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也逐渐成为了科学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这一趋势也促进了人工智能与其他诸领域的比较及融合。文学达尔文主义是西方学术界近些年新兴的一个批评流派,主要以达尔文主义为基本阐释框架,从进化生物学及科学的角度阐释文学作品。文学达尔文主义自诞生之日起,也受到了多方的质疑与批评。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的前景及特点,旨在进一步例证文学达尔文主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95-99
"否定"是一种颠覆常规的方法,根本目的是激发人们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进而审视当下的生存状态。阿多诺主张文学应采用"否定"的语言和形式反抗外在的异化和媚俗。现代派文学是他赞赏并讨论最多的对象。后现代主义文学延续了反异化这一脉络并采取了更激进的"否定"方式。从叙述者的位置和语言游戏两个角度探讨阿多诺的文学思想,不仅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其一脉相承的轨迹,而且能挖掘出这种传承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4.
此文以20世纪60年代西尔伯曼与阿多诺之间的争论为中心,讨论文学社会学中两个重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思想。西尔伯曼的社会学立场把文学社会学看做特殊社会学;阿多诺在评价艺术作品的社会性时,则强调辩证地看其“社会性偏离”与自律的程度。“西-阿之争”不仅对当时文学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至关紧要,而且一直还在为难文学社会学的定义和学科归属。对于文学社会学的地位、任务及其研究范围,国际学界迄今未能取得共识。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探讨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社会学的关系,并视文学社会学为文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学以语言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存在方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语言具有与文学存在与否攸关的重要地位。而文学所使用的语言与社会通用的日常生活语言并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都是同样的语言。但日常语言进入文学以后,就与原来的现实失去直接的指称性、陈述性关系,而成为受文学自身审美活动机制支配的诗意的话语。  相似文献   

6.
7.
邓心强 《新疆社会科学》2022,(5):139-149+180
近年来,人工智能文学在国内乃至全球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文学存在形态,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段与形式美感,对传统文艺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目前,学界对人工智能文学褒贬不一。人工智能是时代的主流趋势,展现了新兴科技的威力,也引发了系列问题。人工智能在情感、价值、想象方面亦具限度,很难赋予文艺个性与风格,逻辑的混乱和审美过程的阙如亦成为其发展瓶颈。它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取向,促使文学大众化、审美生活化。但是,人工智能文学要主导艺术场域之规则,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工智能创作所取得的成果,正逐步凿破“人机界限”,这不仅为文坛带来了空前的危机感,也引发了诸多以人工智能创作合法性为中心的论战。但细究之下,这些争论多数却成为一种立场的偏执与抉择,反而遮蔽了不同技术朝向下人工智能与人类文学关系这一真正根源性的问题。当人类迈入与信息技术关联更为密切的“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创作的存在与应用既成广泛现实,则人文知识界理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人工智能“类人化”发展的单一标准,也应摆脱“弗兰肯斯坦式”的盲目惊惶,转而充分利用其技术力量,对当下文学状态进行清理与革新,促成人类创作的优势巩固和有效转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包括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对私人资本的批判,还包括对官僚资本的批判;不仅包括对国内资本主义的批判,还包括对国际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有经济批判,还有政治批判和道德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的三重批判.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谓词逻辑在人工智能科学中应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谓词逻辑是人工智能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理论基础,从计算机系统理想化知识表达法的要求来看,谓词逻辑表达法在人工智能科学应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但由于受形式逻辑本身表达范围的影响,它在表达知识的水平和能力上又存在一些局限,而这正是我们应进一步探讨以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于1969年的去世具有某种划时代的象征意义,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悖论:社会批判理论应该如何介入现实的实践而同时保留其理性品格,大学教育应该如何联系现实的社会而同时保留其独立性,哲学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存在而能不是去其形而上的基础和目的。这些问题均可以追溯到古典时代,尤其是1800年前后的哲学和教育的问题域之中,且并不因为各种划时代的努力而失去其现实性,唯有在基本的哲学问题上获得进展,才有望接近这些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相似文献   

17.
18.
朱爱莲 《中州学刊》2012,(4):174-177
"80后"文学文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其语言上的表现和追求。他们冲破了传统文本的标准化、集体化模式,颠覆和重构了文学语言的表征,形成了自己青春时尚、自由混搭、奇特丰富的语言模式,体现了对极致的形式美的追求。阅读他们的文本,或者忧伤,或者诗意,或者低沉,或者煽情,或者幽默,或者尖锐,或者沧桑,或者时尚。总之,众声喧哗,各具特色,灵动张扬,充满激情和才情。上述这些突出特征成为他们的文学文本畅销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高玉 《江苏社会科学》2006,9(3):204-210
语言具有三个维度:工具性;思想本体性;诗性。相应地,文学语言学研究也有三种路向:在语言形式上研究文学;在思想本体上研究文学的思想内涵;在诗性的层面上研究文学的“文学性”。在当今文学研究中,对语言的诗性和从语言诗性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文学研究是一种审美解放,其使命在于运用文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来论证文学对人类解放的意义,指明"解放"的必然路径,树立实现"解放"的宏伟目标,描摹审美解放所能抵达的理想状态,并通过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来完成"解放"。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寻找某种永恒、有效的模式,希望以此解决一切文学问题,获得审美的解放和自由,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变革""进步"和"创新",最终可能导致虚无主义。边界意识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及其元意识的反驳中显现,是一种新的哲学意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文学研究的边界意识在宏观上可以分为语言层面、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在微观上包括政治边界、经济边界、社会边界和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