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言者意向的表达和听者意会的生成一直是语用学研究所关注的中心议题。话语意义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发于言者意向却归于听者意会的过程。在具体交际语境中,无论前者的表达,还是后者的生成,它们都是基于交际者的语用所能和语用所愿完成的,交际双方在语用能愿方面潜存的互不匹配性直接导致了听者意会对言者意向的偏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和"怎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什么"和"怎样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核心问题.在"化什么"的问题上要提出具体化的内容设计,按照"要精要管用"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文本选择工作,做到明确标准,有所选择,突出重点,列出"菜单";在"怎样化"的问题上要转变思维方式,变以往的"灌输"为"传播",大胆借鉴文学传播、文化传播、新闻传播、影视传播等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实现传播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从意会知识与言传知识及其转换载体——BA(场所)和道(境界)、两类知识的转化方式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与比较野中郁次郎与庄子意会核心思想,基于此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应取创造为核心的实践之道。  相似文献   

4.
诠释法律的语言工具及其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晖 《文史哲》2004,(5):147-155
语言是诠释法律的最基本工具,与其他诠释工具相比,语言具有霸权主义特点。以语言诠释法律是通过"说"来完成的,体现出了法律诠释的大众化情节。语言是认知对象的客观规定性和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一种契通方式,通过语言诠释法律存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趋向。以语言诠释法律的效力是指语言解释法律的可能性问题,它存在于法律文本、解释者和听者(读者)三方,以及法律文本和解释者、解释者和听者(读者)这两组关系中。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含混性以及人的意识的有限性,产生了语言诠释法律的无效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竹群 《东南学术》2011,(6):291-298
理解以现象学解释学的本质诠释了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学习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游戏和文本学习构成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语言游戏由于本身无法对过去进行复活和居有,因此限制了语言学习对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构建。而文本学习以先天具有的"解释学循环"的理解结构承诺了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可能性。语言学习不但在于理解语言的意义,更在于通过理解语言的意义来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以发展的历史视阈获得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的理解是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英国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明确提出"缄默知识"这一概念,他指出显性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表示出来,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之中,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尚未被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就知识的个人性、默会性和寄托而言,中医知识的大部分完全符合波兰尼关于缄默知识的标准。"医者意也",可以说,中医的知识特征就包含了大量"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缄默知识。这种特性凸显了中医领域中掌握独特的个体性的"缄默知识人才"的重要性,针对中医的缄默知识的特征,在教育上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缄默知识的传承,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运用David Herman的话语心理模型阐释小说叙事文本,为"讲故事"话语实践寻找理论支点.文章以约瑟夫·康拉德的<青春>为文本,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了该模型如何提供一个认知维度来帮助读者完成文本意义的解读,即阐述了人物定位过程与人物身份的建构,以及它与叙事视角的联系;大脑意识的身体化过程揭示了语言是如何表征叙事进程;大脑的意识散播性将个体之间抽象的思维情景化、社会化,从而展示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情感话语的出现为丰富故事的主题甚至为文学类型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所谓"特质"对于考察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理解人物冲突有着建设性的作用.这种互动的认知过程对于叙事文本意义的建构和解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研究,虽然把握到实践概念,但存在人的生命本性研究维度的缺失.西方传统哲学"科学观点"与"神学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割裂了人性的思维方式,无法实现对人与世界的真实理解.马克思从人的自身根源,以否定性统一的"实践观点"去理解人及其对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符合"人之本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变革了西方传统哲学对人与世界的极端化理解模式,实现了在传统哲学理论中割裂的人性的统一.马克思在思维方式上的此种变革,也是当代中国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未来的重要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国外几乎同时出现了"走向文化诗学"和"走向文本社会学"两种理论主张.两者的提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旨趣,但不同点也是明显的.前者以文化为纽带,主张视界融合的跨学科研究,对文学文本内和文学文本外进行双向探索;论旨明确,但缺乏技术方法的明晰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后者以语言为中介,主张通过对文本语义、句法和叙述的精细解读,揭示语言向意识形态的推论过程,从而寻找出"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可验证的关系,在技术层面表现出方法的明确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两种理论在国内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文艺理论发展史表明:新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只有走向辩证综合、多元共存,才能应对现实问题的多样性、交叉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从"述而不作"看中国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哲学诠释学所指出的,理解是人之基本的存在方式.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之所以出现不尽相同的理解形态,又与各文化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同的精神特质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拟从孔子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述而不作"的叙述传统入手,从一个侧面对中国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秦晖 《人文杂志》2006,(5):37-45
孟子"辟杨墨"在先秦思想史上很著名,也是理解儒家定位的一个重要坐标.但是<孟子>文本中的"杨近墨远"倾向却引起后世的许多歧见.笔者将此事置于"周秦之变"的社会背景中,参考各家解说,认为这场思想冲突的实质是当时社会变迁所涉及的最根本性的问题即权利问题.孟子辟杨墨,并非是要在杨、墨之间搞折中.对"拔一毛"之权属谁的问题,古儒的主张是个人及"天下"皆非本,即在权利问题上既反对个人主义也反对大共同体主义.这与郭店儒书中所谓"为父绝君"的说法一样,体现了古儒的小共同体本位政治观.把这种观念褒为"天下主义"、或者贬为"特殊主义"都是不对的.应该说孟、杨、墨都提出了一套普世性的伦理规则,就此而言他们都有所谓"天下主义"情结,但是三种规则彼此冲突.而古儒的小共同体主义与杨朱个人主义的距离相对较近,与墨翟及后来的法家两种大共同体主义的距离更远.理解这一点对认识中国传统后来的发展及当代的转型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强 《北方论丛》2010,(3):140-143
《肇论》研究中的种种争论根源于对"宗教"与"哲学"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从魏晋时期佛教的发展与玄佛关系、僧肇本人的学术经历与思想发展、《肇论》文本及后世影响等三方面来把握《肇论》的宗教性与哲学性,能够实现对《肇论》的整体性理解。《肇论》中的"宗教"与"哲学"共同支撑起僧肇的佛学理论体系,直接反映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也促使我们反思当前学术研究中的西方模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理解是文本信息与读者已有的图式背景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影响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激活学生已有的旧图式并引导学生创建新图式.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艺术形式"陌生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丽 《中州学刊》2005,(4):244-246
"陌生化"是文学创造中制造心理距离、把距离推远的一种艺术处理,其核心是不断翻新文学语言和形式:利用修辞手段,使话语脱离实用的语言常规而变得新奇,造成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更新审美主体的经验;用完美的结构,反常的文学样式消解文本的前在形式与主体潜在的思维结构,让主体的审美知觉亢奋性唤醒,从而获得独特、陌生的文本经验和符号体验.  相似文献   

15.
解构"人权":马克思、福柯与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喜 《学术研究》2001,1(9):19-24
本文以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作理解背景,主要通过马克思、福柯及自由主义之间的互读,指明"人权宣言"中的"人权"及"人",按其认识基础来说,正是一种"分离主义"的理解.这从逻辑和人的行为取向所要求上都与政治解放过程的完成相冲突.马克思对政治解放"限度"的理解,可互读于福柯对"知识、学术、理论同真实历史"之间背反关系的揭示.但是,马克思毕竟无法坐实在解构主义中,诉诸于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乃是马克思解构"人权"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周文美  周文娟 《阴山学刊》2009,22(1):117-121
听力理解是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往往借助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交互作用来处理输入的信息。图式理论将听力理解的过程解释为听者大脑中固有的图式与输入的言语信息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注重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激活学生的已有图示,建立新图示,增强学生的理解性输入。  相似文献   

17.
"德"与"言"——儒家言语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言语观始终围绕言语与道德的关系展开.认为言语的价值不只是在传达言者的思想,而在展现言者的德性;"知言"即是"知德".这导致儒家言语观充满了道德实践精神,反感于纯粹的语言分析,而注重言语表达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研究:"历史科学"化,还是"马克思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建构具有当代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科学化等同于"马克思学"化的片面理解,它根源于一系列认识上的误区:在理论界域上将"马克思学"等同于或主要限定为"文献学考证";在理论范式上将"马克思学"看成是超越意识形态的真正科学研究类型;在理论旨趣上将"马克思学"看成是同各种"马克思主义研究"根本不同的纯学术研究.走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苏联模式"的显性意识形态,决不能走入"马克思学"的隐性意识形态,而只能"历史科学"化.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文献学考证、文本学解读、思想史诠释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三是思想史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语式为文本由叙述方式的运用而构成的形态模式, "三言"的叙事法基本上是以一事为枢,串联多事,记人一生的"纪传体",故事多曲折而且完整,体现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传统;<十日谈>却没有承接西方叙事文学在史诗、戏剧、长篇小说形成的塑造性格的语式传统,大部分文本是只叙一事,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叙述时间和故事发生时间都比较集中,篇幅不长.语言形式与语体变化的意义并不是只局限于语言学、文体学本身.它实际上更多地含带着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观念方面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文学文本的理解上,"读者至上论"和接近"作者原意"论都存在缺陷.要解决文本理解中的困扰,准确把握文学文本的"真意",就必须理清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