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五章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族也称作《格萨尔吉钟》即《格萨尔的故事》。它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并在藏族人民群众中流传广泛、规模宏大的一部长篇巨著。这部史诗,是以“钟侃”(故事人,即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的说唱为流传的主要形式。另外,还有不少藏文和蒙古文的手抄本和一些木刻本流传各处。藏文本流传在广大的藏族居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纳西族、裕固族等地区和尼泊尔、不丹、拉达克几个国外地区;蒙古文本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蒙古族居住地区。在国外也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等地区。《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少有的长篇英  相似文献   

2.
土族《格萨尔》是土族人民在和藏族人民长期交往中,吸收、改编古代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并创新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英雄史诗。1990年代后,一些颇有造诣的土族《格萨尔》说唱能手相继谢世,目前仅存王永福一人,抢救、保护土族史诗《格萨尔》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藏族史诗《格萨尔》今日在土族和裕固族中广为流传,但在早期这些民族中却是禁唱《格萨尔》的.历史上曾有格萨尔和霍尔王交战、霍尔王战败被格萨尔所杀的故事,所以在土族和裕固族中说唱《格萨尔》会使霍尔三兄弟(即指黄帐王、白帐王和黑帐王,分别是裕固族、土族和汉族的祖先)不高兴.时过境迁,现在土族和裕固族中不仅说唱、流传着《格萨尔》,而且人们还产生了特有的社会历史心性和追寻英雄祖先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格斯尔王传》介绍白歌乐《草原》 1955年第6期关于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青海省关于《格萨尔王传》的调查搜集情况 和间题青海省文联《民间文艺通讯》 x95o年第8期关于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 歌行、可国《青海湖》1959年10月谈史诗《格萨尔王传})王亚平《青海 湖》1 959年一2月青海省大力收集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 长山《民间文学》1960年第1期蒙古族史诗《格斯尔王传》简论中国社会 科学院内蒙古分院语言文学所《文学评 论》1960年第6期…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岭·格萨尔王传》、探讨岭·格萨尔这个人物时,首先遇到的是“格萨尔”的词义问题。多年来,在搜集、整理、研究《岭·格萨尔王传》时,研究者们发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流传的格萨尔的故事传说,而这些故事传说中的格萨尔不尽都是《岭·格萨尔王传》中的岭·格萨尔。倘若不搞清“格萨尔”一词的含义,就很难分清这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格萨尔”。那末,《岭·格萨尔王传》也就成了一部时代含混不清、民族含混不清、地区含混不清的含混作品了。  相似文献   

6.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已被各国研究家公认为世界伟大的史诗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确认它是世界性的民族史诗,是芬兰民族文化的基石。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的差异。从多角度入手,对藏族《格萨尔王传》和芬兰《卡勒瓦拉》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世界文学中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英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杰出代表。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差异。如果我们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系统地梳理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简称《格萨尔》,下同)是藏族古代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其中有不少描述藏族人民的信仰习俗的文字,如《格萨尔王传·分大食牛之部》关于“招取福运”的描绘等。舟曲《寻运曲》是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黑峪沟一带的藏族歌舞曲,歌词内容主要是述写人们寻找福运的,因此我们称它是舟曲《寻运曲》。从“寻运”到“招运”既反映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又记述了藏族信仰习俗中俗信与迷信的发展变异过程。  相似文献   

9.
最新出版的《格萨尔文库》第三卷《土族〈格萨尔〉》上、中册的文献价值在于 ,填补了《格萨尔王传》传播学的一大空白 ,标志着这部英雄史诗的发掘整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流传在我国藏族地区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的思想和艺术水平可以同世界任何著名史诗相媲美,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由著名艺人扎巴老人口述、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本格萨尔王传《天岭九藏》之部(亦译作《仙界占卜九藏》,以下简称《天岭》),更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英雄史话。这部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它以优美动听的语言、复杂曲折的情节、深刻逼真的人物、别  相似文献   

11.
试论格萨尔与不弄(白兰)部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津津乐道的一部长篇史诗,是一部洋溢着爱国主义的传奇故事。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浪漫主义的手法,歌颂本族爱国英雄格萨尔王的业绩。这部伟大的史诗内容有丰富多彩的本民族特色的神话与传说,曲折多趣的情节,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以及有为民除害的主题,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但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也在国外的拉达克、不丹、锡金、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及苏联西伯利亚布利亚特Bauriates蒙古、通古斯民族地区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少数民族不但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而且在民间文学方面也有丰富的宝藏。长达一千万言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被称为“诗的民族”的傣族现在初步统计就有长诗五百部以上……各族人民浩如烟海的史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有如多姿的春花、无数的繁星,不论数量和质量都可以毫无逊色地与世界上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学相媲美。  相似文献   

13.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伟大的巨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长的史诗。研究《格萨尔王传》既要进行详尽的科学的考证,也要从文学的角度进行仔细的深入的探究。本文仅从《格萨尔王传》中的谚语着眼,作点肤浅的分析,求教于研究和热爱《格萨尔王传》这部伟大史诗的老前辈和同志。  相似文献   

14.
虽然有些学者对史书中的格萨尔和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翁格萨尔进行过比较研究,但模棱两可,毫无定讨。人们仍然习惯于把史书中的格萨尔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翁格萨尔混淆起来。 本文就史书和史诗中的格萨尔进行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格萨尔称谓的含义和由来 有人说,格萨尔是莲花花蕊之意,是说花蕊能破花瓣而出,堪称英雄,故喻人则为英雄。 又有人说格萨尔在蒙古族中称为“格斯尔”,其意也为英雄,故藏族称呼中的格萨尔是外来语。 也有人说格萨尔是象雄语,指英雄豪杰,是随苯教而沿袭迄今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它有为民除害的主题,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浪漫主义的手法,曲折多趣的情节,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歌颂了藏族爱国英雄格萨尔王的业绩。它不仅在国内藏族、蒙古族地区广泛流传,也在国外一些国家中流传。  相似文献   

16.
“赛马登位”是伟大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一部,故事围绕着谁来当岭国国王的问题,通过赛马,展开了岭国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它不象《格萨尔王传》其他以“宗”或以“战”命名的部本那样,有千军万马惊心动魄的鏖战场面,和英雄为国捐驱的悲壮情景。它的整个故事基调比较轻快,语言也多以取笑逗趣、诙谐幽默为主。而且还采集了  相似文献   

17.
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共有分部本100多部,它是活着的史诗,还在收集整理之中。在《格萨尔》史诗的研究中涉及到其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民俗、婚姻等的论著问世不少。但在《格萨尔》史诗中的经济思想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将《格萨尔》史诗中的经济思想作一初步探讨,请专家学者指教。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引证荷马史诗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论述了史诗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是历史事实的再现,即史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它流传的过程中,可以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故事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史诗故事,“是把格萨尔王一生的几件大事,写在一部里,成为一种格萨尔全传的形式。”这就是所谓分章本。分章本流传到后来,便出现了分部本。分部本是把格萨尔一生的活动,分散到若干个部里来写。这样传唱下来,就使《格萨尔》史诗,不仅仅是三部曲或四部曲的问题,而是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集合体。这个史诗故事集合体里,究竟包含了多少个分部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据国内著名《格萨尔》专家王沂暖教授说:“现在分部本最多,已可达  相似文献   

20.
格萨尔石刻作为藏族石刻艺术的一种,既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具备忠实史诗描述的特点。在格萨尔文化中,特别是对塑造和传播史诗英雄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独特的格萨尔石刻艺术进行解读,探究格萨尔石刻艺术的起源、石刻艺术在《格萨尔王传》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