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是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涉及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问题.多年来,高清海教授用“族群本位”、“个人本位”和“类本位”来界说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这既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错误概括,又是对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的曲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是必要的,但却不能确立“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是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去主义市场经济相背的。解决近些年出现的全球性重大社去问题也不是靠树立“类水位”、“类存在”观念,而是必须消灭产生全球性社会问题的祸根——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得益于国家主义的整合作用,新中国获得了较为统一的国家形态,但国家主义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市场经济文明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城邦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成为理性化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一方面以个人自主平权为前提,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增长.不论公法、私法还是社会法,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对公权力的限制和对私权利的保障.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对私权利的最大损害来源于公权力的滥用.因此,在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环境下,应当大力弘扬民法平等、自由的契约精神,坚持民法的市民权本位即私主体或民事主体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3.
1935年1月,陶希圣、萨益武等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南京、上海、北平、济南的各文化团体纷纷召开座谈会和讨论会,《文化建设》月刊也专门以“怎样建设中国本位文化”举行了征文,“一时议论风生,颇显百家争鸣的气象”①,到6月份这场论战的成果就编成一本《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论战主要是在主张“中国本位文化”的学者与主张“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的学者之间进行。主张“中国本位文化”的,除了十教授(王新命、何炳松、武唷干、孙寒冰、黄…  相似文献   

4.
王志泓 《理论界》2013,(5):16-18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入,政府公权力不当使用甚至滥用而导致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加强政府公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建设及研究,建立健全政府公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体制机制十分必要。从分析我国政府公权力监督体系建设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各国的成型经验,加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政府公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建设,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政治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建设中,有三根红线一直统摄其中,分别是历史闭环、制度闭环、人情闭环。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闭环是老百姓反制公权力腐败的终极武器,构成传统社会廉政建设的根本动力。强调“莫贪腐,贪腐必受罚”的制度闭环,是传统社会执政者和老百姓反制公权力腐败的体制内武器,它能在公权力处于“小贪小恶”之际,就对公权力及其行使主体实施强力纠偏和严厉追责。然而,制度闭环容易被“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情闭环所堵塞,变成毫无杀伤力的摆设。进一步说,人情闭环通过堵塞制度闭环,成为传统社会廉政建设的致命梗阻。传统社会也试图在廉政建设中清除人情闭环及其危害,然而效果大多不佳,这让传统社会的廉政建设时常笼罩在失败阴云下。  相似文献   

6.
文化模式可分为个人本位、群体本位和伦理关系本位三类。“关系本位”文化模式生成的社会关系网结构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在市场经济早期阶段 ,它对于突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应对强大的国外资本的挑战具有积极功能。然而在此过程中把关系网结构筑入市场结构之中 ,与规范的市场经济法则构成严重冲突 ,由此形成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许多特有现象 ,是改革过程中许多社会消极现象的重要的文化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着文化重塑的任务 ,其主要途径是将关系伦理改造为社会信用体系与企业行会组织的伦理基础 ,通过城市化过程与其他市场移民过程 ,以及干部流动等社会流动过程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结构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国情、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发展要求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应是“能力本位”;由此,在21世纪,中国应实行实力主义的发展战略;相应,中国的教育模式应从单纯的书本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8.
“权力”,是社会交互主体面对利益存在而主张归属时产生的概念。本文简单阐述了“权力”及“公权力”的生成规律,及其作为商品存在的条件;分别探讨了私权与公权商品价格形成规律,及其实践意义。文中关于公权力商品交易规律的探讨,对于根除中国式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香港廉政公署“零容忍”反腐策略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符合让公权商品交易“流产”的规律。为此,本文提出,国内的反腐也应采取“抓大不放小”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润 《中州学刊》2023,(6):13-19
发端于西方宗教文化和自由资本主义信仰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唯一模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证明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兼容性,也解构了迄今为止关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西方主流话语体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要求贯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引领,超越了一直以来被西方奉为市场经济圭臬的个人本位价值观,打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价值中立”说和资本主义一元文化阐释,为重构现代市场经济话语体系、以社会主义文明引领市场经济伦理走向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深刻理解邓小平的人民本位思想胡伯项,孔祥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某些舆论宣传和一些改革的具体作法上,过分强调了企业家、“能人”的作用,冷落和忽视了职工群众,致使不少普通劳动者产生了主人翁地位的“失落感”。人民本位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相似文献   

11.
杜威“儿童本位论”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孙建江在中国,“儿童本位论”作为一个口号正式提出,是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的名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两年又两个月的讲学,足迹...  相似文献   

12.
法律文化是人类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支配着法律实践活动基本内容、性质和方向的意识、观念、原则,就是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即“本位”。中国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经历了五个重要发展阶段,即“家”本位、“国”本位、“国·家”本位、“国·社”本位和“国·民”本位。前四个属于单向本位,最后一个是双向本位。从单向本化到双向本位,是法律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整合旧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以“关系本位”为基础的血缘伦理,而非更有利于市场经济发育的契约伦理;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是靠“官本位”,而非民本;传统社会的基本精神为实用主义,而非实践标准.以上三点成为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文化阻滞力”.只有坚持传统文化的“破旧”与“立新”相结合,才能够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着个人本位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区分了五种不同的界定。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这一理论对中国建设市场经济与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也特别说明了这一理论对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人本位论不是个人主义, 更不是利己主义。对个人主义是应当反对的, 不能将其与个人本位论混为一谈。个人本位论的核心是权、责、利的统一和对称。  相似文献   

15.
陈燕 《理论界》2007,(10):39-40
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平衡与和谐与否,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明程度。在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体下,我们应该对公权和私权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定位,改变我们头脑中公权与私权的对立概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喻中 《新疆社会科学》2011,(2):95-104,148
早期的梁启超,立足于“救时”,以政治为业,他理解的“法治主义”,可以称为救亡本位的“法治主义”。晚期的梁启超,立足于思想启蒙,他理解的“法治主义”,可以称为启蒙本位的“法治主义”。1918年是一个转折点,可以视为梁启超的“法治主义”从救亡本位转向启蒙本位的标志性年份。粱启超的“法治主义”,是理解现代中国法治观念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建设走向问题的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3 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围绕“中国本位”和“全盘西化”的论争 ,实际上也是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有益尝试。经过激烈的争论交锋 ,双方都吸收了对方的一些观点 ,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相融和趋同。并逐渐地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 ,即用“现代化”(亦称近代化 )这个新概念逐步取代了“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这些偏狭的概念 ,而且都认为 ,中国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快建成现代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试论“私权利”与“公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私权利”与“公权力”《云南学术探索》1998年第1期(总第43期)章戎王晶在我国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物质条件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已是现实。然而,怎样在此基础上,从更广泛的角度保障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而...  相似文献   

19.
刍议先进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联系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先进文化”为依托。反过来说,先进文化的发展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培养能力本位的文化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金贵 《学术探索》2006,1(3):44-47
“人权入宪”后,对什么是宪法精神,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宪政,是理论界引起诸多争论中热点话题,本文首先评判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宪法精神的论争,认为当代中国的宪法精神正在从国家本位向人权本位转化,并指出中国人权的本位转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指出了现行宪法应当进一步改进之处,论证了“以人为本”、“人权至上”是当代宪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