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许仰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129-133
《金瓶梅词话》的数词有8类,囊括了近代汉语数词的所有类别.它的组合能力和语法作用,凸显了它的近代汉语特色,表现出了它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汉语的传承,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金瓶梅词话》的象声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仰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6):98-101
本文全面研究了出现在《金瓶梅词话》中的象声词,其音节结构的格式有两类九种,有极强的组合能力,有比较完备的语法功能,应看做实词,独立建类。在汉语象声词的发展史上,它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在近代汉语阶段有重要的标识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双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我国三十年代初发现的《金瓶梅词话》,在欣欣子序、甘公跋与东弄珠客的序之后,有一篇名为“词曰”和“四贪词”的题词,在题词前赫然标出这样的书题:《新刻金瓶梅词话》之字样。这个书题向人们表示出:三十年代初发现的这部词话本《金瓶梅》并非《金瓶梅词话》本的原刻,而是一种新刻本。不少研究《金瓶梅》的专家学者还发现这部《新刻金瓶梅词话》同崇祯说散本《金瓶梅》相比,多了一篇欣欣子的序与一篇廿公跋,但这序与跋虽放在前面,却没有署写作日期。只有东吴弄珠客的序却标明“万历丁巳季冬”,这篇序既然为明崇祯本《金瓶梅》和《新刻金瓶梅词话》所共有,人们自然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许多酒宴场面.这些酒宴描写暗伏着家族的盛衰史,隐约透露出王朝兴亡的信息;凸显了人物个性,并借以刻画出人物群像;在衍生情节、组织结构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吴锡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4):52-55
文章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探讨了<金瓶梅词话>中歇后语的类型及其在语句形式、实际使用、语义理解等方面的特点,还具体分析了它们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论《金瓶梅词话》的趋向动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仰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2):80-82
近代是趋向动词的发展时期,现代汉语的趋向动词,就是对以<金瓶梅词话>等为代表的近代汉语趋向动词的继承和发展;<金瓶梅词话>的双音节趋向动词,其与宾语搭配的多样性,突出地显示了它的时代特点和与现代汉语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潘攀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4)
近代汉语语气词上承古代,下启现代,作为汉语语气词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凡历近千年。其间,近代汉语语气词也经历了自身的发展变化,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方面都既显示出历史的连续性,又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本文拟对明万历本《金瓶梅词话》(下简称《金》)的语气词试作考察,以观16世纪中叶汉语语气词之一斑。《金》共出现语气词26个。其中“了”出现频率最高,不可确记,其余25个均有具体统计:罷(罢)670例,哩668例,来421例,也236例,的(得)234例,罷(罢)了229例,麽(么)90例,矣78例,着52例,则个 相似文献
9.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9-85
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是明显而普遍的。长期以来,由于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佛教抱有很深的偏见,认为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是消极的、有害的。因果报应思想对《金瓶梅词话》同样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安排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等诸多方面。总体上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金瓶梅词话》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性描写一样,因果报应思想是《金瓶梅词话》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正视它,并予以合理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姜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正> 文学史上最早提到《金瓶梅》的讽刺,是明代的袁宏道,他说:“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他拿《金瓶梅》和古代讽喻散文《七发》相比,说明他已看出《金瓶梅》是一部讽喻性小说。但真正从审美角度论述《金瓶梅》讽刺艺术的,还是鲁迅先生。“作者之于世情,盖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鲁迅在此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揭露与讽刺并用的作品。当代艺术界普遍承认《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和发展,却忽视了《金 相似文献
11.
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据中国新闻社讯,我国古典名著《金瓶梅词话》删节本整理已完成,将收入《中国小说史料丛书》正式出版。这次整理的《金瓶梅词话》删节本,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文字不太失真,易于得到的通行版本;同时又兼顾到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身心不至受害。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方言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金瓶梅》的方言,向有鲁语说和吴话说。本文则以相当有力的证据,提出了晋语说,找出了山西雁北方言说。文章运用山西雁北方言可以明确破译《金瓶梅》中许多公认的语言难题。运用史料所记载的古代山西方言,与《金瓶梅》中方言土语相比较和印证。最具说服力的史料是本世纪初成书的《古今笔记精华》中方言部分,和清代光绪十八年成书的《山西通志》中方言部分。通过认真的比较,进一步证明了晋话说的可靠性,从而找到了开启《金瓶梅》语言之迹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5-82
《金瓶梅词话》以佛教之因果轮回、得道升天、恶报入地狱的思想支配着内结构,使小说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小说中,作者以诗词、曲牌暗喻作品的寓意,使读者以"审美沉思代替了宗教崇拜"。同时,小说还表现了儒学、佛教、道教文化,并以"三教归儒说"扬善、用丑表现美,目的是宣扬"人本主义"、呼唤人性、尊重生命,打翻"存天理、灭人欲"的"被玷污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雷汉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453-455
本文利用现代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金瓶梅词话》(文中简称《词话》)中“雌”、“掉”、 “顿脱”、“隔二偏三”、“试”、“打张鸡儿”几个方言俗语词在前贤时彦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考察,补充或纠正了 对这些词语解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论《金瓶梅词话》的数词成语与熟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仰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100-102
《金瓶梅词话》中,有用数词构成的成语和熟语,按照数词同其他词类的组合情况,我们将其归纳整理为六类20种格式。从中我们不仅看出它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汉语的传承,凸显了它的近代汉语特色,更体现出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4-99
对于《金瓶梅词话》中的词语,前人已做了大量考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部分词语的内在理据及解释论证仍不准确、不充分。文章就前人释而不确、不备者,运用同时期其他山东方言文献资料、现代方言材料和书中内证,对书中"吊"等三个释义不确的词语,进行了辨证考源;对书中"隔二骗三"等三个释义不确切的词语,进行了补证考源。 相似文献
17.
张玉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10-15
1987至2006年,学术界对《金瓶梅词话》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象声词、代词、副词、数词、量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描写,说明了它们在使用上的某些特点,并试图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这些研究成果无论是对明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构以及对整个汉语语法发展脉络的探究,还是对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源流、传承关系的疏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曹炜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24-35
<金瓶梅词话>中的"我"基本上完成了对"吾"的取代、置换."咱"表示复数的用例要大大多于表示单数的用例."俺"主要用于单数,常作定语."奴"(家)的用例超过了"咱",均为女子自称,只用于单数.在三种复数形式中,"俺每(们)"和"我每(们)"一般用于排除式,"咱们"一般用于包括式.第二人称代词"你"、"汝"、"你每(们)"等的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你每(们)"就少见了许多,"汝"则极为罕见."汝"同"你"的差异并不是语法上的,而是修辞语用上的.第三人称代词中,"他"的用例最多,是<词话>所有代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他每(们)"的用例次之,"伊"的用例最少.<词话>的反身代词中,最常见的是"自",其次是"自家",而"自己"则使用频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潘攀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文章考察了作品中71组同素反序词的异同及其发展,并概括出4个方面的特点:一、意义关系以同义为主;二、内部结构以并列为主;三、同素反序关系具有临时性、过渡性;四、AB不同义的同素反序词生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7-95
《金瓶梅词话》中的饮食文化地域特色显著,从饮食习俗到食物产地再到餐具炊具,无一不显现着徽州文化的特色。饮食习俗如安席、吃看桌席、平头桌席等,食物如枇杷、春不老、香榧、羊角、白鸡头、乌菱、莲蓬子、荸荠等,餐具炊具如八仙桌、顿罐、铫子、螺甸大果盒等,不但极显地域属性,而且也真实地反映了徽州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金瓶梅词话》主人公西门庆吃的是徽州的土特产品,摆的是有着徽州特色的酒席,用的是徽州产的餐具炊具。因此,从饮食文化去考虑,《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必是从徽州地域里走出来的徽州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