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普通商品房价格受成本、税收、目标利润和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国家对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出台,土地增值税对商品房定价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基于土地增值税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价格策略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武汉市武昌区2005-2015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三大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个因素对商品房价格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商品房价格主要受到GDP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共同影响;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强度最大的是GDP,其次是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对商品房价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和百姓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文章通过拟合2004~2010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函数族,结合商品房价格与居民收入的匹配关系运算公式,求得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数量,再与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数量做比较,算得供求缺口数量,并对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购房能力进行了政策模拟.文中提出的商品房价格与居民收入的匹配关系运算公式、保障房供求缺口计算方法具有可推广性,所得结果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房地产具有很大的获利潜力。虽然如此,但许多房地产发展商却不知道如何给房地产进行定价,这是因为他们获取的顾客信息不够充分。即使获取到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面对众多的影响因子,决策者只能根据经验来制定价格。文章运用改进回归分析和主成份分析建立商品房定价模型来对房地产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赵凯  刘成坤 《统计研究》2018,35(10):15-27
本文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5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具有“空间依赖”性质的房价地价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深入研究房价与地价关系、地方政府行为对房价和地价的作用机制以及城际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临近城市间的房价相互“模仿”并一同推动地价上涨,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呈现“模仿促进”的作用特征;各城市通过尽可能抬高本地地价来拉大与临近城市地价水平的差距,进而推高房价,实现“以地生财”。此外,研究还证实地方政府通过“价格途径”和“政策途径”均能对房价进行有效调控,且“价格途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数量途径”和“结构途径”作为地方政府控制地价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Moran’s I空间自相关指数对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不同用途的城市地价水平都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即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聚集特征。在设定显著性水平a=0.05,显著性检验类型为双侧检验的情况下,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已趋向于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工业用途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最显著,其次是商业用途的地价水平,住宅用途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最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房价、地价与租赁价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指数、土地价格指数及房屋租赁价格指数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主要城市房价与地价、租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证明了对房价过热城市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而租赁价与房价的非相关性,恰恰说明目前的房价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价与地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土地价格、房屋销售价格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广义的"潜在房价",从长期角度利用永久瞬时模型和信息共享模型检验了"潜在房价"存在性与构成以及地价和房价对这个潜在价格的贡献度,从短期角度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而言,房屋销售市场是决定"潜在房价"的主导力量,对于土地市场起着价格引领的作用;短期而言,房价和地价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在险值(VaR)理论的三种模型方法,以重庆、成都为典型城市,采用2005-2012年两市商品房价格指数数据估计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的在险值水平.研究发现,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价格指数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地域同步效应;整体而言,重庆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要略高于成都市的下方风险;回溯测试结果表明,面对市场极端变化值,并不存在完美的在险值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
邓超  袁倩 《统计与决策》2016,(9):162-164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及其下游商品的持续金融化对国际铁矿石定价体系产生了较大冲击.文章应用VAR模型,研究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期货、新加坡交易所的铁矿石掉期和荷兰普氏能源发布的普氏铁矿石指数之间的价格溢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对国际铁矿石定价的影响.整体来说,螺纹钢期货(上海)对铁矿石国际定价的引导较为显著,但铁矿石期货(大连)对铁矿石国际定价的引导总体并不显著,从分段检验的结果来看,我国铁矿石期货对铁矿石国际定价的引导能力在逐年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