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静  雍会 《统计与决策》2022,(20):72-77
提升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西北地区育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西北地区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愿意生育三孩的占18.8%,不愿意的占81.2%。在影响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因素中,“个体特征”显著正向影响三孩生育意愿;“家庭支持”显著正向影响三孩生育意愿;“社会福利”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三孩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经济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关键,显著负向影响三孩生育意愿;“行为态度”显著正向影响三孩生育意愿,且往往还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影响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向与实际使用的因素,对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的新增成本影响因素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移动支付使用成本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着最显著的影响,社会影响、努力期望和期望效用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和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有着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武汉市民无公害蔬菜消费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武汉市无公害蔬菜消费行为。通过对购买行为Probit模型和支付意愿Ordered Probit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程度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显著影响了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支付意愿,同时年龄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对于消费者支付意愿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3):102-109
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5省572户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双变量Probit模型与有序Probit模型为工具,构建家庭农场质量安全多重认证行为的三阶段模型。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资金状况、认证实施难度和获利期望对认证意愿、认证行为、认证频数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保意识、政府宣传推广力度显著正向影响认证意愿和认证行为;劳动力数量、与乡邻交流频率对认证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显著负向影响认证意愿。因此,应建立健全家庭农场主教育培训体系、降低质量安全认证市场与技术风险、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宣传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倾向于选择依靠家庭和自我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潜变量个人禀赋、家庭特征、认知程度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社区特征的影响不显著;可观测变量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家庭男孩数、家庭生活水平、是否听说过新农保、是否听说过商业养老保险等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个人年收入、家庭人口数、家庭女孩数、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土地数、离最近公路距离、离最近县城距离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3):110-118
理解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形成机理,是确保果蔬供应链源头质量安全、保护果蔬产地生态环境、促进果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意愿研究模型,在广州市采集了239个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技术实证分析了价值认同、社会信念和能力认知对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受到价值认同、社会信念和能力认知的正向影响。其中,能力认知对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提升果蔬农户质量安全控制意识和技能,创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大政府资金和技术扶持,有助于激励果蔬农户实施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7.
文章扩展了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在中国省域空气质量生态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空气质量生态价值估算。为提高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在Tobit模型估计时采用对称修剪最小二乘法;同时,考虑到个体效应,首次将AQI数据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云南省空气质量生态价值为550.91亿元;家庭月均收入、是否曾受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显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月均收入、是否曾受空气质量影响、是否为云南省常住人口因素对支付意愿金额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碳汇供给成本,不仅可为国家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方向与优先序的确定提供参考,而且还可为优化林业资源配置、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林业增汇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中国最为重要的CCER林业碳汇项目为例,在系统比较林业碳汇项目与林业非碳汇项目经营特征与投入产出差异的基础上,基于机会成本视角,比较分析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供给成本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林业碳汇供给成本由高到低分别为毛竹造林碳汇项目、杉木造林碳汇项目、杉木经营碳汇项目和毛竹经营碳汇项目,总体看造林项目的碳汇供给成本高于经营项目,表明目前经营项目比造林项目更具经济可行性;(2)木材(竹材)价格对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碳汇供给成本有负向影响,而贴现率、劳动力价格、肥料价格和苗木价格对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碳汇供给成本有正向影响。上述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CCER项目碳汇供给成本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不同类型CCER项目碳汇供给成本大小顺序发生明显变化,但多数情景下仍呈现出经营项目碳汇供给成本低于造林项目。最后,提出了促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以及林业碳汇交易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Logit模型,结合安徽省5个试点乡镇564位农民田野调查资料,研究了农民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认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二轮土地承包面积、家庭收入来自农业收入或流转租金、是否从事粮食生产、对农地流转的认知程度、微观政治参与度、微观政治参与意愿、所在地区地形为平原等变量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认知状况呈现为正向显著,而是否参与过人大代表选举的农民与认知程度呈现出负向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有助于理解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的原因,为探寻供求均衡的实现机制提供农户层面的微观证据。基于江苏、河南与甘肃三省15个乡镇的调查数据,运用截取回归模型和排序数据模型对影响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T统计量检验其地区差别。研究表明: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支出与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而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则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教育支出、还款能力、贷款申请规模以及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东部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由此建议政府可以从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创新抵押担保机制与金融产品等方面来增强农户家庭还款能力,提高正规贷款可获性,改善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  相似文献   

11.
严格控制CO2排放条件下,研究基于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碳减排路径选择,超额排放的碳源企业在自主减排、碳源企业间排放权调剂和购买森林碳汇碳中和之间决策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设计,使减排成本较高的碳源企业承担起应有的减排责任和排放代价,减排成本较低的碳源企业和森林碳汇供给者获得应有的利益回报,从而达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在市场机制中实现。这有利于约束碳源企业碳排放行为,激励森林碳汇碳中和行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同与耦合。  相似文献   

12.
煤矿工人“统计”的生命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永坤 《统计研究》2011,28(4):89-92
 目前国内主要使用人力资本理论计算生命价值,反映了其他人事后对死者生命价值的评价。事前预防和控制灾害时,需要考虑死者事前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评价。本文应用享乐价格理论,根据对四个煤矿调查得到的5875个井下工人样本,从工资决定模型中分解出死亡风险减少与愿意支付工资的定量关系,计算出井下工人事前为了减少一人死亡愿意支付的金额,即“统计”的生命价值。“统计”的生命价值可以作为评价预防和控制灾害技术经济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的中国碳排放收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结合2002-2011年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的动态演进和长期趋势。研究发现,虽然所研究时期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均为单峰分布,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二者都将出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且这种俱乐部收敛并不由地域因素决定。为了避免出现俱乐部收敛的极化现象,政府需要重点加强碳排放强度约为4.05、4.7倍均值和人均碳排放约为3.9、5.0倍均值城市的碳减排。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的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碳足迹持续增长动因对碳足迹的抑制及其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深远意义。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并利用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模型对碳足迹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识别和系统归集,并为碳足迹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住宅建筑、技术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是形成碳足迹的稳定力量;能源结构、经济速度和碳汇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7-2014年的省域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结构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认为:在样本期内,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紧密程度呈递增趋势,网络结构的不平等程度在降低,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上海、江苏、天津、北京、浙江、广东等省份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在网络中发挥核心中介作用,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在网络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属于"受益者"板块,其他地区属于"贡献者"板块。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为省际间实现"引领-跟随"型的协同碳减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30个省域2000—2009年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空间相关性指标检验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利用空间面板自回归和误差模型发现,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形关系,转折点在8.167亿元至11.025亿元人均GDP之间;工业结构比重对碳减排有消极影响,而技术进步、FDI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通过降低工业结构比重、促进新能源技术的革新以及引进外资等能减少中国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7.
测算并比较了1999-2012年世界31个CO_2主要排放经济体的主权货币碳值。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显示,汇率水平、技术进步、人口数量、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城镇化水平、森林面积,以及外贸依存度、经济发展水平、股市市值、外汇储备与消费状况,均是影响主权货币碳值水平的重要因素。分经济集团实证估计结果则表明,不同因素对不同经济体的货币碳值影响作用并不一致,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直接推动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本文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碳排放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动态固定效应下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最优,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847.29元,且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与权威机构时序数据回归结果比较,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省际经济体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对于国家一级碳排放目标的分散控制和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源、经济、社会和环境一体化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湖北省1980—2008年的时序数据建立了碳排放量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索影响系数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湖北省碳排放量具有正向影响,能源效率则具有抑制作用,人口发展、能源价格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湖北省碳排放量的变化受自身冲击影响逐渐递减,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和能源效率对湖北碳排放量波动的贡献由弱增强。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都将成为湖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董直庆  王辉 《统计研究》2021,38(10):48-61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7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影响机制和“两难问题”。结果发现:市场型环境政策有效且存在跨界减排效应,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降低本地碳排放,其碳减排效应逐年增强,而且同期本地碳交易政策实施可以形成邻地示范效应,推动相邻地区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地区技术水平,推动地区绿色技术发展,实现地区碳减排,且当前阶段能源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效应最强,约占总体减排效应的36.9%,而绿色技术进步的贡献仅为11.6%。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有效克服环境与经济的“两难问题”,同步实现碳减排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实现经济与环境相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