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贤娇  彭富强 《创新》2023,(4):49-59
资本逻辑源于资本的不断扩张,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逻辑和资本的无限增殖本性,是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在传统的物质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基础上,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越来越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出现了新的资本形态,即数字资本。数字资本正加速与数字技术“共谋”,以资本逻辑的形式,实现支配世界的目的。数字资本相对于其他形态的资本,资本逻辑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追求剩余价值、压榨和剥削劳动者的本质并没有变。数字资本逻辑对社会发展仍然存在“文明”与“野蛮”的双重效应。面对数字资本逻辑,中国应该以人本逻辑统摄数字资本逻辑,规范和引导数字资本在中国的发展,加快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崔健  李真真 《学术交流》2022,(5):5-17+191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信息技术的高歌猛进,由客观“实在”所构筑的“实体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正被置换成由“数字虚体”架构的“赛博空间”,由数字信息技术与资本共同孕育的数字资本主义降临于时代之野。在资本新的“代理人”数据平台的控制性、支配性话语体系之下,本应作为中立性存在的数字“虚体”,被饕餮的资本所吞噬,演绎出数字化衰退、数字霸权、数字垄断、数字劳动异化等发展迷局。立足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基点、洞察数字资本主义实质、破除数字资本主义迷局、超越数字资本主义限度,对探究符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形势与数字化时代趋势的新型数字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工业4.0时代,数字劳动已跃升为一种重要的劳动方式,但数字劳动者的活劳动却被各种平台和数字资本所充分吸纳,产生了新型异化,研究发现,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数字劳动者裂变为数字孪生体,其生产的“一般数据”被各种数字化平台所窃取,成为无酬性的“产消者”;其二,数字劳动者的情感劳动和情绪劳动,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和具有高附加值的劳动方式之一,但却与自身发生了新的疏离;其三,数字资本成为新的“普照的光”,它不仅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重要牵引,也完成了对数字劳动者的形式吸纳和实质吸纳,实现了对数字劳动者更为深度的盘剥。  相似文献   

4.
关于数字资本时代的平台劳动过程研究,既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观照数字劳动过程中资本“技术化”控制趋势以及“边缘化”剥削格局的演化进程,又不应忽视对数字劳动过程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进路。充分辨识和把握数字资本时代劳动过程涌现出的丰富“技治”现象,不但可以深化对资本与技术联姻后生产关系的一般认知,而且有利于揭示其算法技术背景下隐藏的资本剥削与操控真相,尤其是平台劳动过程映射出“数字工厂”和“数字泰勒主义”的不谋而“合”,使数字平台经济被悄然植入“灵活性”等虚假性意识形态因素。同时,算法“被”进化出操控劳动过程的主体性,使人类沦为给这种“主体”提供学习与升级的工具性客体,成了“数字泰勒主义”不断寄生与布展的对象性存在,最终平台劳动者沦为算法系统进化完善所支配和操纵的“数字僵尸”。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数字经济的定义、本质及特点”“数字经济的功能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策略”四个核心问题,认为数字经济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其狭义维度概括为基于数字要素的经济活动,从其广义维度概括为由于数字要素而得以显著增强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数据资源,这构成了其本质属性,其特征主要有高成长性、高融合性、高互通性、高流动性。数字经济具有推动时代变革、结构变革和社会变革的作用。数字经济具有以下发展趋势: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加快推进数据资产化进程和推动形成数字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策略包括: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合理流动、促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数字博弈背景下,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符合中国当前内部完善治理需求和外部应对“规锁”挑战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处理好国内数据治理法规与DEPA对接的问题,并以此优化中国数据治理体系,将是未来理论与实践研究上的重点。DEPA在数据跨境流动规制方面采取了“原则+例外”的规制标准,其例外情形体现了比例原则之目的合法、手段合理和手段适度的内涵,确立了平衡“自由流动”与“安全发展”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与DEPA数据跨境流动规制对接上,中国数据本地化存储政策在适度性方面仍可能存在与之不相容的风险。中国应以DEPA标准为参照,以比例原则为指引,有序落实执法制度和配套机制以保障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优化数据本地化措施的适度性,驱动数据跨境流动体系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7.
数字资本主义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占领,形成以数据为基础、数字平台为中介的新式剥削手段,在数字资本主义的运行框架下,人们的交往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变。数字资本通过对数字平台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再塑造出的影像集合,形成了数字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数字景观,它隐含了在直接暴力之外实施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操控秩序,其运行模式遮蔽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社会关系,实现了数字资本的无规制泛用。然而,这种数字景观是对资本无限扩张的控制秩序的粉饰,本质上仍停留在资本无限增殖的逻辑之中,其发展形式并未超脱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披露。因此,对数字景观秩序的批判仍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解蔽数字资本主义繁荣假象下的剥削本质,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数字经济及其子系统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对全国及四大区域各系统耦合水平发展态势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我国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前者普遍低于后者的水平,数字产业化水平低于产业数字化水平;第二,二系统、三系统耦合度逐年递增,但绝对水平较低,且前者高于后者;两类耦合度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差异较大;第三,在耦合水平方面,“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最高,“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次之,“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最低。由此,在全面认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匹配现状的基础上,为促进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更加融合适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键 《国外社会科学》2023,(2):88-101+245
肇始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全球化以传统经济要素的全球流动为内容,它与当下以数据流动为内容的数字全球化大相径庭。当下的数字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而且技术不是助推力,而是一种牵引力;而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的动力更多的是资本欲望,技术和分工只是一种助推力。数字全球化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的资本—利润单向式流动的展开方式,而形成了技术与数据流营造的多元、共赢、包容式展开方式。数字全球化以无形或虚拟的形式在全球展开;而且技术和数据还不断对数字全球化赋能,使之不断获得全球展开的加速度。然而,“数字鸿沟”和数据流必然引发全新的安全问题,而数据监控和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又可能导致数字全球化陷入数据流的闭环系统。这样的闭环系统与全球化的开放系统是相悖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数字全球化的衰竭。人们很少感知这样的风险,但在技术异化之下这种风险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是数字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硬实力方面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家战略实力,在软实力方面影响国际规则和秩序,从而对国际政治产生影响。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规则已经成为中美竞争的焦点之一,两国都希望在国际上拓展本国政策的影响范围。本文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着重梳理了两国跨境数据流动政策的演进历程和特征,认为中美两国对国家安全和商业利益的不同侧重、数据本地化措施背后的数据主权原则与数据自由流动政策背后的数字霸权是中美两国跨境数据流动政策的主要分歧。这种分歧是两国各自数字实力、认知理念和地缘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美国放弃霸权之前,中美在此议题上的竞争只会加剧。因此中国要在国内加强科技和产业体系建设,完善跨境数据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在国际上培育国际动员能力,推动建设数字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按生产要素密集度对工业进行分类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析资本主义国家按生产要素密集度对工业进行分类的各种指标和统计方法,并对我国如何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指标提出初步的看法和设想,以供制定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参考。全文包括四部分:一、阐述按生产要素密集度对工业进行分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评价资本主义国家衡量劳动—资本密集度的各种指标,阐明这些指标只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正是国际间进行相对比较的方法论基础;三、阐述资本主义国家关于技术密集的各种观点和有关国际组织对于“研究与开发”所下的定义,并对西方国家衡量技术密集度的各种指标作了评论;四、对于我国如何建立按生产要素密集度对工业进行分类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提出粗略的设想,并对上海工业各行业的要素密集度进行了初步的试算。  相似文献   

12.
数据交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数据作为一种信用品,其交易在理论上涉及溯源、价值认定、使用控制、隐私保护、建立信任等诸多难题,在实践中通过建立集中式机构交易数据也具有相当挑战。当前,我国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同我国数字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部分源于以交易所为主要载体的组织形式,同多数数据需求实时高频定制的特点不相适应。从数据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创新数据要素交易机制,需要引入数据经纪人制度。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数据经纪人聚合多来源信息,链接数据供应商和消费者,极大减轻了查找、获取和集成数据的障碍,在融通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价值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故此,应立足于我国数据交易市场实际,通过推行数据经纪人注册制、建立分类监管机制、构建规范的数据源获取与追溯制度、逐步开放公共数据接口等,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经纪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伴随数字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间的数字治理鸿沟日益加深,以数字平台为主的私营主体逐渐成为跨境数据治理体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性数据合作受阻的背景之下,部分国家逐渐转向区域治理、双边治理甚至单边治理。这对跨境数据治理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表现在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的理念更新,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的主体赋能,从自由流动到数据主权的原则设定,从域内管辖到长臂管辖的模式转变,以及由单一转向多样碎片的规则构建。未来我国应立足于数据主权原则,平衡数据保护和数据流动的立场,兼顾国家安全与隐私保护理念,探索政府与私营部门共治格局,打造我国数据法域外效力之“矛”,构筑阻断外国数据法在我国适用之“盾”,推动构建多边和诸边的跨境数据治理规则,构建“攻防兼备”的跨境数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谈谈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国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前,我们在理论上把按劳分配作为唯一的分配原则,反对一切非按劳分配的方式。为什么会把一切非投劳分配的方式排斥在外呢?这和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教条式理解、不完整理解、甚至误解有关。按照(资本论)的分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新创造的价值,即社会总产品价值中扣除补偿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之后的…  相似文献   

15.
吴可为 《浙江学刊》2002,(4):95-101
“所缘缘”是佛教哲学中有关认识论和因果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相当于“认识的对象”之义。因果论是佛教哲学中极为复杂的基础性理论,认识论分析又正是特别为大乘唯识学所重视而别异于其它佛教派别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认识论和因果论之交叉论题的“所缘缘”对于唯识学的意义自是不言自明。实际上,对“所缘缘”的分析正是唯识学成立“境不离识”这一主旨的一条重要思路。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大乘唯识学的认识论、真理观以及与此密切联系的存在论。本文对“所缘缘”这一现代研究中有歧解的概念作了意义上的澄清,并重点分析了亲疏所缘缘的区别以显明唯识哲学对常态经验中的直觉即感觉对象之外在性的独特解释。  相似文献   

16.
性质和特点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而特点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从性质和特点的定义来看,可以称之为“性质”的东西,如果不具有“独特的”特征的话,它依然不可以称为“特点”。我们的很多文章模糊了这两个概念,像林泽龙在《研究课程思想明确语文性质》(《中学语文教学》 2000年第 5期)一文中的许多概括,实际上不是“特点”,而是“性质”。对某一个学科做出“特点”的总结,至少要把握两点:( 1)必须依据学科的性质。如果说“性质”是一种根本属性的话,那么“特点”应当…  相似文献   

17.
陈贝  闫瑞娜 《探求》2013,(5):98-103
生产要素是指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原料、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效益.本文基于对广州市500多家工业企业的专题调查,分析2010年以来工业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情况及其成因,剖析各类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广州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数字全球化是继通信、网络全球化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一个以“数字全球流动”为基础的新阶段。与此前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以“时空融合”为目标不同,数字全球化主要把“时空透明”作为目标,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数字化和精准化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推动数字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动力,但这些直接动力以民族国家的政治特性、资本的利润追求、科学知识的反思性等深层动力为基础。数字全球化具有“乘数效应”,它给人类追求社会进步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带来“数字泰勒主义”“新穷人”等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作为一个描述人类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相互融合的用语,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1944年,由美国人首先使用。80年代中期出现“全球化”一词时,在很多人看来,说的是世界经济更加一体化。因为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经济要素跨国流动的过程,注意到这一过程对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全球化变成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有时被当成“全球化”的同义语。 全球化指的是在货币、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上海工业行业要素密集度测算与产业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算工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并依据此进行产业分类,有助于了解各行业所含生产要素的比例,有助于分析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本文测算了上海“六·五”期间工业行业的技术密集度、劳动与资本密集度。在这基础上,本文应用作者过去的研究成果,将产业划分成四种类型,即技术资本密集型、非技术资本密集型、非技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劳动密集型,并就推广应用该分类方法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