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基于2016—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两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空间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差异格局;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趋向协同发展,三大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长江经济带协调度水平整体向好发展。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5.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人口、城市密集的重要发展轴线,在全国“两横三纵”空间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各省市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川渝三大城市群以及若干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仅次于沿海经济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上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城镇化水平差距大、居民收入差距大,需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长江经济带以其横贯东中西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常态下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三大两小”的城市群布局,有利于聚集长江沿岸产业和人口。结合各自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各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对应着不同的发展重点。为更好地推动城市群发展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在规划、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文 《天府新论》2001,(1):30-33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需要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把长江上游建设成中国水能发电基地完全具备条件;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要重视市场手段;长江流域经济带应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借助加权TOPSIS法、联立方程法、互动协同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与旅游业互动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增长态势,但系统间差距处于扩大趋势,同时该区域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分层特征,但不同层次省市的俱乐部趋同存在明显差异;(2)长江经济带两大系统具有内生性,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互动效应,同时该区域绿色城镇化对旅游业的驱动效应强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3)长江经济带两大系统互动协同关系处于不协同阶段,同时该区域11省市两大系统互动协同度可分为稳定型与跃升型,此外该区域两大系统互动协同水平形成“东强西弱+局部塌陷”的总体格局;(4)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系统与旅游业系统对两大系统互动协同水平的作用具有差异性,整体上,绿色城镇化建设水平与其关系呈拉长的倒“U”型,存在门槛效应,而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其具有较强的正向驱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6,(6):68-72
本文运用区位商指标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30个行业的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各省市已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形成了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产业集聚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安全是反映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大小的重要指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采用GM(1.1)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的生态压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超越了其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赤字不断上升,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状态;现阶段整体生态安全等级为较不安全,"十三五"期间将会转变为极不安全状态;同时,浙江省各城市之间生态安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杭州市生态资源环境处于较安全状态,宁波、绍兴、温州、台州、舟山等地市生态资源环境已经处于不安全和极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8):54-62
基于2000—2012年相关数据,综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LMDI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及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可得出结论:一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量增速趋缓,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二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经历了脱钩到挂钩再到脱钩的过程,对能源的依赖由弱到强再到弱,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集约到粗放再到集约。三是劳动生产率主要是驱动工业碳排放增加,其次是劳动力总数因素;能源强度是抑制工业碳排放增长主要因素,劳动生产率的驱动作用大于能源强度下降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劳动力地域结构对工业碳排放先抑制后促进,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68-72
作为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昌九一体化能否支撑起江西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基于双核结构理论,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应分为三种类型:内源式协同发展、外源式协同发展及混合式协同发展。通过分析赣、鄂、湘、皖、浙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布局情况,在推进昌九一体化和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格局上,提出了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打造五基地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4.
王悦 《东岳论丛》2019,40(2):63-72
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入手,选取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2000-2015年的人均GDP指标,采用空间差异测度系数、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自相关LISA分布图,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与分散特征、各城市与邻近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采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两两区域VAR模型,进行ADF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研究发现,从绝对差异上来看长江经济带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而从相对差异上来看,2006年以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稳定。其次,长江经济带人均GDP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特征是逐年增强的,但是各城市间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总体偏低,在经济协作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府际协调低效率与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军 《学术论坛》2013,36(1):39-43
诚然,府际协调效率是一个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要指标;是政府实现整体性治理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压力型体制下,我国政府组织片面追求经济飞速发展和GDP快速增长,府际竞争与博弈大于府际协调与合作,从而使府际协调陷入低效率困境,需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进行政府治理理念重塑,建构府际协调组织,健全府际合作激励机制,确保政府组织利益的合理表达,从而实现跨域合作、府际共赢和政府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78-85
在定量测度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量和产业结构高度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产业转移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高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产业转移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转移是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产业转出和江西、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五省市产业转入都对其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经济直接驱动、金融支撑、技术投入驱动和要素禀赋驱动等.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促进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上游地区影响较为显著,中下游次之.要强化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需要协调区域发展共同推进产业数字化、鼓励科研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要素禀赋增强产业升级活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皖江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围绕着皖江示范区融入与竞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理论基础、优势分析及风险性分析,提出了规划先行,准确定位、产业转型,错位发展、打破行政藩篱,加强沟通合作和内外联动,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创建自贸区,完善开放型经济和城市组团,构建区域增长极等角度的路径研究,使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经济腹地的皖江示范区能真正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