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蕾 《统计研究》2009,26(5):59-67
 本文以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切入点,同时考虑不同类型的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可能对人力资本有效供给的影响,重点考察教育产出 结构、技术进步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生产性资本和科技经费投入的资源配置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这两类人力资本供给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中国人力资本供给的相对过剩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职业型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难以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了素质型人才的经济产出的影响力,普通高等教育的拓展对中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影响力较弱,无法抵消劳动人力资本供给变化率的负向作用。因此从经济长期增长的角度出发,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国家应该多投入一些资源用于职业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章构建包含从业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人口年龄结构等变量的动态面板模型,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199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实证检验教育红利的形成机制。研究显示:该区域整体层面,初级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均大于技术进步系数,高级人力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区域而言,上游的初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显著;中游的高级人力资本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且高级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能够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下游的初级人力资本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高级人力资本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作用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测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各因素的产出弹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得出以下结论:技术进步、资本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劳动力投入、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提高资本利用率、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制度创新等角度提出保持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快速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全局DEA框架下SBM模型基础上分解GML指数得到绿色技术进步指数,运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关于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和我国东部和中部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就业率、产业结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严格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对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对我国东中部有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在1987~2005年期间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从而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从而为有关方面关于政策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我国2000~2006年行业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水平、国有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通过对1985~2007年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初期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阻滞作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滞后期相对较短;一单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和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的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具有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应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出,并关注和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出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对技术进步的内涵、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广西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增长理论给我们带来的思路是,教育--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经济长期增长.既然技术进步改善了生产函数、提高了要素效率而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Salter(1966)也认为只有技术进步率才是形成生产率增长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技术进步水平的差距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模型,运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以山东省为例研究教育与沿海区域技术进步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教育对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这对于制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发挥教育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无论要素分配参数是否为常数,均可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中性技术进步、偏向性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度之和;TFP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之和.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资本-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当分配参数为常数时,我国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偏向性技术进步是TFP增长减缓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分配参数不为常数时,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TFP增长上,尤其是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必须从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