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骏勃 《求是学刊》2023,(3):170-180
鲍修哀是17世纪法国重要的神学家、史学家,Discourse on Universal History是他在历史学方面的代表著作。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不少译著和研究论著都将鲍修哀这部书的书名译作《通史论》或《世界通史》等,这是不太合适的。刘家和曾指出,中西之间有着重通史与重普世史的特点之不同。普世史固然必须以时间为经,但其重点却在共时性的普世的空间之纬;通史固然必须以空间为纬,但其重点却在历时性的时间之经。也就是说,西方思想中的Universal history(普世史或普遍史)与中国的“通史”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中国的“通史”思想其核心在于“穷变通久”,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以王夫之为例,其史学著作虽属史论体,但特别注重对古今之变以及历史变化的辩证发展和深层原因的揭示,尤其是对变与常关系的深刻把握,使其成为继司马迁以来中国史学“通史精神”的又一典型代表。作为与王夫之大体同时的鲍修哀,他的史学著作虽然在内容上涵盖古今广泛的时间,但指导思想却是基督教普世史的神学观念,把历史变化归于神意,未能体现出“通古今之变”的思想,这是中西传统历史观念中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2.
黄静 《求是学刊》2002,29(2):108-113
张荫麟是近代著名学者 ,在史学方法论和历史哲学上均有建树 ,对于中国通史的编撰提出了独到的理论和认识 ,对通史撰述的意义、笔削的标准、用以组织史料的范畴等问题作出阐发 ,其通史理论的实践———《中国史纲》在体裁形式、历史见解及历史文学方面都取得了高度成就  相似文献   

3.
司马家族自古以来便承担着著史的任务,司马迁也一心要著述一部伟大的史书.但在早期,他主要是要继承司马谈的遗愿完成一部记载西汉王朝帝王将相、忠臣义士的功德业绩的西汉史.李陵之祸却引发了他对人生、社会与历史的新的思考,他在强烈的生命体验中完成了对家族意识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史学传统的超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进而创造出伟大的通史--<史记>.  相似文献   

4.
姚君喜 《社科纵横》2004,19(3):101-103
国内不乏对西方美学史系统研究的著述 ,但都不是非常系统和全面。由蒋孔阳、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 ) ,堪称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和完备的一部西方美学通史的著述。该著从独特的美学史观出发 ,立足于现代视界 ,以其宏大的体系和缜密的结构 ,构筑了一部活的西方美学通史 ,本文将对该著独特的理论视界和美学史观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楼均信 《浙江学刊》2000,(1):136-139
本文对我国法国史研究五十年的成就作了总结,并展望了21世纪的研究前景。全文分三部分一、五十年的成就;二、五十年所走过的曲折历程;三、21世纪展望。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的<春秋>学认为:第一,<春秋>称国君即位之年为"元年","元"乃更始,有断与续相统一的寓意.第二,<春秋>书"王正月",是为了"大一统",王者改制必然导致"统"的更迭,"通三统"是一个循环,叫做"三而复";此外,还有"再而复"、"四而复"、"五而复"、"九而复".历史的无穷演进恰是由多重的"复"构成的,表现了复与往的统一.第三,<春秋>把鲁国十二公划分成三个阶段,各自的"书法"不同,内与外、夏与夷的界限逐渐消弭,有以横向的社会交往说明纵向的历史发展之意,表现了横与纵的统一.第四,<春秋>有"常义"有"应变"."常义"固须遵从,"应变"更为重要,因为它更贴近不断发展着的仁爱之道;历史正是在"常义"的突破中不断前进的;这是常与变在历史的深层结构中的统一.这些观点有"通古今之变"的意义,属于通史精神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一统思想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司马迁就具有这一思想.他的大一统思想包括民族大一统思想、疆域大一统思想和政治大一统思想等,这一思想在史学上表现为“通史意识”。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9):113-116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历史写作方法包括通史与正史并存,集体修史,历史编撰考虑的诸多问题,历史著述基本要求,编撰史学史、中国通史、文化史和历史教科书方法等。他为新史学的传播与构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理应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一突出席位。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字子长,别名太史公,男,汉族,公元前145年农历二月初九生,属相猴,星座白羊座,陕西省韩城人,历任汉武帝刘彻的警卫秘书,西汉朝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西汉朝廷办公厅主任。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星象家。史学代表作品有《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星象学代表作品《太初历》,就是沿用至今的历法,改变了秦朝以前的正月在十一月份的情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日,杭州出版社出版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高华研究员和中国妇女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童芍素教授联合主编,《浙江学刊》主编徐吉军研究员策划的《中国妇女通史》一书。此书以时代为序,分为10卷,约500万字,并配有上千幅精美而珍贵罕见的历史和文物考古图片,与学术论述相得益彰。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国  相似文献   

11.
时国强 《唐都学刊》2011,27(3):121-122
在"前四史"中,《后汉书》的文学研究相对薄弱。《史记》以其纪传体通史的开创性以及司马迁的不幸而备受注目。《汉书》与《史记》有较多的重叠部分,《史记》《汉书》比较,或是"班马异同",已是老生常谈。《三国志》在《三国演义》的热潮下,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这是潘润涵、林承节新著的《世界近代史》中提出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应该说是一个传统的说法,但它所挑起的问题,再次引起我们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世界通史的构架这类世界历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话题的思考。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20世纪60、70年代通行于全国的《世界通史&#183;近代部分》中称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王齐 《浙江学刊》2008,2(3):38-44
威廉法官是克尔凯郭尔为代表作Either/Or下卷所塑造的叙述者,他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人物,既是伦理生活观的代言人,又是自由的宗教思想者.威廉法官曾讨论过婚姻的神圣性、女人与拯救、劳作与自由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琐碎、渺小,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威廉法官却流露出了他对<圣经>的自由解读.本文将撷取威廉法官对<圣经>的回应并做出自己的评论,希望以此揭示出克尔凯郭尔作为一名自由的宗教思想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昭凯 《今日辽宁》2007,(3):75-77
幕村的慕容氏有一些风俗,据他们说已经流传700多年了。是不是慕容鲜卑的风俗如此,还有待专家的考证。春节幕村春节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是重要的节日,腊月二十四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权益和商业伦理,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不仅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救助管理工作 法国的救助机构数量繁多,归类划分,可分为公立救助机构、教堂慈善协会和民间救助组织三种类型.政府管理救助机构一视同仁,都必须严格遵守政府颁布的法令和制度.在资金支持方面,也没有公立和民办之分,哪种机构受众数量多,工作有成效,社会贡献大,得到的资金量就多.中央政府平均每年可向各类救助组织提供4亿欧元资助.  相似文献   

17.
李勇 《唐都学刊》2008,24(1):51-54
钱默吟和朱先生都是作家精心创造的传统文化孕育的文人形象.钱默吟深明大义,洁身自好,在民族义战中"炼狱",由书生而战士,讴歌民族精神于圣战中高扬与更生.朱先生出入"乱世",矢志于道,心怀仁义,为人师表,洞察秋毫,呼唤吏廉而民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主产国的大豆产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增林 《学术交流》2008,(3):121-123
近些年来,世界大豆产量及贸易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巴西、阿根延以及中国.美国是世界上大豆产量以及贸易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大豆进口量第一,而产量第四的国家.由于国外优质大豆的大量涌入,致使国内大豆产量明显下降,国内的大豆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全国的豆农,特别是黑龙江省豆农的经济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大豆主产国产业发展的借鉴,以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法学界及法律实务界在某些领域存在一些有偏差的看法,这其中,关于法律与教化的关系就是一例.一般而言,人们总是满足于以下看法:即法律之治与教化是两分的,并强调教化是人治的典型表现.然而,事实上法律与教化并非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相反,它们是一对天然的关系性范畴--当然,这个命题在今日看来,需要进行论证;另一方面,儒家的伦理之治在古中国又取得了相对成功,而伦理之治强调的正是教化的作用.因此,在法治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掘儒家的教化机理进而糅入全球化的法制之中,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当代中国法学界认真关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夏莹 《学习与探索》2008,4(2):11-15
"诱惑"作为转折期的鲍德里亚的理论术语是对其早期的"象征性交换"的直接替代.诱惑从来都是不确定的,充满了暧昧与模棱两可,女性气质的力量就是诱惑.诱惑促使人偏离真理的轨道,以游戏的方式消解事物的深度.真正的女性解放就在于摆脱生产的逻辑,恢复诱惑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