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10):71-77
正能量传播是以弘扬主旋律、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为目的的传播形态。在媒介融合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舆论生态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迁,这些变化也对正能量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此,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本文认为正能量传播可以从渠道融合的基础上联动多种媒体、利用交互性进行柔性传播,以及探索多模态的正能量报道形式三个方面改变传播策略,从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思想战线上统一团结全社会。  相似文献   

2.
陶莉 《社科纵横》2012,(2):198-200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强烈吸引和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与需求,也给高校校史的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与传统媒体的比较,阐述了校史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具有时效性、多样性、交互性及大众性等特点,分析了在校史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环境对传播者素质、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了从统一观念、优化队伍、转变机制、丰富内容、拓展形式和载体等五个方面研究校史传播的路径,以切实促进校史传播效果的全面提升,实现校史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颖 《报林》2018,(2):45-47
近年来,新媒体飞速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公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媒体格局。本文探讨了新媒体传播的几点鲜明特征,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介绍了几种新媒体文案标题的制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8,(1):120-122
社会转型期的危机事件借助新媒体的裂变式传播已成新常态。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加速了危机事件的即时和迅捷传播,当事方的政府或组织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应对和处置危机以及重塑形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深入探讨。新媒体环境危机事件的传播要素、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新媒体环境危机传播的多元治理策略是藉此的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5,(6):81-84
新媒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与普及,正深刻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内外部治理环境,改变着农村社区的治理生态,新媒体促进了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搭建了农村社区与外界沟通的平台;打通了农村社区与高层政府沟通的渠道;提供了农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新工具。因此,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应坚持系统治理,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坚持依法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综合治理,强化社会治理功能;坚持源头治理,确立社会治理重心。发挥"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协同作用,全面提升农村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周奕璇 《报林》2022,(2):42-43
新闻报道强调用事实说话,需要大量的证据进行支持,但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更为复杂和深入的探索。尤其在新媒体语境下,更应该避免新闻同质化,做好新闻“把关人”,为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8):141-146
在新媒体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的创新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探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的时代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为逻辑起点,总结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的历史机遇与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了传播机制创新的策略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项目为例,借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观点,客观分析项目实施中该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农民间的互动行为,以及这种互动中的张力对项目结果的影响,并尝试提出改善这种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作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红色资源的省份,在当前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受传播过程动态性不足、传播载体多边性架构不畅、传播话语符号化现象显现和传播环境娱乐化情况凸显影响,出现了传播效能低、传播路径窄化、传播思维僵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的现实困境。创新甘肃红色文化传播要把握新媒体场域下文化传播在传播速度、传播领域、传播载体、传播渠道、传播形式等方面的时代机遇,推动甘肃红色文化传播的传播机制建构、传播载体并联、传播话语解码、传播思维转换,实现红色文化的互动性、矩阵化、全域化和专业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在技术地域性特征作用下,中东铁路具有浓厚的技术输出地--俄国的社会思想属性,蕴含着丰富的俄国历史文化信息,并以"全息"形式进入技术输入地--黑龙江,产生双重作用:一是物化作用,即在强大的铁路技术扩散效应下,黑龙江早期现代化进程全面启动,推动社会场域分化、重组,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营造适宜的场域.二是意化作用,即中东铁路"全息"的马列主义和俄国革命思想在物化作用促成的场域中释放、结合和生根,产生强烈的场域效应,最终完成思想的迁移性传播.  相似文献   

11.
童彩华 《探求》2012,(6):114-116
新媒体为艺术内容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创造了更灵活、方便的交流和消费方式。它使艺术表现形式有新的突破,给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方式与手段的变革,但也在信息内容和交流形态上给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应提高新媒体条件下的艺术生产水平,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构筑全面的艺术交流和思想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2.
卢淑芳 《社科纵横》2014,(4):133-135
汉语国际推广这一举措是我们主动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一步。同时,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外语教学。在此语境下,基于墨学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传播价值,语言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主要的传播主体即国际汉语教师的语言教师和文化使者双重角色意识以及更新教学理念和传播方式来扩大墨学文化的影响,从而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赵泓  刘子莹 《探求》2018,(6):98-103
乡村公益组织通过整合政、企、媒等多个渠道,得以迅速发展。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益传播的信息传达方式日渐丰富,媒介使用多元化,传播面不断拓宽,受众也越来越精准。本文以绿盟"中国美丽乡村计划"为例,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2):15-18
从宣传教育语境下,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有利于国家健康全面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宣传教育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要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的教育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的教育方法、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的组织体系、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是应用数字技术、具有互动性、可无限传播的新形式媒体.目前,以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已被列入主流媒体的行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交互性、即时性、权威性、覆盖域等方面各具优势,为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有效资源合理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必将互动、融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世界的兴起,人文话语和文学知识分子的身份正在发生变化,传统伦理价值和深度审美趣味正在消失,本能欲望的满足成为消费时代的焦点.网络因参与者的平民化及多元化呈现出独有的文化形式,对精英的挑战,对传统媒介真实的颠覆,对既有文化的延异和涂抹成为网络文化的特色,这种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和西方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将网络文化传播特征的解读置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以更好地了解当代文化发展状况及社会状况,希冀提供一种视角来时当下社会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8.
赵伟东 《学习与探索》2006,4(2):180-182
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其中既有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亦有对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消极影响;既有社会发展给新闻传播提供的广阔的历史舞台,也有对新闻传播的种种规范和限制。如何使新闻传播的自觉纠错与社会发展的无形之手的不自觉纠错有机结合,从而产生良性效应,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路阳 《社科纵横》2022,(4):133-138
专家的形象污名化和话语曲解化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放大,引发社会性的知识权威跌落。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透视专家话语在传播通道中发生扭曲和流变的原因。研究发现,专家—媒体—公众场域内,存在着传媒逻辑和知识逻辑的双向协调与二元争锋,不确定的知识、矛盾的传播者以及激扬的舆论环境造成了专家话语的误读。为摆脱困境,重建专家角色的社会威信,三方还需联起手来,共建良性的社会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付业勤  雷春 《社科纵横》2014,(3):102-105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对旅游危机管理以及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背景出发,介绍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危机和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等概念,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的内涵与传播内容进行阐述;全面介绍了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媒介;基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周期,提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