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所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一个方面。它所讲的“结合”是相互的,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也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途径和方法,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和论证,这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在新世纪开始不久的时候,认真回顾与审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评述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沿问题,展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体现;加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辨证发展问题,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深化了我们对实事求是观点、生产力观点、群众观点、矛盾观点、质量互变规律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认识,这不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改造和创新,而且显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活力和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推进过程中,有三个"内在性"关系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理论逻辑上是一种蕴含或总体同一的关系,在缘起、层次、功能、表现等方面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具体差别,二者的实践基础是共同的,实质都在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本的方面都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逻辑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它世界(化)哲学一样,都存在一个根源于语言和文化形式差别的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产生的实质根源在于实践,本质上不是一个"语言问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关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形式上看似有历史和文化上的对立,但在超越西方现代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等实质方面则可以走向统一与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的直接理论资源.对以上三个"内在性"关系的理解,最根本的还是要把握其实质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和方法的原则性问题: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三是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一书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点,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点上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体风貌,真实切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6.
百年探索史、奋斗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其背后蕴含历史、现实与理论的深刻逻辑必然性:它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光辉传统予以承继的历史必然;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哲学思维有效化解改革发展问题的现实必然;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前提与方法论意义,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持久的指导作用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必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是否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何实现则决定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基本精神是否会流失,是否会教条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前者更为根本,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延伸,两者相互联系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一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争论、怀疑、困惑、误解和错误结论都因此一问题所引发,一切相关的研究也只有在这一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之基础上才可以顺利进行.本文对这一基本问题的界定是否合理及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均给出了初步的答案;在所提的历史、比较、个案和解释学四种研究方法中,认为解释学似更为恰切.  相似文献   

8.
当前,关于民主问题的研究,要注重弄清楚国体和政体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时期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主要是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中国化三个视角来进行探讨的。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反思方面,仍有若干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变化最剧烈的一百年.我们说:"哲学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先导".因此二十世纪中国所经历的政治上的风云激荡,必然是有着哲学的革命为先导的.冯契先生说:"达尔文进化论的输入标志着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开始,西方哲学传到中国来,真正发生了重大影响的是两种哲学: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进化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讨论这两个对中国真正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就变得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了.本文正是想以李大钊由进化论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为个案,对进化论思想传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进行一个梳理,进而力图就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实践命题,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传入中国之后,便实际地开始了“中国化”的实践。作为一个理论的命题,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和机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才能中国化?“中国化”必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化概括;“中国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化”必须批判地吸取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合理成分;“中国化”必须总结现代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毛泽东曾强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就必须“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并“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联、发展逻辑和未来走向,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构当代中国新文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具体地说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实化、大众化、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也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和传播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它的现实性,它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以往的哲学从本质上讲都是"形而上学",都是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表现为"世界之外的遐想",在语言上深奥难懂。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大众哲学,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实现"改变世界"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过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仅在传播形式上要通俗化,更重要的是内容上要中国化和现实化。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启了范式创新与转换的全面探讨阶段。研究范式的路径与形态的协同创新与当代课题的深度探索也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课题。与此同时,哲学范式的概念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典范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中国化和新形态建构的三位一体等问题,日益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也是下一步亟需开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难以绕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批判和重构现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历史维度。“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构现代性的理论创新。探索现代性新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宗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问世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历史价值是对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新贡献。它证明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对现代世界本质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它增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当代视野的中心点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论王东在跨世纪的历史交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何处去?这是摆在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是一篇学术性与现实性兼具的好文...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的新课题,因而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中进行研究。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断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我们不能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范式,而必须转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的转换必然带来新材料的发现、研究视角的更新和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这一系列的新研究无疑会打开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中国当下的实践和未来发展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这些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刊发的一组论文,着重探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范式、新材料、新视角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跨世纪的历史交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何处去?这是摆在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是一篇学术性与现实性兼具的好文章。它以其醒目的标题,直接触及了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武汉大学是我国一所相当重要的综合性大学,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李达曾经长期在这里担任校长,开创了这所大学注重哲学发展的优秀传统,使之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之一。因而,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北京大学哲学系黄楠森等著名学者、北京哲学界乃至于全国许多哲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呈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特征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哲学讨论引起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追求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其目的特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化的主题特征;党的领导集体与人民群众主体互动鲜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特征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