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习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创造并沿袭的以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习俗文化是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汉民族的习俗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的礼仪、信仰、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功能。面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必须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高度来思考,通过综合创新,以寻找有利于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行政道德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直接影响行政道德活动与行政道德关系的各种心理、行为和精神活动状态的总和,具体包括行政道德原则、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和行政道德行为习惯等。当前我国行政道德文化的现状是:利他主义与集团主义并存、道义论向功利主义转化、追求共性向追求个性转化。中国行政文化的现状是:伦理追求与道德选择相脱节、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伦理理论与道德现实相脱节。为此,应加强我国行政道德文化的培育,提升公务员及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廉耻观。  相似文献   

3.
一个多种文化与价值差异化并存的转型化社会,共同体的道德生活因不同道德生活理念和主张共在、共生所造成的复杂博弈化现实,必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道德疏离"现象。此种疏离反映的是非成熟性、非规范性、非健全性市场社会真实的社群共同体严重阙如的情况下,制度道德理性存在和功能自身所固有之有限现实表现。属人社会中的种种非道德现象、反道德现象以及逆道德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社会肌体自身,在于组成这一有机体的每一个个体德性的严重不足自身。社会本真性道德存在,吁求并遵循的是现代清明世界与"正派社会"的生命伦理与个体生存至上的道德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4.
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资源的整合是改变现代社会道德资源相对稀缺状态的需要,也是超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部"道德资源对立思维方式的需要,更是为公民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建设提供充分的美德伦理资源的需要.科学发展观为道德资源整合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维度:道德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应凸显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坚持全面、协调的方针,吸纳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先进道德资源,注重创造性转换,增强道德资源的整体功能.网络道德根植于现实道德资源.通过对现实道德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将优秀美德伦理资源创造性地转换为网络道德,不仅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美德伦理资源,而且也为网络道德资源的开发、培育与整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和伦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海 《唐都学刊》2012,28(2):59-63
在西方文化中,尤其在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道德”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性自由的定在,“伦理”则是成为现存世界和自我意识本性的那种自由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道德”主要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论证和阐发的“得道之‘德”’,“伦理”则主要是由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学者们所阐发和构建的社会典章制度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在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伦理”高于“道德”;在中国文化中,则是“道德”高于“伦理”。  相似文献   

6.
日益深入的全球性危机使全球伦理建构的迫切性凸显,亦使之成为关系全球秩序和人类共同体利益的全球治理的观念基础.依据跨文化传播的空间维度,全球伦理的建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的、不同社群之间的交往伦理;不同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区域内部的交往伦理;全球社会各个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区域之间的交往伦理.中国社会各界应恰当运用自身及其他文化的伦理经验和信仰资源,以积极的伦理建设履行当代中国对国民和世界的道德承诺,以赋予全球伦理新的内涵和意义作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伍志燕 《唐都学刊》2008,24(1):62-66
道德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折光反映和思想标记.由于中西文明的差异,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西当代道德价值观念的内容及特点各异.二者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从道德基点来看,西方立足于个人主义而中国立足于整体主义;从道德类型来看,西方遵循一条"元伦理--规范伦理--德性伦理"路径,而中国走的是一条"德性伦理--制度伦理"路线;从道德价值及评价来看,西方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自然主义等各流派以及每一派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而中国学者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一些差异;从道德旨归来看,中西当代道德应服务于社会和谐,实现人类幸福之鹄的.  相似文献   

8.
杨惠 《唐都学刊》2007,23(5):27-29
制度作为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是人类在共同体生活中博弈的内在规则。制度伦理从根本上说是为人的道德性存在立法。传统社会封建皇权制度下道德强调的是个人的依附性,个人权利缺位,是外在强加的形式化的道德;近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制度伦理中个人主体性加强,但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假设彰显的是"工具理性"和"个人理性",必然带来"价值理性"的退隐,引起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当代社会公共领域扩大,在"政治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四种力量博弈均衡之下的制度伦理,是个人发挥道德权利参与建构生成的,这种制度伦理作为新的道德规制范型,才是真实合理的实质化的道德。  相似文献   

9.
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转移——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概略地考察了制度伦理的当代突显及其所导致的伦理学研究范式的转移,指出了当代制度伦理之所以能够主题化的社会制度背景和社会文化条件,以及这一主题化知识状况背后所潜在的、现代性社会生活实践与现代性道德知识增长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下半叶俄国道德哲学研究的体系化和道德理论的系统化成长于民粹主义者时社会矛盾的努力克服和对社会理想的执著追求之中.民粹主义世界观的伦理特性决定了伦理评价在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分量,并使其道德观和政治行动紧密相连.伦理学的研究方法衍生于实证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并间接导致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俄国知识阶层的社会理论、法国激进分子的民主理想、德国浪漫主义哲学思潮等构成了民粹主义道德理论的来源.民粹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发端在客观上促进了伦理学在俄罗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道德发展论、道德教育论和公正群体途径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在德育内容方面,根据学生心理、道德发展水平应呈现不同层次的德育内容;在德育观念上,对德育需要重新认识,德育不是外部的强加,而是学生理解、选择、体验的过程;德育目标不仅注重传递道德知识,更应侧重于道德判断力的培养;德育课程要增强情境性,贴近学生生活。与此同时,我国德育需要加强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人立身处事之本。当今时代,道德也是生产力和资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道德;道德与社会进步以及我们的生活、工作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对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大有裨益;道德力在促进人自身的完善与人际关系和谐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推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家治理、防病治病及做人等方面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价值问题应该采取生存哲学的视角,原因在于价值关乎人类生活意义的实现.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用善恶评价的价值,与社会人伦关系结构、道德原则和规范、美德能够满足和促进人们所处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有关.因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是历史性地发展的,所以道德价值也有着历史性.而道德价值有一种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衡量标准,在各个历史时代则具体化为当时的“好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4.
儒家重视道德教育。汉代董仲舒的“性三品”的人性论阐释了人性是道德教育的根据;依据具体的人性才能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人性是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具有层次性;中民之性是道德教育的着力点。这些见解对于我们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不断提升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燕  王露璐 《唐都学刊》2013,29(5):6-10
“政策性离婚”是指因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出现的离婚现象,其实质是通过假离婚等非常规方式规避政策的限制,以实现个人或家庭利益的最大化。诱发“政策性离婚”的伦理因素包括:经济利益至上导致的婚姻伦理关系的淡化、道德监督缺失带来的婚姻主体道德责任的弱化以及制度伦理失范引发的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化。为了减少“政策性离婚”等类似社会现象的发生,必须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坚守婚姻的道德底线;健全道德监督机制,促进社会生活的规范化;推进制度伦理建设,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闫洁  吴威威 《唐都学刊》2011,27(5):29-33
企业道德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企业是与"利益相关者"携手的经济组织,也是因社会契约缔结而成的法人组织,又是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伦理主体。要进行企业道德责任建设,首先要完善企业责任机制,强化基本道德责任,建立义利共生的伦理决策机制,制定制度化的道德责任规范,强化全方位的责任监督机制。其次要提升企业道德人格,践行积极道德责任,以提升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培养以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The real‐life complexity of moral motivation can be examined and explained by reintegrating time and development into moral inquiry. This article is one of the possible integrative steps in this direction. A dynamic developmental conception of moral motivation can be a useful bridge toward such integration.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moral motivation is presented. Moral motivation is reconceptualized as a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out of which moral judgment and action emerge through the interplay of dynamically intertwined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components. Moral identity is proposed to emerge from long‐term self‐organization of moral motivation. In turn, as a higher‐order construct, moral identity has a top‐down influence on real‐time self‐organization. The article includes an account of short‐term changes in moral motivation, and an account that connects real‐time moral functioning with long‐term changes. Moral motivation is qualified as a dynamic developmental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self‐organization, multicausality, nonlinearity, interconnectedness of time scales and substantial intrapersonal variability through motivational pluralism.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d the role of parental support to children's sympathy,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 and moral reasoning trajectories in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of Swiss children at 6 years of age (N = 175; Time 1), 7 years of age (Time 2), and 9 years of age (Time 3). Sympathy was assessed with self‐report measures.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and moral reasoning were measured with children's responses to hypothetical moral transgressions. Parental support was assessed at all assessment points with primary caregiver and child reports. Three trajectory classes of sympathy were identified: high‐stable, average‐increasing, and low‐stable.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exhibited high‐stable,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trajectories. Moral reasoning displayed high‐stable, increasing, and low‐stable trajectories. Children who were in the high‐stable sympathy group had higher self‐reported support than children in the increasing and low‐stable trajectory groups. Children who were in the high‐stable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 group or the high‐stable moral reasoning group had higher primary caregiver‐reported support than children in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ing trajectory groups. Furthermore, children who were members of the high‐stable group in all three moral development variables (i.e., sympathy,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 and moral reasoning) displayed higher levels of self‐reported parental support than children who were not.  相似文献   

19.
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东 《唐都学刊》2006,22(1):34-39
信仰是道德的基本特性。把道德提升到信仰高度来建设,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信仰价值,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与社会的政治信仰形成遥相呼应的互动格局。道德信仰包含了对道德的信仰与对善的终极追求两方面内容。解决信仰什么和为什么信仰的问题,可使道德成为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道德信仰的养成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既需要从道德体系上完善道德信仰理论,又需要政府政策性的公共引导,同时还需要创设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使之加以巩固与强化。  相似文献   

20.
赵小瑾 《唐都学刊》2001,17(4):98-10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使中国高校的德育工作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基于知识经济下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大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实现教育理念及对大学生从教会“顺从”到教会“选择”的转变,实现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实现德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实现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