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城市间企业投资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网络特征及成因,可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的城际联系开放性强,城市群城市网络中心—极化效应突出,这与其中心城市北京的经济特性有关。北京的经济结构是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造成其对外经济联系更多是高等级、跨区域和超越地理临近的,较难形成对腹地城市的经济辐射。且随着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腹地城市制造业发展趋缓,也不利于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从而造成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因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需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的经济功能,尤其要考虑北京的首都功能定位,明确三地分工关系,强化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带动,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功能联系,形成更为均衡的城市群城市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席强敏  张颖 《河北学刊》2023,(2):148-155
开发区不仅是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平台,而且是区域间进行产业疏解与承接和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0多年来,京津冀开发区经历了起步建设、快速扩张、清理整顿和均衡布局四个阶段,目前处于协同发展阶段。当前,京津冀开发区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服务在中心、制造在外围的空间格局,但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粤港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河北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相对偏弱;津冀开发区主导产业与北京技术输出结构匹配度不高,导致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能力不足;京津冀合作共建园区已初见成效,但利益分配机制仍需进一步推进落实。为此,应从强化京津冀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开发区产业链、完善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无论是就内蒙古地区区域价值而言,还是就地缘、人文及合作基础而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离不开内蒙古地区。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内蒙古因素,从京津冀地区协同和国家全局层面上,积极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的京津冀蒙协同发展路子来,造福京津冀蒙四地人民。  相似文献   

4.
吕萍  宋澜 《河北学刊》2022,(6):130-14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城市间要素流动加快,区域住房市场关联性加强,但同时住房市场新老问题交织,影响更加广泛,具体表现为:住房市场分异程度高且持续扩大,城市间住房供求矛盾突出,住房市场健康水平整体较低。京津冀住房市场分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产业和人才政策梯度不合理,房地产相关政策配合程度低等。为实现京津冀住房市场的长效治理和健康发展,建议遵循“产业—人口—住房”要素流动规律,构建住房圈层发展新模式;制定差异化人才优待政策,拓宽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深层次产业协同机制,创新产业发展保障方式,以缓解城市间住房供求矛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创新驱动、要素流动与市场机制作用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三个支点,并正在形成经济一体化和梯度发展的新格局。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区域合作中应激活各方隐性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协同效应”;欠发达地区在引入外部资源时应注重激活内部要素,培育内生增长能力;顶层设计应将协调各方利益和损益补偿的机制构建纳入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内涵;区域发展正形成由“极化”向“扩散”转化、由“竞争大于合作”向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转变、由松散型合作向机制化协同转变的新取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战略提出到规划制定、从各地务实行动到新机制构建已迈出坚实步伐,这些探索将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整合与协同发展,各城市之间如何打破机制体制障碍,形成更加紧密的空间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关系,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从区域空间关联的角度,运用城市流模型和欧式距离法分别从产业协作和要素流动维度分析湾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以分析湾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协同与联系。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作性不高,空间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且各城市间的城市流强度差距悬殊,城市发展较不平衡。此外,湾区要素流动及匹配效率不高,整体上呈较强的竞争型区域空间关系,城市间发展协同性不强。基于此,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平衡、协同发展,使其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合理、经济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本文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积极促进互补型城市间的高效合作,并发挥其示范作用,以及通过有效的政府间协调机制推动地区间构建互补合作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区域一体化呈现出更强调邻近效应、更注重区域联通、更关注效率提升的新趋势,亟须从理论上阐释其内在逻辑和演进规律。从邻近、联通和效率三个维度揭示区域内地区间协同关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其底层逻辑是不同微观个体依托“互利依存—价值创造—自主演化”关系形成自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地区间多维邻近性与联通行为协同演化,继而与各地区的发展效率之间产生相互促进作用,并在“地区借用”“壁垒破除”“生态构建”“路径创造”效应的影响下,使各地区的发展效率在增长中收敛,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具有“渐进”和“跃迁”的辩证统一性,在时空演化中呈现出合目的的规律性。在实践层面,区域一体化以地区间适度邻近性为前置条件,以网络化联结为形成基础,以整体性效率优化为目标要求,以个体内在自组织为动力保障。遵循该分析框架,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应持续拓展互利合作空间,优化畅通协同联动渠道,激发多元主体活力与效能,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正>前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因此,科技协同与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突破点,其为整个区域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天津面临很多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京津两地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加强京津科技合作,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对发挥科技带动天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课题组基于近几年围绕科技创新政策研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京津冀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京津科技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全国第一;京津冀区域内传统产业比重大,急需改造升级;而京津冀环境和制度竞争力则有待进一步提高。北京长期实际上定位不明确,制约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区域必须实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京津应该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河北省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现代化的重化工产业和制造业。京津冀经济技术的合作领域:以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为契机,实现京津冀区城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京(廊坊)津塘高科技产业带是京津冀经济合作的重点,河北省可以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以首钢搬迁河北(?)妃(?)为启动点共同建设环渤海重化工工业基地,将河北省建设成京津能源供应基地(包括火电和风力发电),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实质性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技术、资源、空间、生态等多维度因素的变化相互交织,共同驱动着区域政策焦点、区域要素禀赋、区域生产组织、区域空间结构以及区域生态条件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变革。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区域重大战略,应积极应对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着力探索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面向国内价值链深化区域产业体系建设、以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地区公平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进大尺度空间治理探索等路径推动京津冀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的长期竞争力.本文构建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针对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提出提升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如适当增加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投入,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创新环境,鼓励中介机构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3):75-80
本文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自相关LISA分布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采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两两区域VAR模型,构建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剖析京津冀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发现,京津冀人均GDP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效应整体偏弱,各城市间的分工特点不够明显;京津冀每个城市在空间上是普遍联系的,但各城市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总体偏低,经济协作与产业分工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密切京津冀各城市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应提升产业分工层次和水平,巩固提升"京津唐"发展轴,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3.
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在产业延伸转移、项目合作对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推进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对京津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的比较,可以从加强区域联合,形成新的合作机制;实行分层管理,强化产业示范集聚区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建设,提高文化产业区域关联度等方面加强合作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协同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链优势互补、推动多领域创新等实现多维度、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疏解和转移、产业共享体制机制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三地产业协同呈现出打造资源共享和整合平台、推进产业链互联和市场一体化、深化生态环境共治和协同创新等新趋势。针对京津冀产业协同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总体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内部发展梯度差距较大、创新势能向产业动能转换不充分、生产要素流动与分配受限等挑战,需要合理布局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健全要素协同平台和机制、加强创新势能转换、完善产业设施和发展环境,以更好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贵  赵一帆 《河北学刊》2023,(6):137-144
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制造业领域的区域差异要明显高于高技术服务业领域;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虽呈增长态势,但区域和产业间仍存在显著差异;各城市高技术产业链和创新链耦合均有所发展,但其所处阶段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打造跨京津冀创新生态,强化区域产业链协同,推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双链空间协同,促进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流反映了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体现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周边城市对核心城市辐射力的接收状况,是城市群协同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已成为引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增长极,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经济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流呈现"分殊性"的区域空间结构特征,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于三大城市群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交通运输量、信息强度四方面影响经济流的发展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亟须借鉴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成熟的发展经验,在发挥核心城市辐射作用、聚集创新资源要素、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交通网络体系、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注入新鲜活力,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向更加均衡、更高质量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多中心空间结构可以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在人口分布上呈现出多中心性,但其功能多中心性明显较弱,城市群内部不平等程度较高。作为核心城市的北京极化作用较强,河北地区增长乏力,京津冀内部不同城市产业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叠加行政力量分割的原因,共同导致上述问题的产生。未来,京津冀地区应加强多中心性尤其是功能多中心性的建设,科学定位各个城市的功能,增强产业间的联系,破除行政壁垒,以助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明显。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要素分布合理化两个方面对电子商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作了理论论证,提出了京津冀地区电子商务与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的对策,明确了电子商务产业布局的思路、功能定位和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辉  李占平 《河北学刊》2015,(1):146-149
交通问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城市健康良性的发展与扩张,形成轨道交通经济带,打造产业新区域,消除环京津贫困带,激发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活力,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有效融合。京津冀都市圈交通发展现状存在"一个断裂、两个滞后、三个落差"等问题。因此,应在跨区域交通发展模式、建设组织体系、交通网络规划、法律及其他配套政策与制度方面综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母爱英  李廷湘  卢燕 《河北学刊》2008,28(1):217-220
本文以津冀产业协作研究为核心,详细分析了津冀两省市在新形势下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其产业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津冀区域产业协作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