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应纳入GDP核算,但各国对自有住房服务虚拟租金的估算方法存在差异,当前主要的核算方法为市场租金法和使用成本法。采用使用成本法对中国居民自有住房虚拟租金重新估算,发现2004—2012年间居民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年均达3.2万亿元,最近三年年均达到4万亿。中国统计部门基于建筑成本估算的虚拟租金大大低估了居民居住支出,2004—2012年间年均低估达2.3万亿元,近三年年均低估达3万亿元。调整后的居住消费占GDP比重达到11%~14%,高于官方6%的统计数据,仅自有住房虚拟租金的重新调整就提高了4%~5%的居民消费率,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消费支出还将增长。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布尾部反映了社会高收入与过高收入群体特征。本文通过对收入分布尾部参数的拟合及阈值选择,识别过高收入群体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表达,估计我国收入分布尾部的不平等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社会福利函数分析框架讨论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对居民收入分配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收入分布尾部的高收入群体和过高收入群体在统计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仍然较高,收入分布尾部不平等状况日益加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共同富裕目标下,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有助于改善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杜鹏  汪锋  张宗益 《统计研究》2008,25(12):23-29
 目前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测度某一时点的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缺乏对收入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和收入来源结构的深入研究。本文使用深圳市2005年和2006年的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结构进行了研究。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机会公平的程度,深圳市的实证数据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使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小于短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家庭总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小于单一收入来源的不平等程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关注机会公平是在收入分配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收入位次和收入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城镇家庭收入流动性,重点探讨收入流动性能否缓和长期收入不平等。本文提出了流动性影响长期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方法,给出了家庭等值收入的估算方法,然后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的四轮城镇住户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结果表明,1993-1995年、1997-1999年、2000-2002年和2011-2013年四个阶段的收入位次流动性逐渐下降,收入位次的固化现象愈加突出;四个阶段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份额都降低了,收入流动没有缓和长期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消除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是促进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解析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金融素养能抑制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且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的促收效应随着收入的降低呈增长趋势。在时间趋势上,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改善作用先下降后上升,人口老龄化对其的加剧作用却趋于平稳。农户金融素养提高可抵消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负面作用,从而抑制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不公平测度的统计推断一直是收入分配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首先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收入分配测度统计推断方面的成果,选用泰尔指数作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测量指标,介绍了泰尔指数统计推断的渐近分布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小样本数据的自助方法和置换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年份的真实收入泰尔指数进行了统计推断。  相似文献   

7.
借鉴Heckman分析框架,结合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基于对公积金制与部分积累制再分配不平等的反事实事前评估,建立以Mincer模型为基础的养老金决定模型,分析缴费年限、工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收入再分配的异质性影响;运用Shapley Value回归分解法测度各因素对再分配不平等贡献。评估结果表明:缴费年限是造成部分积累制下再分配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学历差异可降低总体不平等;工资是公积金制下再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而性别差异缩小总体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别总体上逐渐扩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以下简称“社科院收入分配课题组”或“课题组”)家庭抽样调查数据,按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1995年我国农村基尼系数达0·416,城镇为0·332,全国居民为0·452(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1999)。尽管居民收入差距已相当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在7年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自1990年代中期就有文献认为实际的收入不平等被低估了。从有些研究结果看,如李培林(1995),不平等程度被低估的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9.
谭浩  李姝凡 《统计与决策》2017,(16):157-160
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再分配效应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文章采用奥尔多研究中心发布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及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家庭财富不平等状况较收入不平等更为严重.通货膨胀拉大了居民的收入、财富差距.具体而言通胀每上升1%,人群收入基尼系数上升0.1%,财富基尼系数也随之上升;家庭财富抗通胀能力与其资产结构有关,富有家庭持有较多通胀保护资产,因而财富受通胀影响较小;除总资产因素外,家庭特征也会影响居民家庭应对通胀的能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家庭以及运用了财务杠杆的家庭,能够更好地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综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文章针对我国学者研究收入分配时使用分配不公平测度方法比较单一的实际情况,在利用国际上公开发表的有关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面的论文、工作报告和专著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有关判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定指数优良的公理性原则;然后对最常用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按照指数性质分成三大类共十小类,并对各指数的特点、数据要求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别阐述。从而避免了采用单个指数研究可能出现的偏差,让研究成果更加客观地、真实地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