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继承资本主义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了初步探索,并且对落后国家提出这个重大历史课题。列宁对这个历史问题,做出比较系统的论证。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列主义这些基本原理,从理论方面扩展,从实践方面实施,否定了全盘西化和闭关锁国两种态度,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开放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无产阶级在经济落后国家中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则可以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合作社所有制两种公有制的形式。但是,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已经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设想。当今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不但存在着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而且还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所有制模式。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和马列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冲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未曾论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后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面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理想社会主义落差的困惑作了一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这一成功的战略选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九十诞辰。在全党整风之际,研究和探讨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实践与发展,除了纪念之外,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理论的提出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先后同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蒲鲁东主义等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接受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此也作了重大探索和发展。但因历史的局限,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和偏差。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创造之一,是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方法指导.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南.恩格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指南.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理论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科学的设想和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结合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这一理论有新的突破,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途径,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表达,体现了共同的价值旨归。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角,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织融合中,在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中,在总结历史经验与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逻辑,能够为破解“历史周期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由于社会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双重影响。列宁、毛泽东探讨研究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实行有一定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的道德建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就无产阶级民主的产生和消亡留下了理论遗产。列宁提出由党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加强国家机构的管理能力、反对官僚主义等,体现了无产阶级在实践过程中对民主问题的初步的认识。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政治建设来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顺利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在煤矿上建党的社会、阶级和思想基础,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党在煤矿的建立、发展及其斗争,为中国煤矿工人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研究提供了翔实和系统的历史资料。这对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在煤矿的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通过总结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并使之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邓小平在深入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世纪之交,江泽民继承党总结经验的优良传统,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推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所蕴涵的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苏关于修正主义问题的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论战模糊了中国共产党的视线,使得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作出了错误判断;对马列主义作出了错误解读;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走势作出了错误分析,进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去了科学前提、内在动力和主体自觉性,一度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中断。重新解读中苏论战,意义在于汲取"吃了苦头"换来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深入研究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扬弃了西方政府社会治理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执政新方略,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既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又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造就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即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理论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大致经过了戊戌变法前的物质层面的变革、戊戌变法后的制度层面的变革和五四运动时期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变革三个阶段,但是,都未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渐探索到了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正确途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形成并在此后不断丰富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的精神旗帜和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并经党的十五大系统阐发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文化的精神旗帜和前进方向.这是中国近代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重大的历史性推进.中国近代史表明,作为中国先进政治力量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也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建设的伟大历程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要经验和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了在一个落后国家武装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在落后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峻困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国内外形势不断突变的环境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又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扭转了 20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避免了社会主义大船的倾覆;造就了20世纪最壮观的经济奇迹之一,展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新面貌;闯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改革之路,为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光辉典范;总结概括了反映全党集体智慧的邓小平理论,为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国际经验教训和中国实际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