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常态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点的话题。正确认识新常态,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了新常态的成因,提出了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变化,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SVAR模型,对比2008-2011年与2012-2015年相关月度数据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对产出影响的作用强度降低与作用时效缩短.目前政府应着力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修复,稳定市场预期,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向新常态转换的冲击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自2007年以来逐步向新常态经济转换的冲击影响机制。我们应用SV-TVP-VAR模型分析了2001Q1~2015Q3间以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代表的供求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这两种冲击的影响机制都在2007年左右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从影响的方向来看,投资冲击的短期影响为正但波动性加大,中长期的影响则变为负值且影响逐步增强,而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逐步增强,但从2014年以来其影响有所下降;其次从影响的数量来看,分时段的方差分解表明2007年之后投资冲击对产出波动的解释力度大幅上升,而技术冲击的影响比较平稳。这些结论说明中国经济向新常态的转换主要源于需求侧的不利冲击,但最近以来供求冲击都呈现了不利影响的趋势,为此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8年1月至2015年9月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数据,选择ARMA模型,预测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季节分析法与滤波法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趋势与特征.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整体呈现周期性上升态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明显.因此,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稳定运行需要谨防季节性和跨周期性的内外冲击.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对1978年以来我国M2/GDP畸高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M2/GDP影响的动态轨迹。从轨迹中可以发现,经济景气对M2/GDP的影响有正有负,储蓄率、债务和财政赤字都对M2/GDP有拉升的效应,货币流通速度能抑制M2/GDP上升,但效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无论要素分配参数是否为常数,均可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中性技术进步、偏向性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度之和;TFP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之和.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资本-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当分配参数为常数时,我国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偏向性技术进步是TFP增长减缓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分配参数不为常数时,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TFP增长上,尤其是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必须从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文章从提质转型增效的角度构建经济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三类统计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三个系统的指标整合为三个综合得分,并对三个得分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而在分析不同系统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同时确定不同系统间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的最优阶数.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探讨经济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三个系统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省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对于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两种方法估计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用传统方法估计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在9.1%-9.5%之间,但是这个潜在增长率在近年来低于实际增长率。在资本驱动的假设下,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了确定与检验,用估计方程计算出了在资本驱动假设下的潜在增长率,发现中国近年来的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对之的解释是由于过多的投资所致。  相似文献   

10.
倪晓宁 《统计研究》2004,21(5):12-6
一、引言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在9%以上,近五年虽受亚洲金融风波影响,年平均增速仍有7 7%,去年达到8%,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目前的农村问题、就业和贫困人口问题以及东西部差距问题,使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这  相似文献   

11.
刘洪  昌先宇 《统计研究》2011,28(2):81-86
 中国GDP数据的准确性评估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从反逻辑思路,考察作为技术进步的替代性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FP),反观GDP及其增长率是否准确或可信。运用隐性变量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测算中国1979-2008年间TFP增长率,分析GDP数据是否存在误差。结果表明1981年、1988年和2000年的TFP增长率的下降,找不到非正常情况下外生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这是GDP核算误差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如何核算和发布季度GDP数据是一个主要难题。中国2017年改革了GDP核算方法,将季度GDP核算分为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取消了原先的初步核实,进一步研究取消初步核实的合理性。从理论角度,构造了一个新的等预测精度检验,新建立的检验具有更好的有限样本性质;从实证角度,首先基于季度GDP数据和第一、二、三产业的数据,排除了三大产业数据存在偏差相互抵消的可能,证实了初步核算数据以及初步核实数据均为真实数据的无偏有效估计,并基于新建立的检验比较了初步核算数据和初步核实数据的预测精度,发现初步核实数据预测精度更高,但两者预测精度差异并不显著,因此改革方案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孙德奎 《统计研究》2007,24(12):65-67
一、当前县级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讲,县级GDP核算的第一、二、三产业,涉及20个门类、95个行业大类、396个行业中类,913个行业小类。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单位的指标设置对GDP核算满足程度不一的问题,许多GDP核算构成指标在有些部门上没有体现,主要表现在工会经费、福利  相似文献   

14.
张焕明 《统计研究》2008,25(11):9-17
 目前一些学者对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收敛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分析框架,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新解释。本文的主要论点是:落后地区代表性生产部门加大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引进或研发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工业化进程,实行赶超战略有利于缩小本地区与领先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增长的速度,甚至于实现经济收敛。并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的经济增长现实验证了理论假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耿鹏  齐红倩 《统计研究》2012,29(1):8-14
传统实证研究中使用的当期特定数据存在滞后信息和噪音信息缺陷,导致模型估计结果存在偏误。应用宏观经济实时数据可以有效的剔除造成模型偏误的滞后信息和噪音信息,得到更为准确的估计结果。MIDAS模型可将低频的关键经济数据与高频数据同时估计,较好的解决了应用一般模型存在的高频数据信息损失问题。本文应用M-MIDAS-DL模型与季度GDP实时数据建立我国季度GDP预测模型,实证表明,应用实时数据与组合预测方法,能及时准确预测出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与反弹走势,能起到较好的提前预警作用,是当前较为有效的经济预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不但阐述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新行业分类与1994年国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还阐述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新行业分类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7.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指标选取上的争议和小样本带来的估计偏误.结果发现:中国经济运行是动态无效率的,资本存量已经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晓波 《统计与决策》2017,(15):116-119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消费支出与关键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变量Var模型,基于大跨度时间的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消费支出的关键问题,进而从投资转向消费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逻辑着眼于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抚养比在影响消费支出的因子中影响效应最大.我国消费的关键问题更多还是由我国经济自身的经济特征和特定制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