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有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国家经营所造成的企业经营上的"大锅饭";二是国家所有所造成的企业资产上的"大锅饭".前八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围绕打破经营上的"大锅饭"来进行的,其基本思路是实行经营权人格化,即通过明确企业经营者以及职工的责、权、利,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前期改革实践表明,实行经营权人格化虽然可取得明显的近期效益,但它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与企业的持久活力有关的利益、责任和内在动力问题,它同企业改革所要达到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强大活力的目标模式还有很大差距.企业改革的深化必须进入所有制领域,进一步打破国有企业在资产上的"大锅饭".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状况评析 产权即资产所有制的简称,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形式上的体现。它包括资产归属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从广义上来说也包括资产占有权、支配权和经营权。产权内涵中各种权利的组合、制约、运作,构成、人格化和外在分布等具体方式,就是产权实现形式。国有资产的组织实现形式有优劣之分,因而也就有选择和改革的余地。  相似文献   

3.
1.界定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创造出新的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界定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是开放企业产权市场的前提,役有明确而独立的产权关系,没有自主经营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企业产权市场不可能形成。但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边界模糊。长期以来,是一种“四合一”的模式,即地缘、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企业的隶属关系、行政权力“四位一体”。正视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清这一现实,应把国有企业分级管理作为界定产权的起点,然后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资金运动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已作了不少研究,但是,关于社会主义资金在这些过程中的人格化问题,至今尚未有人认真讨论过.人们忽视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在许多人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只有人格化为资本家才能执行自己的职能,而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资金不能由个人意志支配,因而不存在人格化问题.经济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日益增大的自主权,企业正逐步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一实践启发人们去思考社会主义资金的人格化问题.人们看到,旧体制之所以会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工人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弊病,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由于社会主义资金未能找到独立的人格承担者,没有人格化地体现为具有独立意识和意志的人的自主行动.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和讨论社会主义资金人格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产权二重性的内涵是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都具有虚拟性和实在性的双重属性 ,外延包括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二重性、劳动者资产所有权的二重性和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国有资产产权二重性的根源是受公法一元论支配的融行政权力和民事权利为一体的国家职能二重性 ,因而导致所有者缺位和经济低效益。转轨时期国有资产产权二重性的表现形态是资本非人格化 ,即所有者缺位表现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 (“全民”)的虚拟性和劳动者资产所有权客体 (生产资料 )的虚拟性。规范公法和私法主体 ,把国家作为公权力和私权利合二为一的载体分离为公权力的载体国家和私权利的载体企业 ,把劳动者产权主体的实在性和国有资产产权客体的实在性结合起来 ,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这就是解决所有者缺位或资本非人格化的根本途径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的最好形式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产权关系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资产运营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多头产权主体管理;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产权虚置;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单一化的前提是理顺政企关系,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明确投资主体,规范产权关系,以产权为纽带来经营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期来,市场经济浪潮给一些亏损企业带来了较大冲击,随着亏损企业的增加和亏损金额的增长,为了勉强维持其存在,大量社会资金和资产不得不投向亏损“黑洞”,出现了劣难汰优难胜、企业生而不灭、存而不亡的奇异现象。为了正视并分析这种现象,本文拟对亏损企业不灭的必然性、“负效应”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亏损企业“不灭”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企业经营机制,使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实质上就是劣企“吃”优企,国家有意无意中充当了劣企存续的“保护神”,从而使大量的  相似文献   

8.
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资本经营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为了使国有企业充满活力,形成资产的流动机制,促进产权结构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其资本更具有流动性,更利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本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资本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即资本还是创造商品,带来利润的手段。社会主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必须遵循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中心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保…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10多年的进程表明,只有企业制度的创新才能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即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与其它市场主体一样,是拥有民事权利的主体,拥有独立的财产和产权.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是市场经济对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基本要求,否则市场经济的活动就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无论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无不涉及到产权关系,而其核心,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只有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才能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做到既保障国有财产归属国家所有,又由企业独立经营,独立承担财产责任;既防止国家干预又要保证国家依法监督.如今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展开,股份制的实施,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我国国有企业中正式引入委托一代理理论.  相似文献   

10.
股份合作制企业内设公有股,与股份合作制的本质相悖,不利于企业产权结构规范与股份合作制的完善。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对传统公有制观念的挑战,集体共同占有下的个人所有制不等于私有制。股份合作制产权关系的本质特点就是要确立劳动者的个人资本所有权。对老集体企业改制解决公有资产问题,国有资产可通过购买、资产折旧、变为借贷等途径;集体资产可量划(虚划、实划)职工名下。新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资产包括职工集资、贷款,贷款的产权也应量划职工个人名下。产权结构规范化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解决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重新划分和再造国家与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使其合理配匹和组合,以达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这里的权责利划分界限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坚持资产国有制不变并保证其保值增值;二是充分满足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内部和外部条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以往的改革思路与实践包括“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未能真正解决二者结合的问题,原因就是产权结构不合理,权责利的划分不…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在产权运作上的市场劣势主要表现在:“初始委托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高昂的代理费用”等。回顾改革开放20来年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不断调整和运作,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改革的终级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政府要从大多数国有企业中退出,不再直接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化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大多数人只讲对了一部分。产权,是一个由多项从属权能组成的集合概念。在这个产权的概念“束”中,国有企业的产权有的是明晰的,如国有企业资产的归属问题,而有的就不是很明确,如国有企业资产在运营过程中的利益实现问题。这样,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变革选择中,必须在部分权能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使其它部分权能也能明确的路径选择。这里可供选择的第一种途径为,驱使多级委托──代理的目标兼容,在维持现有的多级委托──代理级数及关系的情况下,通过设计和运作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引致各级目标均与企业经营绩效兼容,并且各级委托──代理者的效用为企业经营绩效的增函数。第二种途径为驱使委托──代理的级数减少。在现今的发展时段,第一种途径是不可取的,而对第二种途径的择定,在目前情况下,可选择从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运作的变革入手,使其干预企业行为的外部性完全或者较大程度上内部化。当务之急就是认真制订和有效实施《政企关系法》,规范和导控政府及企业行为,使之真正成为服务于国家和企业的机构,然后逐步进入中心区域,真正全面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真正落实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洪山 《理论界》2004,(1):35-36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关键性的一步,但现在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将其落到实处。企业资产的所有权落不到实处,一切都无从谈起。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诸如亏损严重,效益不好,效率低下,管理混乱,贪污浪费,资产流失等等,都与企业产权不落实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郾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缺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出资主体缺位。国有企业的资产从理论上讲属于全民所有。但这个所有者是抽象的人,而不是自然人。实际现行国有企业资产没有人格化,没有具体的…  相似文献   

15.
产权多元化与国有产权主体虚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万春 《社会科学》2000,(10):24-27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突出难点是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虚置。这个问题不解决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只能是一句空话。现实中 ,有人认为解决国有产权主体虚置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产权多元化。实践证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本文在分析国有产权主体虚置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产权单一性的基础上 ,探讨建立人格化的国有产权主体的对策。一、产权多元化不能解决国有产权主体虚置问题我们知道 ,国有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制企业与私人公司制企业最大的区别是 :私人股的普通股东就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人 ,而国有股东是由几层委托代理关系形…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普遍遇到如何明晰产权的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如何确定国有产权的主体及其代表.如何人格化,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收益等等,都是个难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搞清产权结构和公有产权的特点入手,对产权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企业单位的工资工作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病,就是在工资分配上企业不分经营好坏实行统收统支;职工不分干好干坏,干多干少,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两个平均主义。结果,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没有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没有把经济责任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不奖勤、不罚懒,“大锅饭”“吃”掉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也“吃”掉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企业、职工既缺乏经济动力,也缺乏经济压力。 上海市企业单位的工资工作,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恢复和  相似文献   

18.
清晰和落实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是解决当前国有企业资产代理人实际“缺位”问题的关键.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主体,就必须实现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有序分离.国有企业享有代理占有权、收益现实使用权、部分处分权和完全使用权,可定义为“企业现实所有权”.因此,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就是企业法人财产现实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略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钢 《兰州学刊》1998,(4):14-16
我国当前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的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在原有产权为主的基础上,使产权主体多元化.鼓励个人持股、法人持股,解决国家单一产权主体状况下,国家的监督能力相对有限与国有企业能量庞大之间的矛盾,使个人或法人组织的收入与资本收益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明确的联系,形成广大投资者共同关心公司资产经营的激励机制.其次,用一套科学、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即通过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结构,形成所有者、法人代表、经营者和职工集体之间的制衡和约束机制,得以保证国有资产不受侵犯,得以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0.
“有人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早已十分明确,这纯粹是一种欺人之谈”.这是发表在《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上的一篇题为《产权结构理论及其应用》(以下简称“应用”)的文章中的一个观点.《应用》的作者似乎没有否认国有经济的存在,在其文章中“国有企业”这个概念还被大量使用,但是却彻底否认了国家或政府是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这就是说企业资产是国家所有的,而国家却没有资格成为自己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