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服务业发展不足,除了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和城市化率低、收入水平较低等客观原因之外,体制环境不佳和技术含量较低是最重要的原因。要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快速高质发展,就必须改革与创新既有的服务业体制,培育健康规范的制度环境,加强高新技术对服务业的渗透,把技术进步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在未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有助于带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目前,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仍存在核心技术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水平较低、高新技术服务业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较慢等重大问题.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程度,“渐进性赶超”模式和“模仿创新”模式应是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刘勇 《学习与探索》2007,(6):150-154
在现代产业分工中,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趋势不断凸显。对于中国而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粗放式扩张,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程度较低,应从强化市场竞争、强化产业关联、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来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加快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连续四年位次不能前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服务业发展缓慢。这主要是由历史原因、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但需要观念改变以及体制和政策上的改革。在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中,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相伴而行,我们要改造传统服务业,拓展新兴服务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津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 《社科纵横》2010,25(8):33-35
天津服务业发展存在服务业总量规模小,而新兴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慢;非公有经济不活跃;要素市场建设滞后;城市建设辐射不足,投入相对较低等问题。加快天津市服务业发展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优化天津服务业投资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能级;发挥滨海新区的龙头作用;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做大做强服务业企业等。  相似文献   

6.
新兴文化业态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不断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并且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新兴文化业态是在原有业态自我扩张和融合其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具有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文化业态自身之间融合、以文化创意和创新为基础、集群化发展等特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路径为:解放思想,增强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构建产业价值链,促进新兴业态规模化发展;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开发人力资源等.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可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贾世奇 《创新》2021,15(5):93-104
长期以来,基于文化服务业时空同步性和不可储存性的经济属性,一些经济学家将其视为低效率的停滞部门,发展潜力不被看好.但是,近年来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使这一传统观点受到质疑,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研究发现,文化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波动中保持增长态势,细分行业基本实现了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增长贡献显著.同时,文化服务业的特殊性质使其可以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形成以内容、创意、科技为动力来源,通过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实现价值增值和外溢的发展逻辑,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我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差距较大.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政府政策体系,集聚服务人才.提高集聚区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创新效益、竞争效益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日本服务业发展为例研究其发展经验,欲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寻可行之路。透过日本服务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密不可分的。其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十分注重发挥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政府在技术研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具有持续性;重视技术贸易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民用化和普及化;以垄断财团为服务业发展主要基本对象,这一措施在服务业发展初期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中国在服务业的发展中,应该注重政府在技术研发上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上的持续性,充分发挥服务业的联动效应,并且应以大企业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扶持对象。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介服务业集聚区,能够有效带动中介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对各地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必然起到极大的引领和示范效用,进而更有效地促进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中介服务业集聚发展在中国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在探索、创新过程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绿色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利用2005—2020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具有正向影响,能促进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的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科教水平高的地区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科教水平低的地区的促进作用,并对创新型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与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占比低的城市相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占比高的地区相对更大。基于此,应进一步扩大我国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范围,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增加国家创新型城市名单,大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绿色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知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二者又相互联系.服务业内部的知识化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以知识型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兴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服务化正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一个新趋势,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从国际比较看,总体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产出落后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但中国制造业服务导入比例正逐步上升,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全面,服务业务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制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制造企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服务化的战略认识不足、核心能力缺失等内部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服务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人才支撑不足等外部环境同样不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要树立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选择潜力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技术基础;推动服务业创新,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生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分工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图片报道     
《社会福利》2012,(6):8+22-25
由中国民政部指导.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上海市民政局等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于2012年5月17~19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博览会秉承“关爱老人,让生活更美好”主旨。突出理念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展品创新,围绕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全面展示国内外养老服务业最新产品与技术,涉及老年人宜居环境、康复护理、精神文化、保健养生及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才培训、信息化服务、品牌推广等多个方面。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割部长窦玉沛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意义深远.文章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两大空间和三大重点.  相似文献   

16.
陈娜 《探求》2012,(5):97-103
本文通过设定带非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函数,利用中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和联立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在控制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的情况下,估计和分析了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FDI显著提高了我国各省市服务业的技术效率;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我国各省市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同时对各省市的服务业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服务业FDI对东部省份服务业技术效率产生了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收敛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距也日益明显,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根据1985-2007年数据,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变动的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期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距,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虽然快于中西部地区,但其技术效率低于西部地区,并出现恶化现象;全国各地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而且会向自身的稳态收敛.  相似文献   

18.
胡东兰  夏斐 《学习与探索》2012,(12):106-109
作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跨越融合的产物,近些年中国网络文化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网络文化服务业是以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为基础,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等精神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服务活动的集合。它具有不同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特性,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中国网络文化服务业在市场规模、主体消费、政府管理及社会经济贡献等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情况,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从财税、投融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推进中国网络文化服务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的增长理论,运用2002-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增加值数据和完全消耗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能提升制造业增加值,且高端制造业产出效率高于传统制造业.但以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效率远低于劳动投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提升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北京市应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供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与机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迅猛发展,80年代其他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开始发展.处于不同经济政治环境下的国家,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和机理有何不同,本文从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和亚太地区三个层面对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和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