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屋及乌”是比喻学生因喜爱自己的老师而迁移到喜爱教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来讲,尽管他们“性格不同,各如其面”,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即希望老师对自己了解、关心、友爱,以至“东风吹来都觉暖”。事实上,老师只要喜爱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一定喜爱老师.也一定喜爱老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这就是学生的“爱屋及乌”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收到了实效.下面,谈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三法".  相似文献   

3.
愉快教学,又叫愉悦教学,还有人称之为快乐教学.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爱生的情感,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施愉快教学中要善于抓住五要点,是我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教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基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师生关系好,学生的崇拜度高,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给学生以感染.  相似文献   

5.
在从事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为第一线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该用"心"去感悟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爱心使学生亲近;耐心能促使学生与班主任交心;宽容心能得到学生的信任.高度的责任心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向来有“爱屋及乌”的传统。由于对某个人的喜爱或崇拜,往往对这个人的东西也比较欣赏。因为我们是老师,总要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然也包括“国货”,难得找到这么一个天赐良机,自然要以身作则,好好表现。于是当我们学校决定在第六届田径运动会上给全校300多位老师每人配发一套“名牌”运动服的时候,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邓亚萍”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邓亚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在许多国有品牌受到较大冲击的同时也想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以示对国货的支持。然而就在运动服发下去…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个人感受自己的方式,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心是指对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正确性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为帮助学生成功,老师必须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创设成功机会,从情感维度上处理教材,使教材和学生需要相统一,在此基础上获得成功,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培养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二十余年.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感觉老师的"教"始终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汪建德 《科学咨询》2009,(12):37-38
如何才能真正的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呢?实践证明,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情感激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 <学记>认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茸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皋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前提.那么,如何增进师生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体会是:(1)合作诱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是合作中的首席.学生不会学习,我们老师来教;学生不愿意学习,我们老师来引导."引导",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
余正敏 《科学咨询》2008,(12):39-39
目前很多老师,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老师经常哀叹:语文课难教.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甚至不喜欢语文.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一些客观的因素外,跟我们的老师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语文教师,我想学生一定会喜欢上你并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语文的.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呢?我想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松林 《科学咨询》2008,(12):59-59
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珍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就不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数学老师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而去上课,从不关心、爱护和研究自己的学生,即使他们的课讲得再好、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老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借助好感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那么,如何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的情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儿童,刚从幼教的学前班跨入教学班级,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十分生疏,这些学生幼稚、单纯、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老师也感到教育的无从下手.怎么办呢?通过多年对小学低段学生教育管理的观察和认识,一年级班主任要用好以下"招数".  相似文献   

13.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家常便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利用作业这一特殊形式褒贬学生的得失,进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著名作家魏巍在学生时代就是在老师那句"你是一个心静如水的学生"评语中得到鼓励,健康成长起来的.我在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体验到,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不能只简单地写上一个"阅"字,而应针对每一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字斟句酌地给予恰当的批语,让学生感到作业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一面镜子",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逐步发现“化学魔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一、“化学魔术”能引起好奇心,增进求知欲,激发学生喜爱化学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喜爱比责任感是更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强烈的喜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为学生不断减负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个政治教师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现结合本人在平时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形成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授的学科上来,正所谓"亲是师,信其道,"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数据库"与"会计电算化"是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觉得前者难,后者易.笔者认为,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综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课程变得简单易懂,从而深化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深深地感受到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放"与"扶"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去把握"放"与"扶"呢?笔者认为该"放"就得大胆地放,但绝不是放任自流;该"扶"就得小心翼翼地扶,但绝不是包办代替.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之一.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偏向,教师爱唱独角戏,一上课就滔滔不绝地从字词句篇讲到语逻修文.在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学生也只习惯干听老师讲,而不愿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看老师表演,而不愿同老师对话交流,不愿站起来说,去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会学得迅速、牢固.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浅见: 一、加强思想教育,诱发学习兴趣 英语与其它学科相比,学起来更枯燥、更无味.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是,抓住和利用"三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笔者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