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章基于ARIMA模型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良好的短期预测特性,采用该方法对“十三五”期间中国铁矿石消费量与对外依存度进行了模型构建和预测分析,所建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较佳.预测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中国铁矿石消费量将趋向于缓慢上升至零增长率的顶点,对外依存度则将在经过高位平台后拐入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系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PDL(Polynomial Distribution lag)模型检验了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率和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存在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因果关系,存在产业转型与TFP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滞后于产业转型,即期产业转型系数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但与滞后三期以内的产业转型系数正相关.因此,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具有短期经济增长效应,不具备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环渤海地区产业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也表明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滞后,转型质量不佳.  相似文献   

3.
通常认为基础性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探究发展经济学的结构转型观点是否也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文章选取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样本,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197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果发现,基础性要素始终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结构转型,分别以“农业-制造业”与“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转型为主要内容。且结构转型主要在东西部地区推动经济增长,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为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以来基础性要素与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表现出下行趋势,虽然各样本的主要增长动力并不一致,但在基础性要素与结构转型的作用下,这种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甚至是扭转。  相似文献   

4.
以1960年以来的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货物出口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用VAR模型对"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得知新一轮的经济复苏期将会持续到2012年,然后从2013年又开始下降,因此2012年将会成为这一轮周期的波峰.文章还结合当前和今后的形势对经济复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十三五”这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研究未来5年中国经济的前景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我们描绘的发展蓝图,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如何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贯彻落实好“十三五”规划建议,打好“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攻坚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中国煤炭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中国煤炭供需的各种弹性系数,预测未来煤炭需求及其环境影响,并与单方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年均10%的高经济增长率假设下,联立方程预测2015年中国煤炭需求可能达到35亿吨,其污染物排放量将增加40%左右。在考虑煤炭供需相互反馈效应的情况下,联立方程的估计系数比单方程的估计系数大,预测值也较大。  相似文献   

7.
徐灼 《统计与决策》2016,(9):168-170
文章利用SVAR模型探讨了经济新常态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量、信贷规模)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新常态下货币增长率或信贷融资规模的增加更倾向于提高通胀预期,存款利率或拆借利率的上升更倾向于降低通胀预期.并认为这是由于新常态时期经济金融结构变化所导致的,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应该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型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从而更有效地管理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通过构建新的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其中不仅考察了资本、劳动和技术因素对增长的影响,而且在技术水平方面将城乡两部门分别对待.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将我国城乡所获得的融资环境、政策支持等"外部资源要素"也置于模型中,考察他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宏现调控政策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先国(浙江大学):迎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且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性转换。这种转化主要表现为"一缓四优化":一缓即增长速度放缓,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按照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030年》研究报告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8.6%逐步下降到"十五五"时期的5%。"四优化":一是增长动力结构优化,从投资出口驱动转为消费为主驱动。消费率将从现在的不到50%逐步上升到65%以上;二  相似文献   

10.
基于SYS-GMM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份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将人口结构指标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并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计量方法分别测算其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考虑到老年抚养比在经济增长方程的内生性,我们还将滞后30年的就业人数比率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老年抚养率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口增长率对储蓄和投资有着负相关,但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工作年龄人口比率对储蓄率存在负相关,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但估计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在加入其它制度和人口变量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及其增长效益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07,24(11):8-14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源泉。本文通过对Feder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建立了一个可同时测度经济结构变化的增长效益和投资数量及其效率的增长效益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模型的分析也表明,投资建设中的浪费和资本使用效率的低下,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关注GDP的增长,更应该关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小;围绕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和提升绿色技术效率,提出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陆根尧 《统计研究》2002,22(10):13-16
近几十年来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舒尔茨 (Schults,T .W .)在 1 960年就指出 ,“国民产出的增加一直比土地、人时和再生性物质资本的增加幅度大 ,人力资本投资很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1] 。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研究的浪潮 ,使经济增长理论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新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卢卡斯 (RobertLucas ,1 988)和罗默 (PaulRomer,1 990 )都把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2 ] [3 ] ,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动态分析框架,借助于对其中若干重要参数的分析,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稳定状态及其推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研究结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进行了模拟。初步结论为:①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中存在稳定状态且随其参变量的变化而移动;②此稳定状态可以通过政策优化参数而向后推移;③可调控参数分别为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人均消费增长率、资本份额、技术进步速率、社会平均折旧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实证研究侧重于金融的资本积累功能,较少讨论金融的要素配置功能。为了间接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利用Battese &; Coelli (1995)提出的随机边界模型以及中国1978-2004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金融发展只是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并未促进我国技术效率的全面提升,这一结论与Rioja和Valev(2004) 等人的发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傅道臣张新兰ABSTRACTThepaperputsforwardamathematicalyaccurateapproachtoanalysethefac-torsofeconomicgrowth.Accordingt...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两种方法估计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用传统方法估计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在9.1%-9.5%之间,但是这个潜在增长率在近年来低于实际增长率。在资本驱动的假设下,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了确定与检验,用估计方程计算出了在资本驱动假设下的潜在增长率,发现中国近年来的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对之的解释是由于过多的投资所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直接结果是碳排放量的增加。基于Romer经济增长"尾效"假说,修正建立了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值为0.004 769,大于水资源尾效,略小于土地和能源的值。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约束具有缓解作用;流动性越弱的资源对经济增长越容易产生约束;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尾效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碳排放产出弹性成正比,与资本的弹性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曾慧 《统计教育》2008,(12):20-24
金融市场是联接FDI技术外溢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纽带,其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FDI技术外溢的效果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数据检验,本文认为,受"金融市场发展门槛"的限制,当前我国效率相对低下的金融市场,不能为FDI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提供必要的金融环境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增加资本积累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由预付资本规模和预付资本社会再生产组织效率决定的市场经济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借助LMDI乘法分解对以信贷为代表的货币预付资本的规模、效率和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认为:中国以信贷为主要代表的货币预付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驱动力,以信贷规模为代表的信贷投入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信贷效率在没有外部扰动年份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贡献,信贷的区域结构变化对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不具备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