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称谓语在日常交际中普遍使用,恰当地使用称谓语是交际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汉语称谓系统的多样化和多变性是产生称谓变异的主要动因。称谓变异的主要表现方式包括自称变异、对称变异和叙称变异等。此类称谓变异的语用机理可以在语用顺应论框架内得到进一步的描述和阐释。了解汉语称谓的变异性问题有助于我们准确和恰当地运用称谓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最终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2.
称谓的简化与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称谓有两种情况 ,一是官职称谓的简化 ,一是某方言区社会称谓的繁化。前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使用经济的言语来表达 ,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时尚称谓 ,它简明、经济 ,也符合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趋势 ;后者是为了避免社会称谓的尴尬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汉语称谓虽然细致 ,但是也有难于称谓的域段 ,繁化称谓可以说是一种称谓空白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3.
考察"小"这类称谓性指人名词的感情色彩,主要讨论三个方面:1.格式的语义理据;2.格武的存在类型;3.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说秦汉“婴儿”称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汉时期文献所见"婴儿"称谓,涵义有所不同。或指"初生"儿,与今义接近。或指幼儿,与"大人"对应,义近今人所谓少年儿童。或说"女曰婴,男曰儿",自有性别区分。当时"婴儿"称谓指代对象的复杂,体现秦汉时期是汉语社会称谓形成和使用逐步确定化的历史阶段。其情形,或亦与"由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的过渡"有关。而未成年人的生活情境与社会地位,也可以通过相关现象得以反映。  相似文献   

5.
"抬高称谓"是中国交际场合特有的一种称谓现象。人们在交际时总喜欢"高呼"对方,如称普通职员为经理,称顾客为老板,称一般年轻女性为美女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职务称谓、职称称谓时,除了某些特殊的正式场合外,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几乎清一色省略"副"字。"抬高称谓"文化成因主要有:由"仁"、"礼"而来的抑己敬人价值观;由"礼"产生的尊卑价值观;由职官文化的发达所折射出的官本位思想;由中庸思想产生的从众从俗心理。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中,有时对同一辈分的亲属关系却用不同的称谓方式,如:称呼妻子的哥哥为"大兄哥",称呼妻子的弟弟就是"小舅子";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为"哥哥",称呼比自己年幼的同辈就是"兄弟"等。也就是说,在称谓中尽量避免使用"弟弟"等表示比自己年幼的称谓词,而采用其他的称谓方式。作者对这些称谓词的历时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一现象的存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从尊称谓"的习俗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汉语称谓词来源和构成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称谓词可以表现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忽略称谓词及其意义的时代、地域特点和语义色彩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称谓词典的编纂可为读者提供方便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8.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主要用于殷商、西周汉语中,可以指代任何说话人。殷商汉语中的"朕"只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没有谦敬等语用功能;西周汉语中的"朕"具有了表尊敬义的语用功能。语境在"朕"语用涵义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周汉语中的"朕+称谓+名字"模式对战国汉语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老师"称谓源流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宋以前儒家文献中的"老师"一词与"大儒"、"宿儒"对应,泛指硕学大儒,与现代汉语里的"老师"相比,在语法上还有一个重大区别,即"老师大儒"的"老"字有实意,而现代汉语中"老师"的"老"字只是一个词头.唐宋时期宗教用语中的"老师"一词,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多用来指称传教者,而不用于世俗的教育者.明代嘉靖之后,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老师"一词演变为门生对座师的尊称并逐步成为一般弟子对先生的尊称.进入20世纪,伴随着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和科举制度的废止,"老师"的称谓最终脱去与科举制的关联.而"老师"真正用作对一般教育者的尊称,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10.
称谓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具有多种语用功能 ,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语用意义。把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称谓的翻译 ,提出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在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要遵循的原则 ,并结合实例从称谓者语用用意的传达、情感的表达、身份的体现三个方面 ,探讨了称谓语语用意义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