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10):28-31
以理论先进、意识先导、行动先行引领新形势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我们党主动发声的鲜明旗帜。以整合高校教育资源、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创新培训形式为基点,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道治”是与“礼治”、“法治”相对的范畴,是对道家政治哲学的新概括,它揭示了道家思想的政治哲学性质。“道法自然”是“道治”政治哲学的核心,代表着中国古代的自由理念,也是中国古代民主观念的萌芽;“清静自治”是“道治”政治哲学的特征,无为和自治是其内在机制,“依道治国”和“以道治国”是其两种形态,二者之间体现为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凤云 《求是学刊》2014,(3):155-165
有治人无治法蕴含着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对治人在国家行政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及统治者的政治先觉。而清朝康雍乾三帝将有治人无治法引入用人选官的行政体制,无疑对清朝权力主体及治国方略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古代国家行政过程中,法规与制度始终是作为根本性原则存在的,只是清朝皇帝乾纲独断的风格,往往又随时去破坏既定的治法,最终致有治人无治法成为君道。而古人所强调的治人在政治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值得我们今天深思的。  相似文献   

4.
余敏江 《学术交流》2020,(12):5-13+186
"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将党治、法治、德治和美治深度整合,形成既有政治定力又有社会合力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模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对此作出系统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之治的生态文明向度,标志着绿色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绿色现代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的现代化,呈现出生态与生命等量齐观、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环境公益与私人利益共容衡平等一系列新特征。实现绿色现代化,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并运行起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系统,从而筑牢"中国之治"的生态根基。  相似文献   

5.
教无定法,而且文体不同,学法也不同。不论是学习古诗还是其他课文,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各类文体特点,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教改视野中的“三种视角”与“四重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智斌 《社科纵横》2010,25(6):109-111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具有“三分性”特征,给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时时更新。与当代文学课程内容特征相适应,在教学中采用“重读”、“欣赏”、“鉴别”三种视角切入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并与此三种教学视角转换相关联而生成的“四重对话”教学方法,是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5):8-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社科工作者要磨炼脚力、精炼眼力、研练脑力、凝练笔力,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8.
兰峻 《创新》2008,2(1):26-28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需要。坚持"四用"原则,对"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命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5):24-27
"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四个全面"是"三个自信"的坚实基础和持续性保障,"三个自信"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二者相互作用,互相融合,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2):27-30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在实践基础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逐步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视角解读四个全面,有助于我们形成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武向平 《日本研究》2008,21(1):77-80
从“防共协定”扩张的视角入手分析日、德军事同盟的形成是一种有效途径。“防共协定”缔结后,日、德两国在军事情报交换、航空军事提携、“反共产国际”等方面体系扩大,使日、德“防共协定”由最初的双边关系向多边关系扩张,这对当时日本侵华战争乃至远东国际关系都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玉珍 《社科纵横》2011,26(4):158-159
新时期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从三个方面结合西藏藏医学院大学生的实际论述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三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构建了“一体四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和应用型人才为主体,以“第一课堂教学”“校企协同实践”“专业模拟训练”“自主创新学习”为四翼。“一体四翼”“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动态修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以及提高专业师资队伍水平四大措施作保障。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8,(11):27-30
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当前发展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过程的渐进性、参与主体和覆盖领域的广泛性以及党全力以赴的坚定性。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蔡亮 《创新》2014,8(5):40-46
共生性国际体系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种行为体的组合状态和彼此间的利害关系,分为和平共处、和平共生与和谐共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递进都意味着共生关系的优化,并伴随着一系列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在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持续迈进的现阶段,中国正致力于积极建构和平共生理念,并着眼于推动国际体系朝和谐共生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中国与时俱进地推进"和平中国"理念的建构,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的同时,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推动各方朝着打造命运共同体与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相向而行。  相似文献   

16.
王红艳 《国外社会科学》2022,(1):144-153+199-200
实现从传统治水到水治理现代化的转型,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欧洲在治理莱茵河、多瑙河、奥得河三条跨界河流过程中,创造了一套“有机共治”模式,诠释了水治理现代化的要义以及如何实现科学、依法和民主治水的路径,为我国推进水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启迪。而综合各方情况看,当前我国尤其需要切实提高对推进水治理现代化迫切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用系统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精细化理念坚决贯彻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9):64-70
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已把中国养老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思想,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自建立至今历经近十年的曲折运营,逐步建立了以城关区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第三方评价的共建共治共享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城市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为有效缓解城市养老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5):1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入新时代,社会组织被赋予了新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组织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组织成为新时代全方位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本领、增强四力成为社会组织工作者的前进目标。遵照增强四力要求,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首要任务,紧跟媒介前沿的发展变化,立足新平台、运用新手段将四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以优秀社会组织为榜样,训练社会组织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融入思想、置于实践,以四力为根基,逐步成长为政治坚定、了解国情、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社会组织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贺蕊玲 《社科纵横》2011,26(2):25-26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创造性实践。"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工作中存在宣传认识不到位、程序不严格"、重四议轻两公开"、村民代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要从加强领导、强化督导,加强宣传、搞好发动,健全组织、充实队伍,严格程序、完善机制等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也称“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初期美国实施对苏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恢复西欧各国经济、确立日后美国在欧洲事务中主导话语权的目的。战后初期的美国政府决意实施先行扶植欧洲,再遏制苏联的外交大战略,即采用“欧洲优先”的外交思路完善冷战初期大国竞争之战略储备。美国政府颁布《对外援助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即“欧洲复兴计划”正式实施75周年(1948—2023)之际,对于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深入探讨,可以准确地勾勒出杜鲁门政府外交决策者们的思维轨迹,更好地理解美国冷战政策形成之深层原因,以及美国当代“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