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定尧 《浙江统计》2009,(11):20-22
当前,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升、销售价格波动较大。本文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房价收入比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浙江商品房价格的合理性。建议采取科学规划城市,使房价合理化;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等措施,推进浙江房价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湖北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奕  吕静  章成果 《统计与决策》2017,(19):166-169
文章通过EMD-SVM模型考察湖北碳市场碳价格形成机制并进行碳价格预测.结果表明:碳市场供需不均衡和碳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对碳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EMD-SVM模型也被证实具备良好的预测能力,期望能为市场决策者和参与者提供碳资产管理和风险规避保证.  相似文献   

3.
养殖主体行为与生猪价格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出栏量将生猪养殖主体分为散养户、小规模养殖户、中规模养殖场和大规模养殖场四类,运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养殖者行为与生猪价格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养殖者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采取追跌卖涨的逆周期生产行为,中规模养殖场生产行为比较稳定,大规模养殖场采取追涨杀跌的生产策略。养殖者行为是生猪价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中小规模养殖户出栏量越多,未来生猪价格越可能下跌;而中大规模养殖场出栏量越多,未来生猪价格越可能上涨。养殖者行为对生猪价格波动影响不同。散养户和小规模户是生猪价格上涨和下跌的主要推动力量,中规模养殖场是猪肉价格稳定的中坚力量,大规模养殖场可能加大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在险值(VaR)理论的三种模型方法,以重庆、成都为典型城市,采用2005-2012年两市商品房价格指数数据估计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的在险值水平.研究发现,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价格指数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地域同步效应;整体而言,重庆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要略高于成都市的下方风险;回溯测试结果表明,面对市场极端变化值,并不存在完美的在险值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武汉市武昌区2005-2015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三大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个因素对商品房价格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商品房价格主要受到GDP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共同影响;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强度最大的是GDP,其次是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对商品房价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运用价格机制 力促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依据是什么?结构调整的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市场需求,而价格是市场供需状况的“晴雨表”,是调节供需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价格工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一、价格杠杆在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价格是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利益是配置资源的重要动力,价格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当前在结构调整中,山西省需要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要实现这些要素的合理配置,在…  相似文献   

7.
魏志龙 《山西统计》2002,(10):11-12
“企业家”一词源于法文,原意带有冒险家的意思。现在,在英语中,企业家一词Enterpriseur意为创建企业并担任经营管理职责的指挥者。准确地说,并不是一般的企业经理就能称之为企业家,只有那些有创新思想并有创新业绩的企业经理才能称得上企业家。一、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机制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形成了企业家创新的外在压力;而在复杂经济变动中,企业家不断调整自身以求生存和发展,则是企业家创新的内在动力。正是这一压力和动力形成的合力,使创新的企业家“各显风采”。1.动力机制市场经济剧烈变动的外部力量来源于竞争,竞争…  相似文献   

8.
实行价格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价值规律越来越成为决定价格的主导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国民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场价格机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包含从业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人口年龄结构等变量的动态面板模型,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199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实证检验教育红利的形成机制。研究显示:该区域整体层面,初级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均大于技术进步系数,高级人力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区域而言,上游的初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显著;中游的高级人力资本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且高级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能够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下游的初级人力资本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高级人力资本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作用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徐迎军  李东 《统计研究》2010,27(6):17-21
 已有的关于房地产价格的文献大部分是基于线性框架的。那么一个很及时的问题是:房地产价格是否表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呢?我们利用基于非线性的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对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的非线性估计很好地解释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特点;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转换概率;两个状态分别具有2.2个季度和1.2个季度的持续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以实物分配和集团购买为主的住房消费方式的淡出,个人已经成为住房消费市场的主体,未来房价走势如何备受各方关注。通过对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我认为,短期内房价居高难下的态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从长远看,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目前房价: 总体稳中有升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从“过热”到在规范中逐步走向平稳的发展过程,其间房地产价格尽管也有过涨涨落落,但总体上是持续攀高的。从绝对价格方面看,2000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103元/平方米,比1990年约上涨1.85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房价与地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土地价格、房屋销售价格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广义的"潜在房价",从长期角度利用永久瞬时模型和信息共享模型检验了"潜在房价"存在性与构成以及地价和房价对这个潜在价格的贡献度,从短期角度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而言,房屋销售市场是决定"潜在房价"的主导力量,对于土地市场起着价格引领的作用;短期而言,房价和地价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与下跌和相对稳定的CPI不配比问题,引起国人对CPI指标的质疑,已影响到政府统计公信力。运用中国2010年CPI的月度数据与各月CPI分类数据,在借鉴美国使用成本法和澳大利亚获取法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中国CPI在住房消费方面的两种核算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核算的CPI数据比较发现,澳大利亚获取法核算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能更真实反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鉴于中国房价对CPI的显著影响,中国应该采用获取法核算CPI,将房价直接计入CPI核算中,进而提高CPI指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陈卓  陈杰 《统计研究》2018,35(7):28-37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租购并举”以缓解大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压力,但住房租赁体系发展是否能达到抑制房价的效果,这种效应与租房供应主体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在国内外都还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实证研究。本文综合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大样本微观数据及城市层面统计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在地级市层面实证考察了住房租赁部门发展对房价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租房供应主体在这种效应中的作用。包含纠正内生性偏误在内的系列计量分析结果都一致性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中的租住家庭占比与当地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进一步从住房租赁供应主体结构来看,一个城市租赁供应中市场化比重越高,则该城市租住家庭占比与房价的负向关联越强。本文的研究发现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表明推行“租购并举”,不仅应关注租售结构本身,还应加强租房供应主体的多元化,尤其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租赁住房供应中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品房空置率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元浩 《统计研究》1999,16(12):20-21
只要商品房开发和经营活动存在,商品房中的空置面积在一定时间内总是要存在的。问题是空置面积存在的时间和数量,在什么程度范围内比较合理。6月份,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在北京召开的投资改革研讨会上,对空置面积、空置率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现就这一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供业内人士讨论。  一、竣工后的商品房在深圳的表现形式及相关关系  商品房作为房地产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主要是通过销售环节,以商品形式卖给购买者,实现投资及经营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并不象90年代初那样,在房屋未竣工前就以卖楼花的方式全部销售或处理完毕。…  相似文献   

16.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房价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兼有灰色预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的优点,并能对较短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计算。文章尝试将该模型应用于房价指数的预测分析,并对2003年7月到2005年7月间的中房上海住宅指数和办公楼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在房价指数的预测中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房价成因:一个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旦 《统计研究》2008,25(2):52-57
 内容提要: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其价格决定除受一般的经济学规律影响外,购房者的心理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因素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的影响,在国内讨论的还不多。本文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购房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心理因素对购房者购房决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最近我国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一些典型性事实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李春风等 《统计研究》2014,31(12):32-40
本文以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会因居民对住房属性的不同侧重产生差异,若侧重其投资品属性,最终影响会是挤出效应,抑制消费。本文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差异以及住房属性的不同侧重,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存在明显挤出效应,地区性差异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影响的广泛性,不仅直接挤出消费支出,还可作用于消费的其余影响因素间接抑制消费。因此,要减缓这种挤出效应,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政府部门不仅要注重住房的消费品属性,合理调控房价上涨幅度,而且还须出台系列相关措施,例如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和努力摆脱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19.
许永洪 《统计研究》2018,35(7):38-48
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的住房以楼宇住房为主。对于同一栋楼宇,不同楼层的同一户型,除楼层差别外,其他居住品质基本相同。因此,本文提出了“类重复”交易规则,用于把同一楼盘的不同时期销售的住房转化成可以直接对比的同质性产品的“重复交易”,从而将国外较为主流的重复售出模型应用到我国新建住房价格指数构建中。本文分析了楼宇住房建筑和定价特征,发掘了楼宇住宅“同质性”样本的“类重复”规则,设置了消除直接对比偏差的“配对规则”,以及编制指数需要的基期价格计算和特殊事件处理规则。利用脱敏后的新建住房合同交易数据,本文的实证模拟验证了类重复规则的可行性,并讨论了指数偏差和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