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很”     
《汉语成语词典》(甘肃师大中文系编写)“羊狠狼贪”条中将“狠”字训为“狠心”,并指出该成语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对此本人尚有异议。查《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文中之“很”用的是本义,当训为“不听从”,决非“狠心”、“凶狠”之意。《说文》:“很,不听从也。”正是释的本义。《汉语成语词典》既指出“语  相似文献   

2.
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编写的《汉语成语词典》第一页“哀感顽艳”条注释如下: 顽:愚笨;艳:慧美。《文选·繁休伯(与魏文帝笺)》:“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动。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3.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的“厉”,说解不一.各家注释大致可归纳为三家:一说以《毛传》《尔雅》为主;一说以《说文》为依据;另外一说,按照诗意另为新释.《毛传》说:“以衣涉水为历,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遭时制宜,如遇水深则厉,浅则揭矣.”《尔雅·释水》:“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揭者,揭衣也.以衣涉水为厉,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繇带以上为厉.”《毛传》《尔雅》的解释,文字上略有出入,但都把“厉”和“揭”释为涉水之名.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四年中国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成语故事》第一辑六十七页“惊弓之鸟”条下说:“更羸(gēngléi)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游玩……”一九七七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五十五页上说:“战国时魏国有更嬴”。一九七八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惊弓之鸟”条的解释说:“《战国策·楚策四》记载,更嬴在魏王面前用空弓虚射一下就打下一只雁来,更嬴说,……”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辞源》释“月令”“春令”“夏令”“冬令”所引例句皆出于《礼记·月令》。在《礼记·月令》中 ,这是一组意义相关的词语 ,其中的“令”都是“政令”之义。《汉语大词典》和《辞源》将“冬令”之“令”释为“政令” ,这与《礼记·月令》语境文义相吻合 ;而将“春令”“夏令”“秋令”之“令”释为“节令” ,这与“令”所处文本语境意义相悖。这两部辞书对这一组意义相关词语的解释未能充分顾及其含义上的相关性 ,因而释义前后抵牾 ,缺乏准确性。本文考察了《礼记·月令》的文本语境 ,并结合儒学“礼法自然”的思想观念 ,对上列词语中的“令”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古今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在驾驭词语的古义。词语的古义,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了。例如: “秋”表示“飞舞”(《汉语·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悄”表示“愁”(《诗经·陈风·月出》:“劳心悄兮。”),“向”表示“窗户”(诗经·幽风·七月》:“塞向墐户。”) 但是,象这类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完全绝迹的词语并不太多。相反,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得以保留的词语却是举不胜举的。了解现  相似文献   

7.
文言句首“盖”字说略张家英文言散文句首常见“盖”字,《文心雕龙·章句》称为“发端之首唱”,《史通·内篇·浮词》称为“发语之端”。现代常用文史工具书如《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将其用法归纳为副词、连词、发语词三类。本文考察了“...  相似文献   

8.
“泾渭分明”是一个普通的成语,诗词文章常引用。可查阅辞典之后,竟越发觉得清浊难分。《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是:“泾、渭:甘肃、陕西境内的两条河,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实际是泾水比渭水清),两水在陕西境内汇合时,清浊分得很清楚。比喻人或事物的好坏就象泾水和渭水的清浊一样,分得清清楚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简洁而明确:“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辞海》对泾渭的解释,以《诗·邶风·谷风》中的“泾以渭浊”为基础,引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后常用…  相似文献   

9.
议与“义”相通假。《吕氏春秋·上农》:“重则少私义”,《盐铁论·本议》:“于其义未便也”,皆借“义”作“议”。《吕氏春秋·忠廉》:“士议之不可辱者大之也”,《韩非子·显学》:“言无定术,行无常议”,《隋书·经籍志》:“述其议疏,讲于人  相似文献   

10.
“举”、“毕”“胜”都是古汉语中表示范围之全的副词,例如: 《孟子·告子上》:“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国语·越语上》:“越国之宝器毕从。” 《孟子·梁惠王上》:“诛之,则不可胜诛。” 但这三个副词的词义特点,是有差别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1.
“趋”字的本义是“疾走,跑。”汉·刘熙《释名·释姿容》:“趋,疾行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二上·走部》:“趋,走也。从走,刍声。”《公羊传·桓公二年》:“殇公知孔父死,已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注:“趋,走也。”“走”即今语之“跑”。《诗经·小雅·绵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岂敢难徒行乎?畏不能及时疾至也。未熹注:“趋,疾行也。”由此可知,“趋”的本义只在描写人的步态及步履速度,并且没有褒贬色彩,中性。可是,“趋”还有  相似文献   

12.
陵(凌)欺侮辱 这组词在侵犯、欺侮对方义上,有相同之处。 《苍颉篇》:“陵,侵也。” 《字汇》:“侮,侵也。” 《吕氏春秋·不侵》:“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高诱注:“凌,侮。” 《左传·昭公元年》:“不侮矜寡。”杜预注:“陵也。” 《康熙字典》:“欺,陵也。” 《辞源》:“辱,侮辱。” 这些词还可以连用。 《新书·解县》:“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 《荀子·乐论》:“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 《荀子·富国》:“是辱国也。”杨倞注:“辱国,言必见陵辱也。” 《诗·大雅·丞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不欺侮于鳏寡孤独之人。”  相似文献   

13.
<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典籍都对“文”字做过解释。《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易·系辞》:“物相杂故谓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词义,如文绣然也”:《玉篇》:“文章也”。上引各书,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解释“文”字的,都不是“文字”本身的“文”。但  相似文献   

14.
壹、“有”字无定代词用法的确认“有”字在上古汉语中有很多个意义,其中一个表示“有(个、些)人”、“有的”,即指代无定的人或事物。例如:(1)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左传·定公八年》(2)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相似文献   

15.
“以”字在文言中使用率很高。它可以作动词(李斯《练逐客书》:“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左传·昭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名词(《列子·同穆王》:“宋人执而其以。”)、代词(《吕氏春秋·贵信》引《周书》:“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候之宫。”),通副词“已”(《国语·晋语四》:“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  相似文献   

16.
论共宾结构     
语言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包括活用的动词)共带一个宾语的结构,叫做共宾结构。如:晋人执而因之,(“·”表示动词,“~~”表示宾语,下同。)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自己就站在这东西的外面,而去爬剔,分析,检察这东酉的意思。 (《叶绍钧《两师法》)。 对汉语中这种语言结构,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些语法专著在论述汉语语法时早就涉及到了,马建忠《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五”、“虚字卷之八”,杨树达《高等国文法》第四章、高名凯《汉语语法论》第九章第三节等都在论述动词或连词的用法时提及这种结构。只是他们都是静态描写,所引例证几乎全是先秦两汉的语言材料,如《左传》、  相似文献   

17.
音释二题     
《汉书》等引《诗》,为什么用“密勿”而不用“(?)勉”? 《汉书·刘向传》:“故其诗日:‘密勿徙事,不敢告劳。’”这是《诗·小雅·十月之交》的一联,毛诗作“(?)勉从事,不敢告劳。”《文选·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年表>》“密勿军国”李善注,“《韩诗》曰:‘密勿同心,不宜有怒。’密勿,(?)俛。”这是《诗·邶凰·谷凰》的一联,毛诗作“(?)勉同心,不宜有怒。”按,(?)勉亦作(?)俛。  相似文献   

18.
“营窟”一词,屡见于古代典籍。《礼记·礼运》:“冬则居营窟。”《孔子家语·问礼》同。《孟子·滕文公上》:“上者为营窟。”郑玄注《礼记》云:“寒则累土。”孔颖达疏:“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以地上累土而为窟。”王肃谓:“掘地而居谓之营窟。”赵岐注《孟子》云:“凿岸而营度之以为窟穴而处之。”焦循《正义》:“此营窟当是相连为窟穴。”朱熹《四书章  相似文献   

19.
日前查阅《汉语大字典》车部字,发现在释义上有不少错误。我作为《汉语大字典》的编纂者之一,觉得有责任提出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辂:音(一)义项②释为“挽车”,引例是《管子·小匡》:“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 按《管子》之例,释为“挽车”不当。“辂马”,《国语》作“轺马”。“辂”当为“轺”字之误。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知音》:“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贾谊《新书·道术》:“如鉴之应,如衡之称。”又王充《论衡·自纪》:“如衡之平,如鉴之开。”《序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前辈杨明照先生《文心雕龙校注拾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