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概念,而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文明互鉴视域下理解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能够深刻领悟文明互鉴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力、以文明互鉴为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的内在联系。文明互鉴既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原则,又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文明互鉴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力,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文明互鉴为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五方面实现了对西方文明的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有助于打破隔阂和偏见、维护文化多元性以及推动全世界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2.
兼善天下、担当作为的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新文明理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吸收借鉴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总结中国共产党文明交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回应国际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诉求,深刻阐述文明的本质属性、剖析文明交往应遵循的原则、探寻文明发展动力,批判并超越旧的西方文明观。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凝聚起世界文明发展的共识,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茜 《社科纵横》2024,(1):11-1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确立和系统阐述,为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内涵,认真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价值开辟的广阔前景,以互学互鉴为践行路径,以合作共赢为价值取向,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文明交流中增进各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汇聚力量,为人类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构筑坚实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4.
李丽红 《探求》2023,(1):25-34
当今生态文明话语认知存在差异,亟待建构一种最可被广泛接受的话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和谐共生话语,源于历史的深厚积淀、理论的高度自觉和实践的总结省思,主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统筹兼顾,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一体发展,遵循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相得益彰,注重平等多元、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珠联璧合,分别从战略重点、发展模式、方法论、胸怀格局等维度实现了对西方生态主义话语的超越,有助于突破西方生态强化话语挤压,有助于消融当前世界生态主义话语差异,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对话、互鉴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于小植 《学习与探索》2023,(12):137-144+2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本组笔谈试图探讨新时代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式、理念更新与实践探索,以期立足于新的文化使命,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理论创新、叙事创新、实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拓展高水平文化交流与文明交融,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张靖 《学习与探索》2023,(12):151-157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本组笔谈试图探讨新时代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式、理念更新与实践探索,以期立足于新的文化使命,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理论创新、叙事创新、实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拓展高水平文化交流与文明交融,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雷亚平 《学习与探索》2023,(12):144-151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为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本组笔谈试图探讨新时代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式、理念更新与实践探索,以期立足于新的文化使命,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理论创新、叙事创新、实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拓展高水平文化交流与文明交融,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何小民 《社科纵横》2010,25(11):24-27,30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本"原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和客观必然。引发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类自身,而解决这种危机的关键仍在于人类自身,并且解决危机的目的仍在于人类自身。人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人的需要和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目的,人的需要和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尺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党中央要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文化是中国最为重要和影响深远的文化之一。通过影像传播,可以将黄河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  相似文献   

10.
山林与社会     
渠敬东 《社会》2023,43(2):1-17
社会存于人世间,也存于人世外。任何一个文明体的存在,都需要拥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世界。中国文明始终以政统和道统的双重体系而发展,而山林文化系统则是承载道统的本体构造。这个理想的世界将一种恒久的精神力和神圣性注入人的心灵之中,成为了道统的依存之所。山林文化系统形成于魏晋隋唐时期。佛道二教对于士大夫内在精神的培植,创造性地将孔子思想中的隐逸观与老庄哲学中的自然观结合起来,中国文明由此进入了一个以诗文书画为载体而传承、守持和弘扬道统的时代。山林文化系统始终与人世间、王朝政治以及天下图景保持多重和多形态的互动。关于山林与社会的讨论,意在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给出另一种文明意义上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11.
文明及生态文明并非在人类产生之前或与人类一同产生,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长期以来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消极后果经过认真思索并为之付出了惨重代价的结果;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深刻的历史反省。就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而言,并非独立于其他文明之外,而是以其他文明为基础,渗透于其他文明之中。就它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关系而言,并非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下一个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指的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内在地蕴涵着生态文明的要求,同时生态文明的现实发展也需要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与推动,两者的内在关联具有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实批判中,还体现在两者均指向人的发展和价值追求上。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9,(12):40-46
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和乡村变迁的特殊性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把握二者的互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路径选择。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例,探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三种互动逻辑:一是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的方向并成为其核心内涵,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外在动力特别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性功能;二是生态文明界定乡村振兴的底线并提供动力支撑,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组织动力和文化动力)特别是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公共政策的规制性功能;三是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维度分析二者的内在互嵌机理,需要依托乡村振兴的内外聚合动力实现协同治理,通过对人与自然、市场、社会关系的协调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向新型农牧村社区演进的可持续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人类原本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当人类还处在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还没有从自然界中提升与分离出来时,不可能有文明现象的产生,只是随着工业与艺术的产生人们开始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物品的时候,人类的历史才由史前史转变为文明史。因此,文明的底蕴不意味着对自然状态的适应与保护,而意味着对自然状态的一种游离。文明与文化具有同源性,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产物,都具有历史的性质。而一切具有历史性质的东西都存在着比较与区分的可能和必要。文明和文化一样也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区分。文明作为一种历史产物,它的生成与发展也是有条件的,文明的发展必须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适应,与人类自身的真实需求相适应,否则就会发生文明过度的问题即文明异化。文明的过度发展不仅不具有积极意义,反而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人民自我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与中国历史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力量的呈现,另一方面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客观必然,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性与合规律性逻辑的实践性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个别偶然的历史事件,是对世界现代化旧模式的超越,蕴涵着深邃的哲学范畴逻辑,在价值论上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单极与独断,在历史观上创新了世界历史交往和文明交流互鉴原则,在认识论上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16.
李震岗 《社科纵横》2003,18(6):18-19
生活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与文明发展道路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必须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精神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努力开创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道德体现的是人口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文明体现的是物质生产中人对自然改造的标志性成果,科学技术是文明的核心和标志.道德维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文明既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实现道德与文明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条件.道德与文明的冲突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因而必须深入分析道德、文明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探寻社会发展中道德与文明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在实现道德与文明和谐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的发展、道德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顺应自然,注重人的文明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要求进行社会再生产,把传统的机器大工业下高碳、线性的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通过科学发展,满足人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主义分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两个范畴,前者盲目强调人的主体价值,片面认识及夸大人的主体能动性,忽视自然对于人类的先在性及其客观规律,奴役与盘剥自然,最终导致人类面临诸多的生态危机与社会危机;后者尊重人类生存及发展权的绝对性,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及环境承载力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时前者的扬弃.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和文明发展模式的巨大进步.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文明都以人为本,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都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符合科学发展观,它们在本质上具有内在同一性.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10):46-51
为了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潮流,更好地实现"走出去"的目的,尽快实现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于是我国提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战略,尽管面对着巨大的外部挑战和威胁,但是在四五年的时间里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沿线各国的平等合作,各种文化和文明之间必然要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要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互学互鉴,从而顺利持续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早日实现国际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