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如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当下及未来生态乡村建设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互构作为分析框架,对南京市竹镇生态崛起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化”的双向互构是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生态产业化”是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生态资源培育、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四个关键环节;“产业生态化”则是将环境减排和资源减量等生态思维应用到产业发展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间资源共享、绿色技术运用等多元途径实现。“两化”价值互享、功能互通,实现“两化”互构不仅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机制的支持。本文对“两化”互构的逻辑关系、行动策略和实现机制的提炼突破了既有的理论阐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态乡村建设研究中理论分析的不足。未来研究中,不同类型乡村的生态发展路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借鉴资本循环过程中的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及销售阶段,结合生态产品自身的特殊属性,将生态产品价值运行机制分解为生态资源资产化的准备阶段、生态资产资本化的购买阶段、生态资本产品化的生产阶段以及生态产品货币化的销售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识别各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构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效运行。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运行各阶段的关键问题依次是生态资源的顺畅交易、资本的有效投入、生态产品的可交易性和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据此,提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权利束细分以及生态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等完善生态资源流通基础;通过税收和信用贷款优惠、发行生态股票等方式激励市场主体参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创新“生态+”产业模式、引入高级人才与管理手段,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属性;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修正生态产品的外部性和市场交易失灵等保障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最终,构建起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市场运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经济的资源观出发,基于准公共产品的运营规律,旅游资源的资本化可以全面盘活旅游资源的各类价值,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市场运行应以培育旅游生态资源的各类交易平台为先导,并在建立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中介组织、构筑旅游资源损益补偿机制和旅游资源产权的制度安排诸方面进行联动。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源于经济学、法学、生态学、伦理学、系统学等多学科。着重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稀缺性理论、权利义务理论、环境公平理论、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系统恢复演替理论、传统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熵理论等角度论证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乡村的生态化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尽管乡村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都已构建了初步的顶层设计,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协同机制尚未明晰。通过回归政策文本,二者在抽象内涵上为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实体制度上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探究其协同机制面临的主体、基础、制度供给方面之困境,必须通过法律机制的构建来突破。应在宏观战略指引下,结合乡村地区的具体现状,通过法律识别协同基础、法律完善协同路径,并通过法律规范确立协同的保障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环节,自然型农事活动、农村的人居环境等各种旅游资源的凭借要素应得到综合配置.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开发规模小且档次低、产品开发程度粗浅、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等资源利用问题;提出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对资源进行因人而异的开发,需要构建核心产品域、辅助产品域、扩张产品域三个层次的产品体系;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防范环境风险的全国性公共产品,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的核心是政府防范该地区环境风险的成本如何在政府和私人之间进行分担,生态产品经营效益的财政补偿机制是财政从正向和逆向对私人部门消除环境资源领域的市场型外部效应所承担防范环境风险成本转嫁的双向补偿激励.本文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产业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为例,探讨构建正向补偿核算框架,以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的税率确定机制来探讨逆向补偿核算框架.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流域生态经济补偿理论包括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是一个非平衡和复杂系统;存在着非线性作用机制;并且系统内外存在着大量的随机涨落及其涨落的放大机制和突变性.因此,需要从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对象以及生态补偿方式等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准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处于私人产品与纯公共产品之间的产品,它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按道理讲,只要具有公共性质的产品就应该有政府的身影出现,但是政府公共支出资金有限,不可能对所有公共需求都回应,特别是那些可以通过技术排他的公共产品,则可以通过"谁消费谁付费"原则交给市场组织,让它们在对正常利润的追逐中,实现这部分准公共产品的优化供给。所以,具有排他性消费的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除了政府外,主要应由市场组织来供给。  相似文献   

10.
赵秀玲  陶海东 《南都学坛》2011,31(2):119-12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人们在积极保护既有环境的同时,又在不断探索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我国目前尚处于生态补偿探讨的初级阶段,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态补偿的具体内涵和准确定义暂无定论;二是如何消除资源公共产品特征,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问题上尚需深入;三是具体的补偿机制,特别是补偿提供方的确立并无明显界定;四是在补偿过程中,如何实现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效用最大化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因此,对特定资源输出区域的相关补偿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侧重点应是资源流动价格形成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如何提升特定区域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
资源产业链演化机制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产业链是以资源为核心的要素整合机制.资源是资源产业链的基础要素,知识、资本是驱动要素,生态是制约要素.通过对实体的抽象,可建立以知识、资本、资源、生态共生关系为基础的资源产业链动态演化模型,并以此构建资源产业链"四要素整合"机制.基于这个模型和机制来分析,目前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链仍处于由初级向中级迈进的转折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发挥知识要素驱动优势,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实施三要素共同提升,以实现产业链的深度、有序和完整性演化.  相似文献   

12.
促进落后乡村逆转发展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而政府、市场和乡村社会多方主体价值共创是实现这一逆转的关键机制。政府部门通过提高公共政策决策水平、优化政策供给和调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来推动乡村治理。市场优化基础调节作用为涉农项目提供助力。此外,多样化的社会动员机制弥补了市场和小农户衔接不顺畅的环节。然而,虽然部分乡村实现了逆转发展,但是面向未来依然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包括公共产品供给不充足、农业合作社机制不完善、特色产业带动效应不足、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针对这些风险问题,推进落后乡村逆转发展需要从机制构建上着力,包括完善公共政策供给调适机制、完善农业合作社经营机制、完善生态资源评估利用机制、完善青壮年人才就业机制、完善特色产业示范带动机制,从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乡村生态治理是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乡村生态治理缺乏整体意义上的治理机制,出现了社会资源整合有限、政府角色错位、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合作治理主体单一等多重难题。唯有在善治视野下重塑乡村治理中公民与政府的角色定位,在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推进乡村生态治理,方能将外部的政策、资金支持转化为乡村生态治理的内生力量,从而提升乡村生态治理的实际效果。未来应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能动性,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完善政府与社会、市场三个维度的合作治理范式,健全乡村生态治理的有效运行机制,改善乡村生态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因较强的外部经济性和公共产品的特点,生态资源的配置出现了较明显的市场失灵.生态环境失衡的根源在于利益失衡.云南乃至西部地区开展的生态保护应有基于经济公平的利益补偿,同时,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模式及生态旅游应是保护前提下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医疗服务被当做社会福利,资本与医疗服务联系在一起是近一二年的事情。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体制也正面临着变革。如何改? 一直争论不休。医疗服务行业是否是一个产业,能否产业化? 从医疗服务市场的结构特征来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为此,在政府层面上承担着纯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除此以外的其它医疗服务产品均可以通过市场化渠道来满足。这样,医疗服务的产业化也就有着客观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对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是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者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者支付费用的机制,其理论依据主要有自然资本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等.生态补偿的主体是依法有进行生态补偿的权利能力或负有生态补偿职责的国家、国家机关、法人、其他社会组织以及自然人.生态补偿的客体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主体所从事的各种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行为.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有公共财政补偿方式和市场机制补偿方式.生态补偿标准主要涉及生态补偿客体的自然资本、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及环境治理或生态恢复成本.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生态体验旅游是一个交叉性研究领域,涉及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旅游体验等研究范畴,根据前述有关概念,分析归纳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这一概念。研究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空间构成,指出它是由乡村生活、生态环境、休闲体验活动及产业活动等要素构成的,同时分析这一空间构建主体与构建过程。根据空间构成要素找出了乡村生态体验四种主要途径:乡村风光观赏、民俗风情体验、土特名产采种制作、乡村服务提供,在此基础上又阐述了这四种体验途径给旅游者在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以及逃遁体验等方面带来的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应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目前乡村振兴进程中依然面临多重问题.以费孝通的小城镇思想为参照,认为中国社会转型中乡村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为资源不对称流动、人力资本不足与社会资本缺乏,并针对上述原因进行了剖析.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构建城乡要素、人才、社会资本以及小城镇为纽带的城乡资源流动和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资源有机循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政府对生态资本运营重视不够、生态产品市场消费不足、企业对生态资本运营意愿不高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态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的缺失。应遵循生态资本运营价值取向,根据生态效用价值取向、生态要素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以及生态文化价值取向来设定经济绩效、生态绩效以及社会绩效"三位一体"的绩效评价维度,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在内的三级区域生态资本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发现,恩施州生态资本运营绩效整体较好,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生态绩效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基于相对特殊的区位,特大城市郊区乡村通过城乡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来兑现价值,带来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乡村社区的功能日趋多元化。据此,尝试提出以城乡资源再造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通过系统分析乡村振兴中城乡资源再造的背景、内涵、特点与意义,并结合W市蔡甸区花博汇的案例,呈现城乡融合发展中城乡资源再造机制与成效及其对乡村振兴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将"乡愁"产业、时代"乡贤"、乡村文化、乡村生态、基层组织等进行再造,构建乡村振兴长效动力机制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