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史上两次较大金融危机推动了美国、日韩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促成了世界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契机.本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系列连锁震荡反映,世界各国文化产业面临严峻考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深入和扩大,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可能是一次"机遇".文化企业要以诚信为本.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应加强彼此间的对话与合作;加强创新.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美国金融危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认为,由于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和必须相互转换,资本运动过程中才出现了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目前正快速向实体经济渗透,尽管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救市,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正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衰退.这场源自美国房地产市场,进而摧毁美国金融系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导至全球,使得各国经济增长均受到威胁.金融危机过后,一种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将更受重视.纵观金融危机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此次危机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运用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更深层次剖析,对于全面认识、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金融危机既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缺陷,又带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契机.全球经济能否快速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平、合理和高效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全球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呼声高涨,但美元独大的状况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将加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是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一个显著趋势;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农产品国际贸易受此影响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大幅下降,逆差不断扩大,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需求萎缩,产销矛盾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农产品贸易变化特点,研究了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提出密切政府、协会、企业之间的协调,建立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促进体系;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加应对国外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有效利用关税进一步调节农产品进出口;以及利用Wro成员和多边关系,争取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等策略应对目前金融危机对农产品出口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次金融危机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过度的提前消费或消费透支;不良贷款问题;房屋贷款公司问题;资产证券化问题;金融衍生产品问题;投资银行垮台.这中间有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法律课题.面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不能回避适度的国家干预.国家干预在金融和土地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的全球性蔓延使中国直面经济体制改革中诸多的深层难题。农民工群体在金融危机前表现出的脆弱和无力再度抓住人们的眼球。农民工就业的非正规性导致了制度缺位、越位、虚位问题,且无统一明确的制度框架进行规范和引导。从金融危机前后就业现状入手挖掘制度根源——激励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方向偏差和力度不足引起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分布失衡,创新性地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中伪态制度回归的概念。针对农民工现行就业的完善提出了以激励原则为核心,建立有效的统筹规划机制的理论,对我国如何完善和创新就业制度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
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货币体系中都充当了中心货币的角色.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无法解决其内在的矛盾-"特里芬难题"而崩溃.在各方妥协下牙买加货币体系成为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在该体系下,美元迅速扩张,世界经济在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飞速发展.然而,一次次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牙买加货币体系仍然不是一个完美的货币体系,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风险与日俱增.本文重点剖析了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弓I发的金融危机的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指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一定的诱导因素触发下导致的,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预期逆转下的泡沫破灭、外资冲击、负债规模及结构不合理、银行坏账的逐步积累等.金融危机爆发后,会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在国际间进行传播.历次所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其具有社会性、扩张性、周期性、可控性等特征.基于对历史金融危机的剖析,得到了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这次发端于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冲击,其所造成的冲击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上次亚洲金融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开放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开放型经济也是最容易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领域.因此,比较亚洲金融危机与本次金融危机的性质和特点,分析金融危机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后危机时代"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无疑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1-11月份,我国入境旅游前6位客源国的入境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08年我国旅游投资增长疲弱,一是旅游融资受限;二是旅游投资热度降低;三是潜力型旅游投资项目难觅.金融危机损害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发展遇阻又反过来影响旅游就业.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应当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主动化解危机的不良影响.既要针对短期内危机影响旅游业的现实情况,又要顾及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既要加速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又要抓住机遇科学合理地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既要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更要关注社会公平、提升国民素质和旅游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