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斌  陈世凯 《理论界》2001,(3):52-53
“绿色消费”是中国消费者协会2001年活动主题 ,是消费者提高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 ,是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是实现可持续消费 ,强化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的关键环节。但是 ,当前影响“绿色消费”的因素还仍然存在 ,严重制约着“绿色消费”的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营造“绿色消费”的良好环境。一、影响“绿色消费”的因素一是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 ,很多消费者习惯于低档次的消费方式 ,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 ,不讲究品牌 ,不考虑是否有害健康 ,“剜到筐里就是…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业已完成了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变,消费文化由此受到研究者的特别关注,“生产偏好”的失衡大为改观.发达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主要表现为:一、从经济领域生产方式的麦当劳化扩展为社会世界的麦当劳化;二、通过新的消费形式对大众实施控制和规训,使他们从生产力转变为消费力;三、人们更多地生活在物的体系的“牢笼”中,社会世界受到压抑并被边缘化.由此,这些所谓的“丰裕社会”在享受物的富裕的同时,也遭受着人与人社会关系的贫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市“快乐无线”小灵通通信业务的开通,广大消费者在享受“快乐无线”这一新的较为经济、有效、方便的通信服务的同时也遭遇到一些麻烦和困难;一些经营者和生产者以国家没有制定“三包”办法为由,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甚至采取消极拖延的办法,导致一些消费争议不能及  相似文献   

4.
“符号化生存”从两个维度解剖着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一方面,“符号消费”表征着当代人的需求转向,即从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到对商品所蕴含意义的追求;但另一方面,“消费符号”系统又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事实上,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符号消费”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作为一种社会后果,“符号消费”不仅侵蚀着现代文明的精神底蕴,并且导致一系列的重大社会危害.鉴于此,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符号消费”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5.
王斌 《天府新论》2016,(6):118-123
“晒跑”是当代都市网民另类的数字化生存方式,它的形成得益于中国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和城市化。“晒跑”折射了我国体育运动从“增强体质”的国家话语,向“智能健身”的市场话语之转型。通过对智能运动装备的消费,“晒跑者”将自我的身体转化成了数字形态,由此更有利于符号的传播与形象的建构,虚拟社群和现实社会中的阶层区分在此过程中也被不断放大。消费让线上“晒跑”被资本迅速收编,“晒跑”极有可能沦为以购买力高低作为评价标准的在线“赛跑”,这也在本质上反映了我国网络消费时代的主要困境。基于此,本文将从消费、身体和区隔这三个层次,回答当前网络“晒跑”的生成逻辑与后果,进而把握“数字化中国”的现实脉搏,为网络社会的问题诊断及其治理提供更具时代感和前瞻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活的节奏在不断地加快,消费合同以其简单性、快捷性的特点为越来越多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但消费合同尤其是服务消费格式合同多是经营者制定、消费者确认的格式合同,故而服务消费格式合同中很多都存在片面保护经营者权益而忽视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本文将从超市“封包”这一行为试对服务消费格式合同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布迪厄充分关注到这一点,按照"结构产生惯习,惯习决定实践,实践再生结构"分析框架,构建了其文化消费理论,本文则主要对此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在该理论中,布迪厄充分探讨了文化消费行为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资本总量、资本构成比例以及资本的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考量的社会空间位置,在消费者主观能动的长期实践下,内化成不同阶级独特的阶级惯习,并产生了不同阶级特有的文化消费行为与品味;而不同阶级文化消费行为则进一步实现了阶级之间的区隔与融合,改变了消费者的社会空间位置。布迪厄的从阶级与阶层角度出发、揭示隐藏在消费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关系的文化消费理论为我们了解贫富分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特征提供了独特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8.
困境与出路:由消费主义到生态消费之必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蔓延全球的消费主义日益显现出两大危害:自然资源加速消耗,人类渐失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精神需求弱化,并引发精神危机.资本的逻辑扩张是消费主义蔓延进而诱发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价值观原因;技术理性功能边界的恶性膨胀是生态危机的世界观基础.要实现消费范式的生态学转向,必须对技术观和道德观进行生态化建构:建立生态消费的社会机制;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美国业已完成了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变,而相关研究很弱。作为社会理论家的瑞泽尔独树一帜,在消费社会学的应用研究中贡献卓著。其核心主题包括社会的麦当劳化、让祛魅的世界再着魅和“虚无之物”的全球化。瑞泽尔的消费社会学研究是基于人文主义视角对美国消费实践的社会批判,延续了韦伯、马克思、齐美尔、法兰克福学派对社会世界的研究。不过,瑞泽尔可能忽略了地方消费实践和消费者的多样性,从而过于概括化。  相似文献   

10.
盲盒是新阶段资本逻辑支配下创生的新概念商品,其背后渗透的是消费主义社会思潮。资本瞄准部分精神空虚的年轻人“趁虚而入”,制造出盲盒这一虚假需要,导致受蛊惑的青年迷群在“虚假需要”和“虚无意义”的追逐中出现病态的倒错;利用大众传媒营造出自由、时尚的“消费幻境”,从而诱惑、捕获消费迷群,导致青年迷群在“伪时尚”和“伪自由”的消费体验中丧失真正的个性与自由;最终通过消费派对的“盛宴狂欢”诱导消费者,导致沉浸在消费派对中的消费迷群形成物化人格,走上舛误的消费之路。因此,必须全面深刻地剖析、批判盲盒中的消费主义,教育引导痴迷于盲盒的消费者走出消费主义的歧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如福柯所言乃是一个“空间时代”,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对周边城市的资本、人力、物产等资源产生强烈虹吸效应的超级城市,且在城市空间内部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费空间。“园”的空间变化正对应着城市消费空间的建构进程。鸳鸯蝴蝶派在变动的园的空间中的迁移、转换与游历对城市消费空间进行了费斯克所说的抵抗。在从亭子间、报馆到园的空间转变中,他们从最初短暂屈从于深受消费主义影响的游园活动到后来作为创造性主体重新组合园的空间要素,通过选择游玩时刻、变更游玩方式和丰富消费内涵等渠道,借助重返私园、游历于周边之园及离开上海回归家园等方式,用契合他们审美趣味的新空间替代与置换了受到资本控制的消费空间,完成了对上海这个超级城市空间的去中心化解构。鸳鸯蝴蝶派游园的空间实践中蕴含着超越消费主义的风雅生活的理想,为当代都市建构契合美好生活追求的消费空间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对资本的“文明化趋势”作了充分肯定,认为资本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一定要突破现有的生产和消费的限制,从而用人化的自然代替纯粹的自然,用历史地形成的需要代替自然的需要。同时,马克思又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造成工人的贫困化、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尤其是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过剩等趋势。过去的一百年间,消费主义文化,连同福利国家、行业工会和现代信用手段等一起被资本用来相当成功地克服其曾经被认为无法克服的内在限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需要”有真假之分这个问题的话,马克思的论述则提示我们,以消费社会形式重新获得活力的资本的“文明化”趋势,有可能隐藏着一种新形式的“野蛮化”趋势;市场经济只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才不至于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13.
汪舒 《理论界》2014,(2):52-54
本文旨在从消费者与文化的角度分析"果粉"迷狂消费行为。研究认为,"果粉"选择消费苹果产品与服务,既是生产者资本控制的结果,也是消费者为克服消费主义文化危机而做出的一种旨在重塑生活意义和市场道德的策略行动,而苹果公司对其企业文化的建构正好迎合了"果粉"的期待;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促成了迷狂消费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付茜茜 《天府新论》2020,(6):135-144
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甚至话语体系等都不断被技术重构。在网络文化空间中,“人设”一词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典型网络词汇,作为一种被设定的概念化符号形象,它通过特定人物的媒介展演而吸引不同的受众群体,在无形中进入大众消费端,进而转化为符号资本与经济价值。网络“人设”符号的出现,是数字经济时代符号消费产业对于网络文化环境强有力的适应和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症候,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鲜明特征,“人设”符号消费虽鲜明体现于精神层面,却能在资本市场和受众市场形成强大力量。本文将对网络“人设”从概念到符号资本的媒介建构过程进行深入阐释,通过对“人设”符号的理论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下网络文化症候、媒介舆论环境与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为民众的消费欲望正名.先是通过“生活水平话语”,然后是“扩大消费”话语,国家解除了套在居民消费欲望上的意识形态禁锢,居民消费欲望被赋予合法性.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杠杆效应下,居民的消费话语获得了合法的发育和成长空间,相应地,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符号刺激而膨胀.但是,国家所沿用的低成本发展模式却对许多居民(尤其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形成结构性抑制.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劳动者只是被当作廉价的生产者来使用,而不是当作消费者来培养.由于收入分配向资本和政府倾斜,导致消费领域的双轨化:一边是高收入阶层和政府的消费主义,另一方面是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欲与消费力的失衡.于是,普通居民的内在张力(欲望与能力脱节)转变成外在张力,包括阶层之间的张力(如:仇富)和干群之间的张力(如:仇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战略上超越低成本发展模式,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刘亚秋 《江海学刊》2023,(1):127-13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费孝通先生的学术关注有一个重大转向,那就是从“生态”到“心态”的转变。他的研究从早年偏重“文”,到晚年兼顾“文”和“人”,甚至偏向“人”,力图克服“只见社会不见人”的社会学范式的弊病。他提出的“文化自觉”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究,对当下的社会学发展有重要意义。费孝通学术研究转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潘光旦思想的影响。他早年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形塑作用,而对人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的能力缺乏自觉的关怀。对此,潘光旦曾在1946年有过委婉提醒。但是,费孝通的正式回应是在1994年。费孝通提出社会学要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究,并在既有的实证方法之外去寻找新的方法。据此,他提出了直觉方法,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世界及其格局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潘光旦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人的科学的一个具体化和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荣鑫 《兰州学刊》2009,(3):13-16
诚如大卫·里斯曼所言,当今社会已经由生产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然而,消费社会并不止于物的“丰盛”,其成为其所是的根本在于其具有完备的符码规则、话语体系。正因此,其呈现出平等、民主化的幻象。要透过幻象进而认识消费社会的真实的社会结构,需要通过解读消费社会的区分逻辑达成。笔者认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该区分逻辑的锁钥。在文章中,笔者在结构主义语境中对区分逻辑加以分析,以此为基础,解读《消费社会》中的区分逻辑。由此,揭示消费社会真实社会结构的生成原则。  相似文献   

18.
郭金兴 《江淮论坛》2007,64(5):5-10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揭示了,新古典资本理论存在着具有普遍意义的逻辑悖论。虽然论战的结果是秉承古典传统的英国剑桥学派取得了胜利,但它并没有取代新古典分析范式。新古典理论仍在经济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并得到不断发展。这形成了理论演进中的一个“悖论”,本文尝试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一“悖论”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消费:解释、批判与辩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加市场构成了消费社会的基础。在消费社会中,商人不是在消极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在积极地创造消费和消费者。对消费社会有两大解释,一个认为是厂商造就了消费社会,另一个认为是消费者以物质证明自身的动机拉动了消费。事实上,这两种解释的综合才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概念的最好解释。  相似文献   

20.
王敏 《理论界》2007,(9):151-152
波德里亚从符号消费的角度考察了消费社会中的“闲逛者”形象。“闲逛者”在对商品的个性化外观符号、地位象征符号以及环境符号的消费中,参与到社会的编码价值生产系统中去。“闲逛者”的“看”,有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从心理类别来看属于消费欲望驱使下的“游戏式好奇心”。波德里亚用“神话”来评价消费社会幸福观的虚幻性质:“闲逛者”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自我并不是本真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并不是责任的关系,而是肤浅的好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