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蕴涵的居住建筑文化是周人日常生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真实地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周人居住建筑文化样貌。《诗经》周人的居住建筑文化是由居住建筑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建筑习俗等要素构成的。其中居住建筑方式有“宫、室、屋、宅、家、居、盘、宇、穴”等;居住建筑格局有“堂、庭、寝庙、仓、廪、厩”等;居住建筑习俗有“居住建筑选址仪式、居住建筑落成仪式”等。以上各要素融合、统一、凝聚形成了周人居住建筑文化的特质,反映出周人的居住建筑是以井田制为基础,以家庭血缘伦理关系为纽带,以现实生产、生活需要为宗旨的整体文化蕴涵。《诗经》居住建筑文化是周人在这一历史时期、这一地域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人与建筑及环境的依赖关系的分析,指出建立以满足人的自然天性为目的的闲适住区的必要性。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追求的理想生活模式是一种充满人性快乐的悠闲浪漫生活,做一个保有人性的本原快乐的人。这种理想生活启示我们,现代居住环境应关注精神养护,追求简单朴素的建筑风格和清幽自然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3.
现代家庭室内装修设计的构想徐海翔“美”是人人都在追求的艺术品味,人类生活离不开美的创造。“家”的含义是人所共知的。它包含了哲学的、社会学的概念。在这里,笔者所指的“家”是专指人们家庭的居住环境。这里提到的“美”,也是具体化的专指如何美化家庭居住环境的...  相似文献   

4.
风景区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美是风景区美的核心和基础,是主体“乐章”,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应围绕这个核心做好“配乐”,使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一、体量和谐,强化自然美自然美是客观美,是自然风景美的根本特色,美在“自然”二字,是它与人工美的根本区别。自然美是通过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静态美、嗅觉美、听觉美等美感表现出来的。开发建设风景区,应注意强化自然美,因此人工构景时,应重视以下几点:1.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过多。风景区中的建筑物主要是点缀风景,深化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所以建筑物不宜过大,要与…  相似文献   

5.
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等人文景观应做到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山水之美在于山水之质 ,质是决定性的 ,而饰是辅助性的 ,而且两者必须有机结合 ,不论是对山水审美还是风景区的保护与建筑 ,都必须处理好“质”与“饰”的关系。风景建筑之美 ,主要得之于自然与环境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民居与环境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这种思想观念积淀下来,形成独特的东方文化意象,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相应的思想和行为,丰富了东方世界关于理想的环境观的层次和内容,使环境观念从当初简单的“物境”的追求扩展到对“意境”的追求,使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增添了理性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居住环境,讲求一种典雅、幽静、朴素、自然的山水环境,讲求朝向、空气、阳光,使居住环境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沟通,形成“天人合一”的典型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一种和谐、和合精神,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和”理想,在哲学上说,这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是处理“多样性”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保持“多样性”的一种联合。它通过选择与重构以后,应当是今日构建和谐社会汲取精神滋养和文明动力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8.
水除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外,也使我们居住建筑环境得到美化,满足人们心理、视觉的审美需要;水具有的特点、它的灵性使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元素,它能提供建筑设计者创作的灵感,水元素融入居住建筑的设计中。水蕴含了各地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建筑中常运用水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据此,论文主要具体分析、总结了水元素设计与居住建筑环境中各要素设计的结合。设计方法的总结和具体设计是水元素在居住建筑环境中应用的具体实践,以此作为设计工作者们设计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居住环境日趋多元化的同时人们从起初对住宅室内环境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室外环境的关注上来。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特以设计方法为切入点来探析居住环境的营造。设计时应注重人的行为需求、人性化的量度和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0.
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深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是一种追求心灵复归、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建筑物的美学形态,切合了华夏子民的审美心理,是礼乐之行的完美与统一,它将建筑凝固了礼的精神,并赋予其乐的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物化表现形式。讲求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追求和审美追求,这一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华夏子民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审美精神复归的家园。这种美学原则应充分利用于当今建筑,并物化成一种精神习惯。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精神“文化”的时代。一个有精神“文化”追求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很优秀的民族。一所有精神“文化”追求的学校,一定能成为一所优秀的学校。不少教育专家深有感触地说“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  相似文献   

12.
生态节能的居住环境是现代住宅及其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居住环境思想,儒家的万物系统循环变化思想与现代生态居住环境设计中的“系统设计”观正相符合;道家万物“周行”、“复命”的运行规律与保护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佛教的缘起说引导人们从万物的共存性出发走向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实践;风水学中与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则对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建筑思想等有重要借鉴意义。这些生态居住环境思想对现代住宅及其环境设计有很多启示,比如文脉保存、降耗节能、生态和谐等。  相似文献   

1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汇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梦想意义重大。剖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特质与内在逻辑,是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所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品格的集中表达,它包含了“崇高追求”“务实作风”“实践担当”“政治立场”四个方面的精神特质,其中“崇高追求”是灵魂、“务实作风”是主线、“实践担当”是禀赋、“政治立场”是底色。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精神特质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支撑,形成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崇高追求”通过“务实作风”和“实践担当”加以落实,并以“政治立场”作为保障;“务实作风”离不开“崇高追求”的统摄引领,也需要“实践担当”和“政治立场”来体现;“实践担当”以“崇高追求”为精神导向,更依靠“务实作风”和“政治立场”作支撑;“政治立场”是坚持“崇高追求”的内在要求,更需要“务实作风”和“实践担当”在现实中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追求事物共性精神的特质。如儒家在价值观、人论等方面、道家在本体论、辩证法思维等方面都明显表现出对共性精神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对“合”、“同”、“通”等范畴的追求也是对共性精神的追求;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也反映出对共性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一、还诗以声予诗以美诗是美的。人们常用“诗情画意”来形容和描绘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事物。同时诗又是可以歌唱的,故称诗歌。诗歌是伴随着音乐而产生的。它是语言的艺术又具有音乐的节奏,还追求和谐悦耳的旋律,它不仅具有形象之美又蕴含声音之美。它给人以美的思想、美的意境、美的情操,美的教化。在文学的品类中,诗可以说是最精粹的。诗人艾青说:“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烁”。还说:“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又说:“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亚洲建筑师走廊”环境及建筑的体验,结合建筑师的创作进行分析、反思,进而探讨理想的个性化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区环境景观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建造,一味追求优美的花园场景,却忽视了人的行为要素和心理需求——“合理不合情”的问题。具体则表现在居住区内缺乏应有的识别性和归属感,只有单调的空间而没有富有人情味的场所等方面,使居住区内难以形成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社区文化。对此,文章提出应从强化环境认知和促进社会行为两方面出发营造景观,即体现具有鲜明特征的地方文化精神和营造大量契合居民行为心理的活动场所,从而建设积极向上、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生活家园,深层次体现“以人为本”,即对人精神层面的关怀。  相似文献   

18.
空间在居住区环境中,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要创设能使人感到舒适的环境,就必须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理性分析,按功能需要把道路、绿化、各种配套功能进行合理的布置。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空间元素,追求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充分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其时代价值就在于它具有支撑条件、行为准则、时代内涵和精神品格。以铁道兵为背景的高职院校,基于铁道兵精神建设高职教育文化,是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科学性和理论基础。建设高职教育文化,要满足新时期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皇冠的话,那么别致的建筑装饰就是皇冠上的一颗夺目的钻石。山西省灵石县的王家大院以著名的“三雕”闻名于世,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美的雕刻技艺、高品位的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给人类展示了王家主人的品味和生活情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了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意志和决心,给后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