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国古代有几个王朝,都曾用国家之力,修成几部卷帙浩繁的书籍。最有名的如宋朝纂修的《太平御览》一千卷,《册府元龟》一千卷,《文苑英华》一千卷,明朝初年纂修的《永乐大典》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清康熙时纂修的《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佩文韵府》四百四十四卷,《全唐诗》九百卷,康熙雍正两朝修的《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这些书有的是诗文总集,有的是类书。清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妄图跨越各代,  相似文献   

2.
一、缪氏抄校《永乐大典·顺天府》的由来《永乐大典·顺天府》存卷七至卷十四,系缪荃孙从《大典》中抄出,原为缪氏旧藏,后归李盛铎,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书用缪氏专为抄书印制的绿格竹纸所抄,前半叶左方栏外印有“艺风钞书”四字。艺风,缪氏晚年别号。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全书有缪氏朱笔校字。首册书衣有李盛铎题字:“此书乃从《永乐大典》抄出,共存八卷,凡三册。”卷端有缪氏“荃孙”、“云轮阁”二朱文长方印和李氏“麐嘉馆印”朱文方印。《永乐大典目录》天字韵下列《顺天府》二十卷,即从《大典》卷四千六百四十四至四千六百六十三。此《顺天府》八卷应为《大典》卷四千六百五十至四千六百五十七。  相似文献   

3.
(一)《岭表录异》,唐广州司马刘恂著,《新唐书·艺文志》列入地理类,著录三卷;原书久佚,宋人类书中屡有征引,而明《永乐大典》、所录尤多。清乾隆中修四库全书,陆锡熊、纪昀、任大椿等辑得三卷,稍后以武英殿聚珍版(即活字版)印行。陆锡熊等有书前案语云:……恂之原本久失矣。宋代《太平襄宇记》, 《太平广记》、《太平御览》诸书征引颇伙,仍复挂漏;惟散见《永乐大典》者,条理较详,尚可逐巷裒辑,虽所阙数函未经遍检,或不免有遗,而证以旁见诸书者,似已十得其八九。恂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是古代中国以至古代世界卷帙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它收录了我国上至先秦、下迄清乾隆年间的历代主要典籍。全书缮录七份,度藏七阁。据文津阁本统计,共收书3503种、79337卷,订成36304册,分装6144函。其规模大大超过了历朝官修书,如宋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明之《永乐大典》,清初之《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全唐诗》及《古今图书集成》。上列诸书,皆号称巨帙,但除《大典》与《图书集成》外,余均被《四库》所容,可见其收书之夥,工程之巨。《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5.
中国类书始于三国《皇览》,成形于唐代之《艺文类聚》,经宋之《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至明之《永乐大典》、清之《古今图书集成》,则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6.
(一)《永乐大典》本百科全书式的《永乐大典》于一四○三年至一四○八年编于南京.一四二一年,《永乐大典》及文渊阁芷书迁至北京。这部巨著的副本完成于一五六二至一五六七年间。战火和保管不善,都是文学宝库的死敌。一七七三年,在恢复《永乐大典》收入的佚书过程中,《永乐大典》得到广泛应用。这时发现北京这套《永乐大典》副本不完整.当时存于翰林院.是四十年前从皇史歲迁来的。  相似文献   

7.
晓陶 《新少年》2011,(1):30-30
你知道解缙吗?中国最大的词典类工具书,光目录就达60卷,装订成1.2万册,总计约3亿7千多万字,内容浩繁、巨细并蓄的《永乐大典》,就是解缙主持撰修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四六膏馥》与南宋四六文的社会日用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宋书坊有所谓《四六膏馥集》,选录杨万里、李刘二人四六文之所谓“膏馥”者编类刊出,实不过为社会日用书启提供范式,流传绝少。清代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得七卷,置于类书类存目中,故亦少有注意者。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本《四六发遣膏馥集》,凡四十卷。篇幅既远多于四库之著录,内容又正反映了四六文在写作上由北宋之淡雅自然,渐变为南宋之工巧繁碎,而在社会应用方面又日渐实用化的趋向。书中分类摘编的对句与长联,又透露出宋四六与对联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今人张涤华《类书流别·存佚篇》著录了《彭氏类编杂说》一书①,庄芳荣《中国类书总目初稿·书名著者索引篇》因之②。《彭氏类编杂说》六卷,明彭好古辑。此书最先著录在《千顷堂书目》子部类书类,“彭好古《彭氏类编杂说》,六卷”③。《明史·艺文志》本于此④。然而有清一代重要的目录书,如……  相似文献   

10.
四库本《文说》乃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非《文说》的原貌,通过元末明初徐骏《诗文轨范》二卷、赵谦《学范》、明代刻本《文式》等书中所引《文说》的考查,知其混入别人文字;同时也可以知道《文说》并非如四库馆臣所言为科举所作,而是论行文之法。  相似文献   

11.
《永乐大典》所载《元一统志·陈亮传》考释邓广铭《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六陈字韵,首录《宋史·儒林传·陈亮传》的全文,其下紧接着就又引录了《元一统志》中有关陈亮生平的一大段文字,尽管这一大段文字既缺头又缺尾,所载各事也间有不完不备或传闻失实之处,但它既不是...  相似文献   

12.
晓陶 《新少年》2011,(Z1):30
你知道解缙吗?中国最大的词典类工具书,光目录就达60卷,装订成1.2万册,总计约3亿7千多万字,内容浩繁、巨细并蓄的《永乐大典》,就是解缙主持撰修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赵谦《声音文字通》一书现存30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尚存三十二卷",《明史》等记载为100卷.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现存《永乐大典》共采录《声音文字通》三百余条,为该书实为100卷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该书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应是一部韵图韵书合编型辞书.  相似文献   

14.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永乐大典(公元1403——1408年完成),全书共22937章。初名《文献大成》,后更广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就有六十卷,定名《永乐大典》。世界上最小型的书: 197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出版的3×2.5毫米的图书,书名《绘画入门》(BilderABC)。出版这样的小书是为了说明印刷和装帧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这种微型书只有火柴头那么大。  相似文献   

15.
古代类书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书是辑录古典文献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寻检和征引的一种工具书.它是一定时代、一定范围的知识总汇,相当于今日的百种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介绍世界百科全书历史时,列举了我国古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20余种古代类书.英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我们经常查阅的最大百科全书是储今图书集成》.”足见类书是多么有用的一种工具书.类书源流和发展我国古代类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按朝代先后顺序简述之.三国来王应因《玉海》卷五日:“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可见,《是览》是我国类书之鼻…  相似文献   

16.
北宋初年(公元977年),太宗皇帝召集前朝各国文臣儒士,对原十国所得的数万册图书进行编辑整理,连续编成了几大部书;按成书顺序有小说类编《太平广记》,百科类书《太平御览》,文章分类汇编总集《文苑英华》。后来宋真宗年又编成一部政事历史的专门类书《册府元龟...  相似文献   

17.
(一) 清代陈梦雷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最大、收罗最广、质量甚高的类书。 在我国历代类书中,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号称卷帙浩繁,但比起《古今图书集成》来,却相形见绌。论卷数,《古今图书集成》拥有一万卷,是《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的十倍,《艺文类聚》的一百倍;论字数,它达一亿六千万  相似文献   

18.
《旧闻证误》是南宋杰出史家李心传(1166——1243)的晚年作品,成书在其名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之后。该书为考订两宋特别是北宋史事的第一流笔记,是有宋一代历史考据学的代表作,可与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比美。《证误》一书,原有十五卷,惜明代已无全帙,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百五十二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作一百四十余条),重编为四卷:卷一著录44条,卷二45条,卷三33条,卷四30条。原书几经传抄,又遭四库馆臣窜改,故脱误之处颇多。即以传世的四卷本而论,有引录旧文而脱李心传按语者十一条(其中卷一,条  相似文献   

19.
俄藏敦煌文献《新集文词九经抄》 写本缀合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集文词九经抄》是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种蒙学读本,是具有家训及书抄性类书的特殊教材。学术界对保存在英藏、法藏敦煌文献中的《新庥文词九经抄》写本做了研究,但是保存于俄藏敦煌文献中的《新集文词九经抄》却很少有人涉及。俄藏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八个卷号写本,其中六个误定成《百行章》,本文经过对这些写本的抄写字体、内容等研究,认为是一卷《新集文词九比抄》分裂所致,可以拼接缀合为三块,与英法藏本不能互为渊源底本,出自张氏归义军初期的改煌文士之手。  相似文献   

20.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 ,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 ,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 ,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 ,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 ,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 ,唐人类书的引用 ,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 ,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 ,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