总效率均值较低,纯技术效率均值较高;多数区域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处于无效率的状态,DEA无效主要原因在于规模过小;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投入不足,继续增大投入可以达到规模收益递增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前沿模型和技术效率理论测定了我国生物科技企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生物科技企业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远大于劳动力投入,生物科技企业的技术效率普遍较低且企业间差异极大,我国东、中、西部生物科技企业平均技术效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针对绩效审计效率性测量及评价的难题,寻找将绩和审计建立在科学方法之上,使之符合客观性的评价标准。对绩效审计而言,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如同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黑箱。一项投入与一项产出的比值无法表述客观现实多目标的全貌,在含有多项投入和产出要素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不能转化为一个总计的投入或产出值时,以往的评价方法无能为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优势能弥补以往评价方法的诸多缺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找出效率不高的决策单元,而且能够得到如何提高其效率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链式DEA模型研究科技投入产出两阶段效率时,忽视了阶段投入和成果产出之间的关联度,也没有就两阶段段效率对整体效率的促进作用进行检测,易造成投入因子和产出结果关联耦合度不足。在对各阶段的投入要素和成果产出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链式DEA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两阶段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借助单因子回归模型检验阶段效率对整体效率的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把各省市分为效率兼优型等四个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全国第二和第三次经济普查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资料,分别从投入、产出与投入产出绩效三个方面考察河南省R&D活动情况,对其R&D投入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绩效总体上低于全国和中部六省平均值;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投入产出效率与全国和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有缩小趋势,而专利申请数方面的投入产出效率与全国和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日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非径向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30个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以R&; D经费投入、R&; D人员全时当量、技术流入合同金额为投入指标,以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新产品产值及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为产出指标,以各地区2012年的数据为依据测度其技术创新效率,指出我国整体技术创新规模效率值偏低,呈哑铃型的两极分化状态,地区间的效率值差异较大。同时,通过秩和检验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明显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效率值非有效的地区进行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制度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制度的有效性可以从静态有效性和动态有效性两个方面来分析。静态有效性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产出尽可能的接近生产可能性曲线,而动态有效性是在通过更有效的使用现有投入的方式获得,即通过制度安排或技术提高要素的边际产出,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展。因此,制度保障了输入要素的产出效率。同时,制度是在不断变革中趋于新的平衡。从纵向来看一个制度的变革是否有效,就必须观察其投入要素的产出相对效率有无改善。文章尝试采用DEA方法分析苏南模式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分析的结论是从定量角度表明苏南模式转化的效率逐步显现,其动态效率的提升表现为包络面地向外扩张。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值理论的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值理论是研究生态系统生态效率的有效方法,截取湖南农业生态系统2008年相关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统计数据,对该系统的投入和产出能值进行计算和处理,并分析其投入产出结构基本状况、系统的环境负荷水平和系统运行效率等问题,为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率绩效观下,首先设计了绿色管理全要素绩效、偏要素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步骤;其次设计了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在投入子体系中,将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纳入企业管理运作,在经济资源投入中也特别考察了环保性经济投入;在产出子体系中则将环境损害和环境收益纳入其中,与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并列考察,构成企业绿色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环境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化肥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用于粮食生产的化肥施用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采用1983-2010年的数据,运用比较法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以年均4.57%的速度增长,是粮食增速的3.52倍;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的化肥投入边际效用以年均1.58%的速度降低;粮食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化肥使用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增加0.32个百分点,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增加1.74个百分点。最后,针对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然而研发资金投入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研发成果的同步增长。为揭示缘由,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从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转化效率出发,建立研发投入产出随机前沿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变动趋势进行评价,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及细分行业的研发资本产出弹性以及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评价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文章以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EBM模型测算其经济与生态效率,以Kernel密度估计等分析其时空格局,采用网络两阶段模型测算其资源与环境效率,以Dagum基尼系数进一步考察其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最后以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因素的驱动差异。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效率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且下游、中游、上游效率水平递减的分异特征显著,效率分布均存在“单峰”和“双峰”分布交替变化特征,环境压力对城市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不一;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总体相近,环境效率呈“长期微弱下降—短期急剧上升”的变动态势,资源与环境效率主要区域差异来源均为超变密度,区域间差异次之;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对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呈一定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则呈显著负效应,金融发展和财政支出对资源效率呈负效应,对环境效率则呈正向效应,各影响因子对上中下游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建立合作共识、推动绿色转型、实施创新发展、扩大绿色...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益基于经济学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益"是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是将教育视为生产或经济活动而出现的研究范畴,是指教育投资过程中的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对比。通过对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益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较为显著,但教育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远小于劳动的投入效益,教育经费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因此,确立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立高校运行成本核算及经费投融资评估机制等等,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产出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是一个从输入(input)到输出(output)的学习过程,听写经历了由“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听属于“输入”,写属于“输出”。实践证明,听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选取“985”高校投入指标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建立基于DEA的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产出变量选取专著数量、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数、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国家级奖项等,应用该模型对我国37所“985工程”高校2008年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7所“985工程”高校科技投入产出一部分处于DEA有效率,一部分处于非DEA有效率,非DEA有效率其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规模无效率。规模不当已成为制约我国部分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提高乃至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妥当处理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