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十九大、二十大提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到2035和2050年分阶段奋斗目标。北京市海淀区积极落实党中央、北京市的共同富裕目标要求,提出坚持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建设更有温度的“幸福海淀”。2022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GDP破万亿元的地级市区县。在“万亿GDP”背景下,海淀区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服务的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综合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分析二者协调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和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水平呈上升态势,多数省份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在区域差异上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分布。从莫兰指数来看,耦合协调度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东、中、西部地区的空间集聚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对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精准测度,把握好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差异性,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七有”“两保障”标准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2011—2020年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的时空变化。继而利用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空间影响下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分布形态和演进规律。最后通过空间Markov转移概率矩阵进一步量化空间影响下的状态转移概率和内部动态性。研究发现:2011—2019年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东部地区。2011—2020年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主要集中在较低水平,总体上呈现右移趋势;东部地区聚集趋势最弱,两极分化态势较为严重;中部地区极化特征不明显,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空间因素对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水平的地区具有俱乐部收敛特征。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主要向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转移,低水平和高水平地区的状态转移流动性最差;高水平地区影响下各地区均无状态转移,固化现象凸显。因此,当前...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共同富裕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6—2020年各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以及“共同”和“富裕”耦合协调度,并利用基尼系数测算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6—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呈现“N”型波动上升的趋势,“富裕”和“共同”水平呈“X”型变化;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上升较快,在“十三五”时期趋于平缓;耦合协调度地区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东北地区最低,而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是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基础上,选取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在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乡村振兴主要通过技术创新、绿色普惠金融、公共服务正向影响共同富裕,其中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最强、绿色普惠金融次之、公共服务最弱。因此,应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筑牢共同富裕根基底盘;着力建设技术创新引领高地,贯通科技循环通路;强化绿色普惠金融服务,延伸金融覆盖范围。打造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供给,力求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缩小收入差距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已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层面,较少研究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缺乏进一步对其中机理分析与影响效应的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乡要素的配置,进而对城乡收入等造成影响。为此,在阐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对收入差距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1—2020年全国29个省级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要素流动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异质性研究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时间段差异,现阶段影响更为显著;东北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与收入差距呈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和技术流动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承担重要机制作用。基于此,提出三条政策建议:一是从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稳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TSCS方法,对2012—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期内,科技创新与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相对平稳,处于拮抗阶段;在时序变化上,东中部的耦合协调水平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轻度协调的转变,西部地区经历了从极度失调到勉强协调的转变,空间分布上,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各个省份的耦合协调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大部分省份属于初级协调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紧扣共同富裕的“共同”和“富裕”两大要点以及发展性、可持续性和共享性三个本质特征,基于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与实现程度指标体系,进而对2018—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进程进行统计监测,研究发现:(1)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指数持续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富裕程度持续提升;与实现过程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相近,共同富裕实现程度指数也在稳步上升,发展成果共享稳步推进。(2)整体上,不同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指数与实现程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由高到低分布。(3)与其他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分项指数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在技术指数、资本指数、创新指数、开放指数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人才指数起初较为领先,2019年起逐渐略低于中部与东北地区,并且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共享指数起初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逐渐略高于中部地区,直至四个地区无明显差异;绿色指数则始终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协调指数四个地区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城乡融合系统彼此耦合协调和融合推进的发展过程。将数字经济纳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中,丰富当前城乡关系理论的同时,使城乡融合的探讨更赋有时代意义。在界定数字经济下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高质量发展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趋势面分析、熵权法等分析工具,定量分析中国各区域数字经济下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特性,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从时间演化角度看,2012—2020年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稳定上升态势;城乡耦合协调类型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度协调和良好协调等级省份占比提升;城乡耦合协调水平区域差异呈波动变动趋势。(2)从空间演化角度看,高水平协调区域呈现“中心极化”特征;耦合协调发展呈“群体集聚”特征,东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H-H”集聚,西部大部分地区为“L-L”集聚;城乡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空间格局。(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等都是影响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东、...  相似文献   

10.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其时代内涵、主要特征、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推动全社会形成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普遍共识。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进入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浙江省委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5年来,我省在“平安浙江”创建中努力实现新跨越,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维稳。本文通过2008年度“平安浙江”群众安全感调查资料,分析当前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存在的突出矛盾,并提出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尚待论证。为此,从理论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且对共同富裕的推进作用具有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中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数字鸿沟”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发展。此外,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空间溢出特性。研究有助于阐释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动因、机制与效应,为中国共同富裕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1991-2004浙江、上海和中国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制造业占全国份额、产业部门增长率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在全国的基本情况,提出并验证了反映区域主导产业演进特征和过程的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结合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实际,确定了作为浙江当前产业发展重点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出了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划发展。浙江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战略是“外引内孵”、“东扩西进”,注重择商引资,加强自主创新,实现区域产业的合理升级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成都、重庆“双核”虹吸效应显著,成渝中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中部坍塌”“政策洼地”,经济发展增速相对缓慢,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相对乏力。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深度实施,成渝中部地区崛起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是将自贡、遂宁、内江、资阳4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力全面提升为支撑的综合性崛起,最终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数观2023     
《四川省情》2024,(1):10-12
<正>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从岁首到年末,我们在争分夺秒的建设中“遇见”经济的增长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篆刻”四川的时代印记。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攀上新台阶,增速赶超全国,走出一条奋力追赶的坚强曲线。  相似文献   

16.
从三维视角分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锋 《统计研究》2008,25(4):101-105
本报告利用“三农”专家、县乡村干部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三维视角分析了现阶段农村民生类、生产类、公共安全类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问题,指出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和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是造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的主要根源。因此,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增强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国家统计局按照“基本保持稳定,个别调整完善”的原则,对2001年统计年报制度进行了修订,为突出改革创新和突出为地方领导服务这两个指导思想,高质量完成统计年报,黑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李志范以《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年报工作》为题,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伊春市委书记吴杰凯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做好当前统计工作》为题,阐述了统计部门必须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这一中心,开创 统计工作新局面的观点。 可持续发展指…  相似文献   

18.
何强 《四川省情》2024,(3):61-62
<正>入户登记意义重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全面调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阶段发展残疾人事业作出专门部署。加快残障统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进程监测是提升残疾人民生福祉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12月24日,第七届残疾人数据科学研讨会暨2022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年会通过“线上”方式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共同富裕进程监测与残障统计”,为不断完善我国残障统计体系、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献计献策,取得了丰富的研讨成果。  相似文献   

20.
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利润、技术进步、制度优化和管理效率提升为数字金融系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数字金融通过融资产品创新、交易机制、信息供给、数据治理等便利性服务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分别构建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加权法计算了数字金融综合评价指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并利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和分析了二者的协调水平。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化上看,2011—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经历了“中度失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主导发展类型也经历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滞后型—数字金融主导型—同步型”的发展轨迹。从省际差异上看,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现为东中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