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社会风尚表征着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美德善行的社会样态呈现。社会风尚包含良好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良好价值追求维度在实践中逐步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标准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标准,进而形成人们良好的行为方式。新时代社会风尚建设在现代化的“冲突”与“转型”中面临多重境遇,社会风尚建设亟需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从实践主体、实践对象、价值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将社会风尚建设的具体实践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有机联结、相伴携行。社会风尚建设从“解构”到“建构”的实践进路选择,使得实践理性占据重要位置并使得社会风尚实现了日常化、生活化。社会风尚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社会风尚最终能导引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燕京 《中州学刊》2004,(6):135-139
晚清社会风尚发生了从"淳厚"到"浇漓"、从"扬"到"洋"再到"新"的变迁.究其原因,一方面它是历代中晚期因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僭礼逾制现象的继续;另一方面则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新旧杂陈,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凸显出地域差异和社会群体差异.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只是近代社会风尚变化的一个起点,它没有因改朝换代的结束而结束,而是随民国以后社会风尚的变迁而继续发展,在它的影响下,社会风貌不断趋新.  相似文献   

3.
唐风与唐装——唐代社会风尚在妇女服饰中的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唐代典型的三种社会风尚:尚美、开放、兼容在唐代妇女服饰中的反映,阐述社会风尚与服饰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明开放兼容的社会风尚对服饰的创新、多样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研究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深层。社会风尚是社会深层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社会或一个区域的人口素质与心理态势都可以从社会风尚中得到充分反映。 要研究清代江西的深层社会结构,就必须研究清代江西的社会风尚。 清代江西的社会风尚粗略地有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风尚与精神文明骆天银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为了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扶持正气,克服邪气,在全社会造成浓厚的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  相似文献   

6.
明代江南社会风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风尚,亦即社会风气,它是不断演变着的精神整体,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受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与一定时期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及时代精神等有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风尚亦各有不同。本文试就明代江南地区的商业资本和社会风尚以及体观其时代风貌的生活方式方面,作些初步探索,以求正于同好。  相似文献   

7.
汉魏易代之际,社会思想也随之变迁,在动荡的年代面对社会的种种混乱现象,汉魏诸子通过著书立文对社会风尚和人物品评各抒高见,王符、仲长统、荀悦、徐干等人的论述,是推动汉魏之际思想轨迹变迁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社会风尚批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坚守;“崇真求实”的人物批评也开启了汉魏“名实”思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体现于城乡社会民众的工作劳动和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有与中国共产党党风联系密切、泛政治化、形成迅速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制度和群众运动的制约、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思想教育、开国元勋的模范作用等。探讨50年代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阿里 《兰州学刊》2010,(Z1):130-132
贾平凹同商州文化的关系是许多论者提及,商州的地理和人文形成商州文化特质、精神的遗传,商州自然人文景观和社会风尚的影响,使贾平凹的心理图式中早已带有了商州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时序>篇是刘勰文学史观的专论,在他看来,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学发展的兴衰有重要关系,而各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又与历代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分不开,这就是"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枢中所动,环流无倦"的文学史观.刘勰将文学的兴衰发展最终归于政治因素,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史观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提出了"八荣"的社会价值导向,明确了"八耻"防微杜渐的警示,树立了社会风尚的道德标杆.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倡导"八荣八耻",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领导干部要做“积极实践者”,带头践行“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于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文广 《理论界》2006,(10):121-121
“八荣八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蓝华业 《南方论刊》2007,(4):72-72,7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全面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刘波 《兰州学刊》2013,(8):95-99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通过陈寅恪对唐传奇《莺莺传》的笺释来分析唐代的社会风尚,尤其是门第地位对男女婚恋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梳理陈寅恪的女性态度和唐传奇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基础,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与实质.本文主要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氛围等角度,分析了探讨了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实践途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98-101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基础,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与实质。本文主要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氛围等角度,分析了探讨了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实践途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是规范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的普遍准则;是修养人德性和培育社会风尚的道德取向;是推进社会发展、创新社会规则的价值导向。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正义的实践体现,坚定制度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