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族商业经济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族商业经济的历史变迁与发展高占福回族的商业经济,从回族的失民开始,一直到现在,都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经济特色,为回族经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唐宋时期:回族先民——阿拉伯商人来华的商业活动回族先民从事商业活动,最早是从唐代开始的,商...  相似文献   

2.
自元、明时期回族形成以来,回族农业就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封建制度压抑下,回族农业的发展是缓慢、曲折的。下面,对回族农业的发展作一概述。一、回族农业发展的有利历史条件在历史上,回族农业的发展有它的有利条件。首先,元、明时期,中国境内的农业已相当发达,这对于回族从事农业经济,无疑是有力的推动。当时,全国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稻、麦、豆、水果、油料、蔬菜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已广泛得到种植,粮食亩产量达到六七百斤,套种、轮作等先进的耕作制度也得到推广。在  相似文献   

3.
封建社会回族经济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唐、宋,形成于元末明初。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历程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之中。回族在自身的发展中,不仅受历朝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而且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本文试图就回族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特点,进行一些初步探索。一农业在整个回族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在历史上,回回务农是从元代的屯田开始,经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回族经济的基础,并和畜牧、手工业、商业相结合而存在、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自元代起始的徒居,地处丝绸之路孔道的新疆回族便开始了远距离经商贸易活动。“无回不商,无商不苦,终年劳忙,人席不暖”是对新疆回族商业经济生活真实的写照。作为集货物运输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商旅组织,回族驼运业随丝绸之路的兴衰而消长。在有清—代,随着新疆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回族商人苦心经营,开始在新疆商业贸易中崭露头角,其驼运业开始形成规模,在新疆商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到民国后,回族驼运迅猛发展,在新疆驼运业中,规模最大,经营活动范围最广,资金最雄厚,社会影响最巨。古老的驼道,曾经承载着多少回族先辈的期盼与希望;万古荒原,无垠的戈壁,漫漫的沙漠,留下了回族驼商不屈的痕迹。研究他们的经济活动,总结他们在文化贸易交流中不可磨灭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抑商政策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一种传统性经济政策。对抑商政策的评价,我国史学界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在以下两点上是基本一致的:第一,大家都不否认,抑商政策是造成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之一;第二,大家一致认为,抑商政策在其提出、发展和形成的那个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具有“阶级的,同时又是历史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封建农业经济是封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根本点来看,这种政策是应该历史地给予肯定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1期) 对第一点,我是赞同的。对第二点(为简便起见,姑名之为“抑商政策历史肯定说”),笔者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的不同发展层次,分别代表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一方面,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手工业和商业都是高于单一农业的经济发展层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又促进农业的发展。论者只看到农业制约工商业的一面,而看不到或忽视了工商业是高于单一农业的经济发展层次这一面,因而给抑商政策以历史的肯定,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白寿彝先生在长达70年学术生涯中,对回族史学理论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先生批判"历史无用"论,明确回族史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率先提出回族史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相结合的理论,回族史研究中"三个分不开"理论,指明回族史研究的现实功用;首次提出回族史研究目标,明示回族史研究方向;先生在回族形成与发展理论,尤其是回族形成时间、来源、构成成分及发展阶段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尤其是首次提出伊斯兰教是回族的一种民族形式的著名论断,解答了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这一回族史研究中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疑难问题;对回族历史人物的认识与评价问题,亦有开拓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西北回族社区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的社会区域。回族社区主要是由回族伊斯兰文化维系、凝聚在一起的回族群众聚居、生活并从事工作、交往、娱乐等活动的社会区域。西北回族社区是指在西北地区以回族聚居的地域性社会为单位的社区,一处回族聚居区域可形成一个社区。这种社区小的由几十户回族人家组成一个农业村庄、一个城镇街区,大的由几千户甚至几万户回族人家集中形成城镇街区或农业聚居区。这些社区散布于自然地理不同的区域,呈块状散布或区域连片地分布于西北大地。一、西北回族社区地域…  相似文献   

8.
论清代走西口对内蒙古西部社会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6,19(3):49-53
走西口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了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减少了蒙古族人民对单一的游牧经济的依赖性;加快了蒙古草原与内地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重要城镇的形成;也沟通了草原文化与内地文化的联系,丰富和发展了内蒙古西部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9.
试论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撑起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统领民族精神的灵魂。研究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透过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的了解,对于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回族产生形成的历史及发展过程,理解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海传统民族贸易中回族商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传统的商业贸易活动中 ,回族商人的经营活动显得十分活跃 ,自唐宋起回回人的先民在青海河湟流域一带有经商活动以来 ,后经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发展 ,形成规模。回族人经商活动的地域范围 ,不仅涉足到全省各地 ,也涉足到整个藏区和省外许多地方 ;其经营形式、内容、方法以及经营品种等也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市场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它在历史上对青海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白族、维吾尔族都以善经商著称。笔者对回族善经商的历史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研究少数民族商业者参考。 一般来说,回族积累的善经商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依靠国家政权,争取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种种便利,积极开展商业活动,谋取较大利益。每个民族的商业活动,重要目的之一是谋取利益。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各种商业活动,无不受国家的税收、外贸等各项政策以及各级政权的行政制约。回族商业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2.
自我表述是任何一个族群沟通他群实现族群间和谐共存的路径。回族作为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伊斯兰移植时代""他者"表述的历史境遇,明清之际回族穆斯林开展的"以儒诠经"等活动,开启了回族穆斯林自我表述的先河,及至民国时期穆斯林学术研究活动的兴起,新时期以来回族穆斯林在与时俱进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表述格局中。  相似文献   

13.
西北回族政治势力的崛起,改善了回族的社会地位,成为西北政坛重要的制衡力量,同时带来了回族社会的深刻变迁:回族社会出现自治倾向,社会开放对外交流扩大,民族教育制度初步建立,工商业走向繁荣,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回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西北政局的关键是处理好民族关系;中央政府需要更多地承担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与进步的发展成本;在民族地区既要发展民族经济,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互信与了解的同时,培养对祖国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西汉“抑商政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政府推行的“抑商政策”,学者大都认为是一种抑制商业的政策,并将其与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相配套,故有“重农抑商”之说。进而认为正是抑制了商业,才使农业得到重视和发展,西汉前期社会经济才会跳出困境,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只要全面、客观地研究西汉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商业史的发展,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确实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商业的发展,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西汉政府,特别是西汉前期的几代统治者,对待商业活动,如同对待农业生产一样,积极为其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这在西汉的经济史料中,都有明文记载。“利商政策”(笔者试把便利商业发展的政策称为“利商政策”)和“抑商政策”同时并存。因此,如何解释这个看似矛盾的历史现象,如何正确理解西汉的商业政策,将有助于我们对西汉的“抑商政策”有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加深对整个封建社会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5.
回族的皮毛行业发展年代久远,在回族所从事的传统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国内对回族皮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甘宁青、内蒙古等聚居地区,对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皮毛贸易活动关注甚少。由于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宗教氛围等方面的差异,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皮毛业相对于聚居区有其独有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以河南新野回民马庄为田野点,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搜集一手资料,对马庄回族的皮毛贸易活动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皮毛"经济共同体"结构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散杂区回族的皮毛贸易状况和背后折射出的商业社会结构,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回族的皮毛行业发展年代久远,在回族所从事的传统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国内对回族皮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甘宁青、内蒙古等聚居地区,对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皮毛贸易活动关注甚少。由于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宗教氛围等方面的差异,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皮毛业相对于聚居区有其独有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以河南新野回民马庄为田野点,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搜集一手资料,对马庄回族的皮毛贸易活动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皮毛“经济共同体”结构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散杂区回族的皮毛贸易状况和背后折射出的商业社会结构,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运用比较方法,对近现代回族商业的繁荣及其原因进行了叙述和分析。作者认为,晋商、徽商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衰落和同一时期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系统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一制度因素对商业经济的兴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继承回族优秀商业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增强全球化意识、提升现代企业精神,应成为当代回商群体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8.
海洋经济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曾是生命摇篮的海洋,随着社会经济过程的历史推进,愈益显示出它对于人类经济生活的巨大价值和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海洋经济活动的现状已为人们从总体上描述海洋经济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规律性提供了客观前提。与此同时,人们对现代海洋经济活动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理论兴趣,专门的研究机构业已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就被提出来了。目前,海洋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尚处于探讨和形成的过程中,笔者不揣冒昧,拟就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体系谈些粗略认识。  相似文献   

19.
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揭示作为历史形态的“儒商伦理”的发生是根植于其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中 ,以至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出现商品经济的独立化倾向 ;商人阶层活动的独立化倾向 ;传统社会的等级性结构的松动 ,以及明清启蒙思想家自觉对商品经济活动辩护等总体性特征。这对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 (“儒商伦理”)的问世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历史契机 ,而这一时期发育的商业伦理也不可避免地烙上当时的历史性格。  相似文献   

20.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社会组织的不断演进史。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其社会组织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同样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进步轨迹。就西北回族而言,其社会组织进程化演进轨迹包括以下四个紧密相连的历史阶段:一是唐宋时期回族之聚合,二是蒙元时代回族社会组织之形成,三是明清时期回族社会组织之发展,四是民国时期回族社会组织之新特征。本文拟就上述四个方面对西北回族社会组织进程演进轨迹做一些考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