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云松 《社会》2012,32(4):68-92
以往基于家庭网和社交网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没有影响。这些结论的得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民工个人网的范围界定不准,且对内生性问题解决不够。本文采用22个省份的农户调查数据,针对中国农民工频繁返乡的特点,证实同村打工网的规模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收入具有正向因果关系。为解决影响因果判断的内生偏误问题,本文采取赫克曼二阶段法和工具变量方法组合使用的多重模型识别策略,把村庄遭受的自然灾害强度作为工具变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他在创建这一理论过程中,紧紧抓住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世界的高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动力、步骤和目标。本文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核心、特点及意义做一哲学思考。邓小平坚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看待社会的经济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一观点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的召开,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3.
进城农民工的特点及生活境况——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涛 《学术交流》2007,(4):154-157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通过调查表明,温州市农民工群体性别比例高,年龄构成轻,未婚者比重偏大,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可谓农村中的精英。他们的工作收入与消费支出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尤其是业余生活单调枯燥,很少有文化娱乐。过上都市现代生活是他们的渴望,而工作、权益无保障以及生活清苦的处境,又使他们缺乏责任感与归属感,进而滋生过客心理。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努力解决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带来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横亘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路上的障碍逐渐消退。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仍面临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权利维护更是困难重重。不仅存在法律援助制度立法滞后、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没有形成制约机制等制度性、体制性缺陷,而且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的缺乏,也降低了法律援助制度的功效。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援助亟须从完善立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新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等方面予以完善,以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也关系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文章通过对兰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就业的层次低;就业的稳定性差,工作变化频繁;就业的收入偏低,对就业的满意度较低;就业的环境相对恶劣,劳动安全缺乏;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就业渠道狭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强维权组织建设,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和办法;引导与加强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建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拓宽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加快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主要因素,指出城市生活状态是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收入高、职业地位高、来津时间长、文化程度高、租房或买房居住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交往多,而收入低、职业地位低、来津时间短、住单位宿舍的农民工与市民交往少。而性别、年龄等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既减轻了农民对土地的压力,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具体有农民工参保难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婚姻家庭不和谐与计划生育管理难问题、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村老人经济收入低及家庭养老负担大等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的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将产生长远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对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的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华杰 《社科纵横》2006,21(4):75-76
农民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农民工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参与政治的权利却在日益走向边缘化,要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就要对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意识进行透析。目前,根据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体性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非参与意识、非主体性参与意识和极端参与意识。造成参与意识薄弱的原因有:中国传统臣民文化的熏陶,中国的民主法治的不完善以及农民工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排斥政治参与意识。当前,要从农民工自身意识的改变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参与问题,而要提高这一意识,最根本的就是要培育农民工的公民意识,其中包括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9.
程诚  边燕杰 《社会》2014,34(4):67-90
本文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社会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通过分析中国8城市的调查数据,运用收入分解方法,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异的两条路径,即进入职业的机会差异和职业内的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和交往同质性原则导致农民工(相比城市职工)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更加欠缺,难以进入收入高的职业,且职业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很有限。两种路径差异的综合,是导致农民工收入较低的重要社会原因,因此,社会资本是维持和固化社会不平等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的崭新实践,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农民工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继续前行。如果说中国现代化是由外生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启的,那么以农村现代化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则是内生于中国农村的求富动力与党和政府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图强的外生挑战相结合的最佳方式,而农民工的流动则是农民主动求富的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之下,分析农民工流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和影响,既是经济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因此,农民工从产生之时就始终与农业现代化紧紧相连。当前,农民工的流动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本,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分化与相关社会公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发生分化,从单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转为了双向流动.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城市打工还是返乡回流的农民工,就业和生活都遇到了重重困难;农民工市民化也遇到诸多障碍.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农民工本身是远远不够的,目前,这一群体迫切需要有效扶助的社会公助.根据农民工群体分化的不同层次,在其自助基础上,实施积极有效的社会公助,既有极强的针对性,又可以降低中国城市化的成本,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根本保证,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关联作用问题是中国经济学者研究不多的问题,更是中国经济实践将面临的难题。文章首先实证分析了1979年中国改革前后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格局的不同特征以及两者关联机制的重要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改革以来居民收入分配变动对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揭示了收入分配同经济发展的非啮合矛盾,即金融浅化同收入、经济高增长不协调,分配模式和结构演进相悖,收入结构扭曲与体制及增长模式转换的障碍;进而提出矫正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偏差,深化分配机制改革,以推动90年代经济发展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使我国一亿多农民工进入城市,以至构建和谐城市面临新的问题.国家农民工政策调整对解决农民工生存与发展问题、对促进城市和谐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传统二元社会结构与计划体制时期形成的政策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其权益保障缺失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契机,实现农民工最基本的待遇,构建覆盖全民的待遇体制,这是目前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最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转型.经济转型给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带来的影响,一是收入大幅度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二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三是滋生了灰色收入,分配显现出不公.根据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经济增长会促进居民收入增加,而收入差距现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经历.“先富”政策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提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消灭平均主义.制度设计的非合理性及制度的死角,滋生了灰色收入,有失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路径选择首先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其次是要加大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最后应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农民工”问题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城市农民工的研究状况从收入、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分层、社会心理、越轨等方面作了具体考察,分析其研究的特点,并提出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伴随的能源和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工业结构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促进经济尽快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实现经济结构变迁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必须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罗辉 《创新》2013,(3):91-94,12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问题,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如何解决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课题。通过对南宁市六辖区实地调研,经济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社会融入度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影响显著。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应创新服务机制,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同城的国民待遇从应然到实然,让其留城变理想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8):80-83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对农民工在生存状况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民工的欠薪、讨薪问题予以了特别关注。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从从业情况、工资状况、子女教育情况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认为城关区的农民工在从业、工资、遭遇欠薪和被迫讨薪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而西固区和七里河区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三区在其他应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普遍忍受着没有福利和保险、没有休假、长期超时工作以及没有加班补贴的待遇。我们希望对农民工问题不只是关注,而是更多地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来改善农民工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营企业就不可能占据全市经济近半数的地位.东北老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民营经济发展基础不够,规模有限,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已成为整体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首次出现民营企业兼并事业单位的现象,即黑龙江恒基伟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兼并哈尔滨科学印刷厂,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在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加大,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的贡献力也在不断加大,一批民营企业已形成规模.然而,民营企业也存在规模小、经营管理比较粗放;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优化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建立民营企业发展社会服务体系,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民营企业新技术及产业链条的连接;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4,(6):20-24
中国是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文章以泰尔指数为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选取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居民收入数据,比较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总泰尔指数、城乡间和城乡内的泰尔指数,并采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了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城镇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更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