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重庆女作家杜虹冷冻大脑"的消息一出,人体冷冻技术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这个在科幻小说中屡见不鲜的奇术能否真正将人体完好保存到未来医学足够发达的时刻呢?冷冻人体在未来又能否死而复生呢?文章结合人体冷冻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历程,从研究开发、技术应用、生态环境、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对人体冷冻技术中潜在的技术风险问题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伦理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2.
隐含作者的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布思80多岁时完成的一篇重要遗作。在本文中,布思重新思考了四十多年前提出的“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他回顾和重申了当初提出这一概念的前三种原因,然后重点阐述了当今显得更为重要的第四种原因:“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与我们日常角色扮演之间的关联。布思考察了罗伯特·弗罗斯特和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角色扮演:他们在创作自己最为优秀的诗歌时,如何“抹去”有血有肉的“自我”中较坏的部分。布思认为,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更为欣赏诗歌的艺术价值。此外,布思以自己对普拉斯作品的阅读为例,说明读者也像作者写作时一样,在阅读时扮演着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3.
高云球 《北方论丛》2006,(3):127-130
普遍的实在和终极实在的问题在哲学史占有显赫的位置。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它就是哲学的中心和重点。到了中世纪末期,西方兴起了旷日持久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是古老话题的新篇章。唯名论主张个体才是真实的,唯实论坚持类具有实在性。最后以唯名论的暂时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给近代科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但是,20世纪的科学前沿成果却对以往的信念是一种挑战。新型需要哲学的概括。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正是在本体论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论证了类或整体性事物同样具有实在性。并且明确给出了类的实在性的实现方式即凸显。从而带来了现代版唯实论的复活。  相似文献   

4.
经验科学理论指除数学以外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等科学理论。所谓理论的复活是指:一个曾经被确证而后又被淘汰的理论,或一个未曾取得确证又未能得到继续发展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它的确证度显著提高,于是人们就以新的形式,恢复一度中断的研究传统。理论所以有复活的可能,是由于对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的《复活》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体现出早期女权主义者的某些思想特征,她主动选择了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妓女身份,作为一种特殊反抗方式来反抗整个男权社会。同时她看透了作为男权社会代表的聂赫留朵夫的“伟大牺牲”的实质:不过是利用她来为他的灵魂赎罪,达到道德上的完善。因此,她坚决拒绝他的奋斗目标———与她结婚,让男权社会的统治工具———家庭和婚姻失去应有作用,也就从根本上否决了男权社会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显示了女性的自身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6.
徐娟 《山东社会科学》2023,(9):159-167+178
为适应多元规范协同与国际合作治理的需要,应尽快改变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监管理念与模式,实现多元规范协同治理。从技术发展的革命性、实施对象的特殊性、社会影响的全局性及单纯法律规制的缺陷来看,人体基因编辑技术协同治理是必然选择。要准确把握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正当性,秉持预防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监管原则,基于技术监管法治化的目标,构建法律规制引领的,以行业自律和伦理治理为基础的,兼顾全球治理的多元规范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进步令世人瞩目.然而,由于农村政治与社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沉寂多年的农村宗族活动又死灰复燃,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宗族势力的复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并努力探索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 这似乎是时代提出的理论命题。中国新文学研究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地表深层的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文学的文化学阐释,即是对民族精神的时代发掘与艺术整理。当我们面对着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青春主题进行理解和思考时,正是着眼于这一主题所显示出的一种美好而健康的精神特征:青春之人格、青春之民族,这是文学的创造,也是我们的一种崇高而优美的追求。青春主题不仅始终贯注于新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构成新文学迷人的风度之一,而且,由于这一主题所辐射的新文学的各种思想意识、艺术方式,比较充分地展示出它的风姿。主题也是一种绵延于文学河流中的文学创作意旨,它的历时性特征使我们在研究青春主题、青春文化观念时,不能不看重“青春”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样,由于“主题”的这种历时性特征以及作家的主观性特征,它又不能不是整个时代精神的积淀与艺术体现。青春主题的形成,不仅来自文学的内部,而且也来自社会的变迁,时代的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在精神追求方面的具象化,通过作家内化为一种情感、意识,并通过一些特定的语言符号传达出来。青春主题的历时性,使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比较充分的动态模式。中国现代文化心理辐射下的文学创作,对青春人格的倡导,对民族青年化的探索,造成了文学“主题”形成的基本的文化条  相似文献   

10.
在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复活》历来最为我们所看重,至今仍被国内编撰的多数外国文学史教材选作重点分析作品。然而《复活》却未必然就是最能体现作家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作品。由于种种的原因,《复活》倒是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留下遗憾最多的一部。  相似文献   

11.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着力描写了两个人物:出身贵族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来自下层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他们是对立阶级里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而且是冤家。可是在作家的捏合下,他们最终“和解”了。“和解”的基础,就是托尔斯泰主义。作家在描写这两个人物时,采取了对比的手法。例如:玛丝洛娃身穿囚服,脸色惨白,由荷枪士兵押着从阴暗恶臭的监狱里出来,向法院走去。就在这同一时刻,造成她的不幸的聂赫留朵夫公爵却在豪华的卧室里刚刚醒来,身穿洁白的荷兰细麻布睡衣,躺在铺着羽绒得垫的弹簧床上,吸着纸烟,想着他和柯察金公…  相似文献   

12.
与上世纪相比,新世纪热门写作中,人文关怀已成气候,主要表现为:官场文学由模式化、黑幕化、符号化到“人的还原”;新生代叙事由物欲化、肉欲化到人道激情;网络写作由狂欢化到人性呵护。这种人文主义的复活,不仅促成和回应了“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新的执政理念,而且使文学创作的市场化路向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从而为时代和民族打造新的精神高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郑英龙 《浙江社会科学》2020,(7):50-58+93+157-158
人体冷冻胚胎法律属性及处置须综合考虑复杂的法律、伦理及道德因素,作为"生命"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法律属性与处置规则在不同司法领域具有不同的解释项。人体冷冻胚胎具有成为人的潜力,应给予特别的尊重,宜将其界定为人格化的"特殊物体",其归属与处置应以协议为原则,以儿童最大利益保护、夫妻一方的特殊照顾等特殊事由为例外。当夫妻双方死亡后,生前并无将人体冷冻胚胎捐赠的共同意愿表达时,应以销毁为原则。但基于我国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等特殊因素,可考虑立法赋予双方失独父母对"孙辈冷冻胚胎"以监管权和处置权,建议允许六十周岁以下且具有抚养能力的失独家庭对"孙辈冷冻胚胎"享有有限代孕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有的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片面地认为冷冻食品比生鲜食品营养价值低、味道差。其实,据科学家分析,冷冻食品的营养价值和生鲜食品基本一样,关键是要正确掌握冷冻食品的解冻、贮存及食用方法,这样既可保持食品原来的色、香、味、形,营养成份也不会受到损失。 合理解冻是保持冷冻食品质量的关键。食  相似文献   

15.
冻鱼、冻肉、冻鸡、冻鸭是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怎样处理和烹调才能保其原来的鲜味呢? 合理解冻。可在15℃的自然空气中解冻,也可用15℃的自来水喷淋解冻,或放在10℃的流动水中解冻。忌把食品放入热水或静水中浸泡,因为这样会导致冷冻食品中已溶解的组织液不能迅速被细胞吸收而流失,使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习惯把腌制过的成鱼、咸肉或其他腌制食品(如火腿)存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里,他们认为“温度低,腌制食品的保存时间就长”。  相似文献   

17.
冻鱼、冻肉、冻鸡、冻鸭、冰蛋是市场上常见的冷冻食品,但不少人认为冷冻食品不如新鲜食品味道好、营养高。其实,如果烹调方法得当,冷冻食品仍可以保持原来的色、香、味,营养素也不会损失。当然,假如烹调不合理,也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素有不同程度的丧失。那么,烹调冷冻食品应注意哪些方法呢?  相似文献   

18.
时下,美国有不少医院推出一项名为“冷冻头脑再生”的手术。 据称,对于换头,目前全世界任何科研机构都没有较大的把握,正如任何成功都建立在大量的失败的基础上一样。因此,眼下最好的办法是将死者的头脑冷冻保藏,等到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在1894年之后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军国主义者两次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祸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把广大日本人民同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区分开来,努力发展同日本人民的友好关系,争取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广大日本人民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经过中日双方长期的努力,1972年9月中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终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20多年来,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有了很大发展.这是1972年以来两国关系的主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两国关系中还存在着某些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其中涉及如何正确对待过去那段不幸历史的有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自然之生死”特指人化自然之生死。当人化自然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的时候,则是“自然之生”,否则就是“自然之死”。马克思“复活”自然的呐喊本质上也是呼唤人的“复活”。造成“自然之死”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有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取代资本主义的“虚假”的生产组织,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遵从物质变换的规律,合理调节和控制物质变换过程,在拯救劳动者的同时“复活”自然,才能实现社会的生态化发展,达到自由的生态化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