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要提高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首先就要明确这种素质的基本内涵。我认为,学报编辑人员应该具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作风素质,或叫“德、才、力”。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也属于“德”的问题,是指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理论素养。学报编辑特别  相似文献   

2.
编辑审稿人员是社会精神产品与科研成果是否合格的质量鉴定者。人们常说“编辑是一种高级创造”,主要是指编辑这一职业所具有的劳动复杂性和高度的社会职责。编辑劳动的创造价值,最集中地体现在编辑人员对稿件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审稿者要对一篇稿件进行政治的与学术的综合比较鉴定,这除了审稿者具有较高的“德、才、学”综合素质外,还要求审稿者具有“独具慧眼”的敏锐判断能力。这是编辑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3.
“德修”和“智修”是大学生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大学生必须将“德修”和“智修”统一起来,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和自我改造,不断加强“德修”和“智修”,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编辑学者化的提法在编辑界颇为流行,一般是指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某一学科领域成为专家学者,这种学者化我们称之为“外化”。本文论述了这种“外化”现象的背景及成困,以及“外化”观点的缺陷,进而指出,解决当前编辑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困惑,应提倡从“外化”到“内化”,提高编辑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者化”是对编辑的素养要求,而不是一种身份和名誉;编辑“学者化”对编辑的要求,既可以是编辑学家,也可以是其他专门学者,更应该是编辑家(杂家);编辑学研究在于提高编辑主体素质和刊物编辑出版的质量等,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女作家韦君宜说过:“不管哪一行的编辑,重要的一条是耳目灵通。”“书呆子是当不好编辑的。”“编辑应当是社会活动家”。这里提出了编辑必备的一个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学报编辑工作应是全方位的,编辑亦应努力成为具有外向性素质的“立体编辑”,成为具有相当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7.
史学编辑在高校学报编辑活动中居于自己的重要地位。首先,由于史学自身的特殊性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目的,要求史学编辑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能够甄别出史学研究中的唯心史观及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归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其次,史学编辑还要具有强烈的精品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史学编辑“德”、“才”、“学”、“识”全面发展,以实现“编辑学者化”的目标。再次,史学编辑还必须具有一支过硬的笔,以便使史学论文既有其科学性、思想性,又有广泛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作者和编辑是出版业的脊梁”。强调加强编辑队伍的素质建设早已成了老生常谈,不但近年来见诸报刊的有关论述不少,而且,像编辑要不要“学者化”,如何“学者化”等问题曾经几度成了学术会议的中心议题。然而,时至今日,对科技编辑的基本素质是哪些,编辑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学者代”等等问题,似未形成上下呼应的共识,甚至有的还大相庭径,争议不休。尤其是对于跨世纪的科技编辑,面对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在自身素质建设上将面临何种挑战和机遇,如何才能适应跨世纪的时代要求等等,尚未引起各级出版管理人员和领导者的足够重视。诸如重当前轻长远,重使用轻培养,重“学者化”轻编辑化,重“他山”轻本行等等弊端,给编辑队伍尤其是科技编辑队伍的素质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出版物质量的提高和编辑队伍的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克服这些弊端是很难把编辑队伍素质建设搞好的。鉴于跨世纪科技编辑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拟就跨世纪对科技编辑人才需求的特点,跨世纪科技编辑素质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加强素质建设的应急措施等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编辑人员承担了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期刊编辑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论文阐述了期刊安全生产的涵义;提出了编辑人员“安全生产”应树立的三种意识:政治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质量规范意识;探讨了搞好期刊安全生产对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并对期刊安全生产与编辑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应当首先指出的是,本文中的“编辑”,既指的是作为名词的一类人(编辑者),又指的是作为动词的编辑(活动)。因为,学报编辑活动是出版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文字记录知识,出版学术期刊的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而组织、操作这一活动的是一类人——编辑者。以“一类人”的角度看,对其的素质要求有政治、思想、作风、职业道德、文化知识、学术研究理论。教育理论、编辑业务知识和能力等等;以“编辑活动”宏观角度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决策(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改稿、退稿、发稿、录入排版、付印、制版、印刷、装帧、…  相似文献   

11.
所谓“德”,是长期形成的、靠内心善恶观做标准来约束人行为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所谓“智”,是人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德”与“智”两个方面,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德”是“智”的根本保障,“智”是“德”的外延,二者是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即“德”中有“智”,“智”中有“德”。  相似文献   

12.
“以德育人”就是用人类最先进的化思想和伦理规范培育人,人类先进化是道德思想和伦理精神的载体,本从“以德育人”与先进化的内在关系入手,提出对先进化的学习、化验、探究是“以德育人”的关键,强调只有摈弃“灌输”与“说教”的方式,在学校以知识化为主要内容教育中体现“以德育人”,在学生综合化素质的提高中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与期刊发展趋势和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编辑学者化”是针对编辑的学术素质提出来的,尤其要鼓励中青年学报工作者走这条路。树立敬业、爱岗思想尤为主要,必须在抓好编辑业务素质的同时,抓好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论新形势下编辑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意识因素”三方面论述在新形势下编辑应具有的素质以及如何提高这些素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略充分体现在其“哈佛演讲”和“七·一”讲话中。“天人合一”是德之源,“自强不息”是德之本,“爱好和平”是德之兴,“独立自主”是德之制,“团结统一”是德之成,“虚心学习”是德之柄。德法兼治,中国必将如鲲鹏振翅大展宏图。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作者群、读者群有利于学报编辑过程中组稿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对学报的社会监督,有利于编辑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为社会发展和培养人才。为此,必须从“载梧桐树,引凤凰”、“炼新人,铸永久”、“辟新径,开才路”等几个方面做好发展作者群、读者群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学报史学编辑的专业素质应具备本专业某一方面的专深研究、史学理论的全面化、信息化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工具代,归结以来应该是在本专业领域内的“一专多能”,这也是包括史学编辑在内的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业务素质是学报编辑素质中的重要一条,较高的学术水平是称职编辑的一个基本条件,过去学术界在研究学报编辑业务素质时,往往强调编辑要做“杂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编辑更应该做“专家”。科研活动是一项全面的思维活动,要成为“专家”,就离不开科学研究。本文旨在对学报编辑的科研活动提出些看法,以引同仁之玉。  相似文献   

19.
编辑作为精神产品价值的再创造者与实现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识、才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基于多种创造性劳动素质之上的理论胆识。为此,必须在论文选题和审稿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编辑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既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又要力戒“鱼目混珠”、徒有其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编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编辑素质与学报质量二者之间存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编辑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学报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此必须全面提高编辑的素质,以确保刊物的质量。编辑要从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语言文字素质、文化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来不断地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学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