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锐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3):31-35,79
人们对《共产党宣言》的"真正创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一是"马恩合作"说;二是"马克思独创"论;三是"恩格斯主导"说。其实《共产党宣言》同其"前身"《共产主义原理》最根本的差别是前者娴熟应用和阐述了唯物史观,据此唯物史观的创立者便是《共产党宣言》的真正作者,即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可以通过解析首次公开论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来回答《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中的"创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华简《说命中》"说逨自傅岩"之"傅岩"与《说命上》之"北海之州",并非同一地点。《说命中》与《说命上》部分文句都是写傅说初见武丁,两人印证上帝赐梦之事,而非两次验梦、两次诘难。所以,清华简《说命中》不是《说命上》的续篇,而是武丁初见傅说一事更为详尽的记载,两篇之间是相关关系,而非前后承接关系,将清华简《傅说之命》三篇称之为"上"、"中"、"下"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宰予昼寝"一语源自《论语》,后学解经及讨论中对"昼寝"词义理解各异,要之有五:昼眠说;画寝说;昼居内寝说;昼御说;午睡说等。分析"昼寝"词义的构词理据,联系当时君子士人的习学之风,结合文本《论语》等相关内容,"宰予昼寝"当为"昼日寝寐",即"白天睡觉"。"昼寝"一词发展至隋唐,产生"午睡"义。  相似文献   

4.
今通行本《类篇》有中华书局的姚刊三韵本影印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影宋钞本影印的本子。但中华书局姚刊三韵本讹误甚多,使用前需对其进行校勘。以中华书局本(1984年12月第1版)为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88年2月第1版)为参校本,对《类篇.石部》进行校勘,可以发现:姚刊三韵本《类篇.石部》存在释义和读音方面的一些错误,如"碑"下所引郑康成之说"官"当作"宫"、"空"作"窆","砠"所引《说文》"石戴土"当为"土戴石",《说文》"■"之释义"石也恶也"的前一个"也"字乃"地"之偏旁讹夺,等等。同时,《说文》、《集韵》也有若干失误。这些讹误主要是由形近而讹、偏旁讹夺、倒文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李剑锋 《东方论坛》2011,(3):126-127
韦春喜博士"十年磨一剑",在他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的《宋前咏史诗史》出版面世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这实在是令人欣喜的学术盛事!刘勰写完《文心雕龙》后,曾在《序志》里深有感触地说":夫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  相似文献   

6.
石介对《春秋》素有研治,撰有《春秋说》一书。考多种宋元《春秋》著述曾征引"石氏曰",而这些"石氏曰"即指石介之说,应该都是出自今已无从获睹的《春秋说》。就诸书所引,综加辑考,得《春秋说》佚文凡八十四条。这些佚文是研究石介其人其学以及宋初《春秋》学发展演变的宝贵材料。从佚文来看,《春秋说》原书体例大概是先条列所要阐释的经文,再次以解说,形同札记。石介与孙复一样皆不专主一家,对三传及诸家注说皆有取有弃。在褒贬问题上,石介贬多褒少,亦与孙复近似。在具体经说上,《春秋说》佚文与孙复说相同和互补者占据绝大多数,足见二人《春秋》学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不过,石介仍然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并非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7.
石介对《春秋》素有研治,撰有《春秋说》一书。考多种宋元《春秋》著述曾征引"石氏曰",而这些"石氏曰"即指石介之说,应该都是出自今已无从获睹的《春秋说》。就诸书所引,综加辑考,得《春秋说》佚文凡八十四条。这些佚文是研究石介其人其学以及宋初《春秋》学发展演变的宝贵材料。从佚文来看,《春秋说》原书体例大概是先条列所要阐释的经文,再次以解说,形同札记。石介与孙复一样皆不专主一家,对三传及诸家注说皆有取有弃。在褒贬问题上,石介贬多褒少,亦与孙复近似。在具体经说上,《春秋说》佚文与孙复说相同和互补者占据绝大多数,足见二人《春秋》学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不过,石介仍然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并非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8.
人民的分量     
孔见 《中华魂》2014,(13):56-57
在《尚书·五子之歌》中有一句名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今天人们经常引用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小序》说此文作于夏初的太康时代,这显然是靠不住的。因为别说夏代,就是商初,甚至殷商的早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民本思想。那时候,商人殷人眼里只有"帝"(或日"上帝"),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一切都是"帝"赐给的,因此大事小情都要请示"帝"。至于"民",那不过是可以任意役使、杀戮、送人或拿来跟别人进行交换的、会说话的"牛羊"而已。  相似文献   

9.
《源氏物语》"赛画卷"明确指出《竹取物语》是"物语之鼻祖",这是极不寻常之事,事实上,如果没有《竹取物语》,恐怕就不会有《源氏物语》。可以说,它是深深地渗透到《源氏物语》的文本中,是《源氏物语》创作的"土壤和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0.
梁代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重要的道教文献。该书卷一云:"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汉语大词典》采用了黄氏之说。然以《中华道藏》及其它文献来看,"道义"无此义。在中古吴方言中,"友"和"义"读音相近,抄刻道藏经典的茅山道人受方音影响,把"道友"误写为"道义",黄生又对此"道义"牵强解释,《汉语大词典》则原封照抄。对《周氏冥通记》中"道义"一词的考辨,能为今后研究《义府》和修订《汉语大词典》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熹推尊周敦颐《太极图说》,以理学立场对《太极图说》进行了诠释与发挥,并作有《太极图说解》一书。朱熹《太极图说解》明确把《太极图说》纳入理学思想体系,宗奉二程,以"理"、"气"释太极,辟佛、道归儒,勾勒出天道性命贯通为一的学说,由此推阐出理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辛程 《中华魂》2011,(5):48-52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前不久,我读到一篇文章:《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基于非剩余价值学说视角》,感到十分惊讶。这篇文章公然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说"这一学说自身的逻辑有必要重新检讨"。"对于恩格斯来说。  相似文献   

13.
元明清时期的研究者们深刻论析了《诗经卫风淇奥》"谑而不虐"说的理论内涵,指出其理论核心是"君子之德"。《文心雕龙·谐隐》的诙谐文学理论,继承了"谑而不虐"说对"君子之德"的关注,在中国古代诙谐文学理论史上提出了"德音"说。这类被称为"德音"的诙谐文学作品,虽然幽默滑稽,但合德中礼、有节有度,有亲和之力,而无诋毁之意,并且旨在对社会有所匡正,对时用有所裨益。刘勰的"德音"说,源于??《诗经卫风淇奥》"谑而不虐"说,且是在其基础上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初黄生《字诂》为训诂要著,此书引《说文》考证文字音义,疏解《说文》,纠正其误,补苴疏漏,黄生实为清初《说文》研究之大家,对"说文学"之建立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涵漠 《21世纪》2009,(12):52-52
最初,很多人都被"锁柱子"这名字忽悠了。一个名叫"病病"的网友,看完锁柱子翻译的英国《卫报》一篇文章后说,"看得出,他有着很高的文化品位",但随即又下判断,"看名字应该是个地道的国产土老帽儿"。  相似文献   

16.
包含《楚辞》在内的"楚歌"和《诗经》、《汉乐府》都是可以入乐的作品。从音乐的角度而言,《楚辞》里的"兮""些""只"等语助词是不可改动的,"七言诗脱胎于楚歌‘兮’字句"的说法还值得商榷。七言诗应是包括"楚歌"在内的汉代歌谣自身演进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在文本上对"兮""些""只"等语助词的简单改动。  相似文献   

17.
路遥编辑工作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的编辑生涯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山花时期"是1971年至1973年,路遥编辑诗集《延安山花》和文学报纸《山花》,它们都产生于文革期间文艺创作非常活跃的延川县;"延河时期"是1976年至1982年,路遥因文学才华的出众被分配至《延河》文学月刊担任小说编辑。1982年路遥成为专业作家。路遥的编辑工作与文学创作互相促进,使路遥成长为全国知名作家。  相似文献   

18.
"80后"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由于社会生活、工作压力",80后"知识型员工出现了工作倦怠,如何有效地使"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增强他们工作幸福感,提升企业绩效,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界定"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内涵,分析影响"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并基于工作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构建了"80后"知识型员工幸福感提升的激励模型,提出增强"80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的激励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9.
南宋以来多有学者认为《新序》、《说苑》和《列女传》并非刘向编撰,他只是做了编校订正工作。此说不确。全面解读《说苑叙录》、《汉书》刘向本传和《汉志》著录,可知三书为刘向编撰;《论衡.超奇篇》所说刘向"抽列古今,纪著行事……累积篇第",以及三书收录西汉当代故事,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刘向三书是唐前规模最大的短篇历史故事集,开魏晋六朝志人小说先河,创立了魏晋六朝小说分门别类的编撰体例和模式。刘向为汉魏六朝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古代小说史研究中不应也不能忽略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20.
马为十二生肖之一,又为"六畜"之一,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少都与"马"有关。 八卦起源与"龙马" 解读《周易》生成的版本之一是"龙马负图"。《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黄河龙马负图,洛水神龟负书,伏羲看到后萌生灵感,效法创造,于是闪射出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八卦",龙马与八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龙马即地马;故《周易》乾卦以"龙"为喻象,坤卦以"马"为喻象。干宝释曰:"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爻,坤以马象";《春秋说题辞》曰:"地精为马"。《周礼·夏官·廋人》曰:"马八尺以上为龙",总之,天上的龙对应着地下的马。随之,由龙马负图,又演绎出了"龙马精神"——一种奋发向上、奔腾不息、一日千里的中华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