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学者认为,印度传统文化有利于印度的社会转型,譬如,印度文化中有许多适应现代社会的哲学精神,包括惯于争鸣的宗教传统,容忍异端的价值体系,立足世俗的公共理性,质疑一切的证辩精神等等.本文从深入解析印度式民主的文化渊源,以及深受印度教影响而形成的"印度价值观"入手,探讨这些相关资源在发展过程中能否为印度带来软实力的问题,以便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中印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印度经济在东亚危机中保持稳定、继续增长 ,并不意味着存在另外的某种经济模型。印度对市场改革、尤其是对资本控制所采取的谨慎办法 ,确实使其经济得到保护而免于东亚危机的波及。但印度之实施资本控制 ,更多地是出于偶然而不是有意为之。而且 ,尽管东亚地区发生了危机 ,印度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仍旧远远低于这个地区的平均水平。印度在改革过程中大范围地采取谨慎从事的态度 ,更多地是受到强迫而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1 990年代头几年 ,市场改革一经引入便遭到政治领域和公众的反对 ,历届政府的自由化放慢脚步。除了对市场改革的抵制之外 ,又出现了一种党派分化而且互不相让的民主过程。除非能就各种经济问题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 ,就很少有什么可能做出某种政治决策 ,推进经济转型而促使印度深重的贫困发生巨大变化。而且 ,虽然从 1 990年代初期开始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这种增长总是时作时缀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实力已无可争议地领先于印度.中国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更为丰硕的经济成果,主要应归功于改革惠及广阔的农村地区、对外的深度开放、"发展型政府"的作用以及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等诸多因素.但印度经济改革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如重视发挥本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民主体制虽然效率低下但是也为保持改革的公正性和限制政府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此外,印度也更为注重对本土企业的培育等.这些都是印度的长处所在,值得中国在未来改革中认真地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三重超越:理论上,西方现代性以理性哲学为主导,但它最终走向工具理性并受制于资本逻辑,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超越了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实践上,西方现代性的政治实践所推崇的民主是一种形式民主,其经济实践所坚持的自由市场经济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文化实践倡导的普世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渗透,而中国式现代化以政治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实践维度上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超越;价值上,西方现代性所追求的普世价值最终带来的是世界和平秩序的破坏,而中国式现代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在价值维度上超越了西方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印度禁止嫁妆的法案从颁布到现在已近50年,但是,印度并没有有效地阻止妇女所谓"厨房事件"的频繁发生,各地大量报道的有关妇女被焚烧、被杀案件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妇女因嫁妆而伤亡的案件不断发生与印度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密切相关,这种矛盾的现象也说明印度彻底废除嫁妆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及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立 《天府新论》2009,(5):46-50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的制度环境、策略、动力、主体以及绩效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性.其中有不少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新产业的重视、私营经济的成长以及生产率较高等.但印度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教训,如增长与分配、增长与就业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以及政府执政能力有限导致基础设施发展受阻等,将可能制约印度经济的持续腾飞.印度的实践表明,在私营经济占据国民经济主导角色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发挥对市场调节的纠偏和校正作用,否则,就难以解决好增长和分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从印度的IT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核力量展现等方面阐述了印度的崛起,着重分析了印度在大国关系改善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印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印度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印度从其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出发,对本国的战略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西进"战略即是其中之一."西进"战略是印度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为印度开展积极的邻国外交创造了有利条件.印度实行的"西进"战略有其历史因素和文化背景,而美国对南亚战略的调整也对印度的"西进"战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印度的"西进"战略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法律与民主拉马斯瓦米·苏达尔山在印度,宪政、法治和民主从制度形式上说在殖民地时期已有先例,如今已经扎下了根,但又因文化的多样性特征而受到种种挑战,使这些制度形式面临危机。已经被赋予广泛权力的司法机构,有政治化的危险;同时,政治领域引发的一些争执,本该由民主程序解决,现在也以宪法法律问题的面目出现了。尽管这些制度形式有自身的局限,但不断加强民主、下放权力的进程可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民主法治的国家,印度的前景是乐观的。〔张大川译  相似文献   

10.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印度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印度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他们是印度崛起的重要海外力量.就海外印度人与印度经济联系的发展趋势,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但总体而言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经济影响的积极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经济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经历了从保护到开放的转型过程。汽车业和软件业的发展是这一过程中的两个典型部门。印度经济转型的过程对“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既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对外开放,又要注意在开放的过程中实施必要的保护,是我人必须把握好的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印度医疗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苏云  滕文 《社会科学》2007,(11):83-89
印度针对穷人的免费医疗保证了制度公平性,与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绝对主导的情况不同,印度在公立医疗机构确保穷人医疗的同时,发展私立医疗机构,后者在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公立医疗机构面临着资源短缺、效率低下等问题。印度给中国的启示是:其医疗制度公平性主要得益于政府注重穷人保护,同时给市场留出发展空间,使私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市场都得到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本账户开放是印度一揽子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政府对资本账户开放采取了灵活而实用的态度。本文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商业性外部借款和非居民印度人计划四个方面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资本账户开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银行改革、汇率制度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关联性。印度和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也存在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印度金融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和中国均是亚洲区位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国 ,尽管社会制度不同 ,但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条件、基本目标和主要步骤都很相似 ,具有可比性。通过对印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 ,特别是在坚持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重视引进外资的质量、建立“一元化”银行监管体制、坚持“先立法、后规范”等方面的改革经验值得借鉴 ;同时也有教训需要吸取 ,如政府职能软弱、社会分配不公、金融自由化负面影响等方面。研究这个问题 ,对于积极评价中印两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绩效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从而推进亚洲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印度成为信息技术大国中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大国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内在因素,其中印度政府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印度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颁布一系列有关的文件和法令,建立高新科技园区,吸引国内外人才等政策和措施,是印度在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领域实现飞跃的一个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16.
印度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超 《中州学刊》2006,28(5):69-72
印度农村建设中十分注意加强金融支持。农村地区银行网点的拓展、优先部门贷款比例要求、一系列政府援助计划及微额信贷的全面铺开等都是印度近几十年来的农村金融与农村发展策略。但某些不当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金融效率。这些经验教训对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近年来一跃成为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年来,软件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世界软件业年均增长率是20%。本文总结了印度软件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在借鉴印度软件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软件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巴西、印度三国利用外资政策和绩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观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历史,以中国、巴西、印度三国成就最显著。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到了80年代后期巴西和印度也先后开始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本文分析了三国在不同发展模式下利用外资政策异同、效绩差异及其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