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桂边区瑶山一带的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以习穿白色齐膝短裤得名。他们长期保持“五不通婚”之习俗,即不号兄妹通婚,不与同姓通婚(同姓不同宗者除外),不与其它民族通婚,不与本民族的其它支系通婚(如青瑶、长袍瑶等),不与外地的白裤瑶通婚(近年虽有人同广西白裤瑶通婚,但为数极少)。“五不通婿”之习俗,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婚姻形态:即封闭的“同民族同支系同地异姓婚”和近亲的“姑舅表婚”。  相似文献   

2.
茶山瑶是瑶族三个支系中的一个支系。它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叫“拉珈”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是瑶族三大语言之一。“茶山瑶”为汉称,自称“拉珈”。“拉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本文为叙述上的方便,采用“茶山瑶”称呼。茶山瑶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中、北部和金秀河两岸的村落,如金秀镇四村、梦村、美村、刘村、田村、金村、社村、六段、六定、长二、长丹、将军、寨保、杨柳、三片、平道、长垌、滴水和罗梦等村。总人口为9060人。和其他民族一样,茶山瑶的生活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做功德”(此为汉话,  相似文献   

3.
要加快发展粤北瑶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在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上的优势,尽快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新的产业。还必须十分注意发展民族教育、科技事业,更新观念,也要注意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拟就连南排瑶和乳源过山瑶地区(以下简称“粤北瑶区”)的部分实地调查材料,谈谈瑶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4.
平地瑶话分布在南岭一带,即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江华、江永、宁远、蓝山、双牌,富川、恭城、钟山、灌阳、龙胜等县(自治县)境内。除了瑶族之外,当地的一些汉族和一部分待识别民族也使用这种话,总人口约100万左右,研究汉语方言的人称这种话为“湘南土话”。因为,说这种话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瑶族中的平地瑶  相似文献   

5.
居住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排的瑶族,过去称为“八排瑶”。他们所说的话属于瑶族勉语的“藻敏”方言。说这种话的大约有五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连南县境内。连南县各个排的瑶话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有一点微小的差别,但并不影响通话。这里的瑶人很多会说汉语,除了会说本地客家话以外,有些人还会讲普通话,或会讲“白话”(粵方言),所以,瑶话中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也引进了汉语的一些语法形式。跟其他一些瑶排相比,油岭排无论是在风俗习惯方面,还是在语言方面都是比较保守的,这就是我们选择油岭作为主要调查点的原因。下面仅对油岭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重读《花篮瑶社会组织》,深入分析费孝通先生早年进行学术研究的动向,指出《花篮瑶社会组织》首次挖掘披露了金秀大瑶山花篮瑶的人口情况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状况;第一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了金秀大瑶山族团及族团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第一次尝试并成功运用“微型社会学”调查研究剖析花篮瑶社会,从而分析《花篮瑶社会组织》的研究成果为后人所提供的积极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本土民族文化”研究论文。全文以恭城五排瑶为研究对象, 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材料, 运用民族学、民族史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并参考国内外瑶族研究学者的相关论述, 较深刻地揭示了五排瑶命名制度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桂东北平地瑶的社会调查,探讨平地瑶文化教育的演变,说明平地瑶与汉、壮民族融合的趋向.平地瑶原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深山老林,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迁居平地后,长期与周边的汉、壮等民族杂居相处,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文化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特征已基本消失,并与汉、壮民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拉法格在《宗教和资本》一书中指出:“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想象的产物”,“神话是保存关于过去的回忆的宝库,若非如此,这种回忆便会永远付之遗忘”。汉晋以来,我国古籍和部分民族中曾流传过一种脍炙人口的盘瓠(或作槃瓠)神话。它不仅对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和原始文化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是我们探索某些民族来源及民族间相互关系不可忽视的资料。本文试以盘瓠神话为契机,对苗、瑶、畲三族的历史来源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保护的现场观察,采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法,对田林木柄瑶铜鼓舞在申请区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探讨民族文化传承中地方政府和村寨民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分为五个族系,即茶山瑶、坳瑶、花蓝瑶、盘瑶、山子瑶。前三种族系因蓄长发,又习称“长毛瑶”;后两种族系因居住很不固定,经常迁徙,又称“过山瑶”。本文试就茶山瑶服饰略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瑶麓是贵州省荔波县东北约35公里处的一个村寨名,与其毗邻的七、八个村寨居住的均为瑶族,在建制上是一个乡,以瑶麓称之,故瑶麓又是一个瑶族自治乡的名称。全乡共有200余户1300余人,有韦、覃、卢、欧、常、莫六姓,故有时又被写作“瑶六”。瑶麓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接近苗语支,自称nu~55mhou~22,汉文史籍或当地汉族称之为“青瑶”、“青裤瑶”或“黑瑶”、“黑裤瑶”等。1983年3月作者曾在这里作了两个星期的田野工作,回校后遍查了有关史籍以及岑家梧1946年写的《瑶麓社会》、柏果成等编的《贵州瑶族》一书和《月…  相似文献   

13.
在方圆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广西大瑶山区(包括已划归桂平县管辖的木山乡),居住着5种不同自称的瑶族:拉珈(茶山瑶)、坳标(坳瑶)、炯奈(花蓝瑶)、勉(盘瑶)、甘迪门(山子瑶)。建国前,一些人把茶山瑶、坳瑶、花蓝瑶统称为“长毛瑶”,把盘瑶、山子瑶统称为“过山瑶”。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着重对现实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观察,而不只是历史的重建工作这对缺少文献记载的民族尤其真实。因此,人类学研究强调田野调查,图书馆中的研究工作相对居于比较次要的地位。然而就排瑶传统的政治制度而言,1949年之后无论是外界主体社会委任的瑶长、瑶练,抑或是内部经由选举产生的瑶老,形式上均已不再存在。例如1942年抗日时期中,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北移韶关,对连南瑶区的控制力加强,推行了保甲制度以取代原  相似文献   

15.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瑶族分布最集中的一个县,全县人口据1990年统计为42万,瑶族占51%。本文拟对过山瑶与平地瑶作一比较研究,分析处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瑶族各部分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而探讨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金平的蓝靛瑶分居于勐桥、老勐、老集寨、勐拉,金水河、铜厂六个乡,共有1811户10921人(1989年),自称为“门”,因善种蓝靛和着蓝靛染色的服饰而得名。本文拟就蓝靛瑶的丧葬习俗初作介绍。  相似文献   

17.
红瑶服饰是红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作为红瑶族群唯一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在新的"后申遗时期"来临之际,本文从"节日"这一特殊的文化空间的角度探讨红瑶服饰在后申遗时代的保护与发展,通过田野调查方式持续关注其申遗成功后的命运,以期为相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局编的《瑶族民间故事集》和我们的调查,排瑶有非常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下面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排瑶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所寄寓的某些深层的思想观念和它们的社会功能。 1 关于排瑶神话、传说和故事所反映的主要思想观念,我们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四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宝庆理瑶(笔者注:此处的“瑶”是指明清古籍中的苗或瑶,有时单指苗族或瑶族,有时泛指各少数民族。此为后一概念)同知府是清政府在湘桂边界设立的治理城步,绥宁和广西极少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的特别行政机构。建于乾隆五年(1740年),撤于宣统二年(1910  相似文献   

20.
瑶族的支系很复杂,其中有一支俗称红瑶。以往在瑶族的研究中,对红瑶的研究很少。近几年,我们对红瑶做了一些实地调查访问,又查阅了一些史籍,撰写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请教于民族学界。 红瑶分布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灵川县、兴安县,共13000多人,其中的12590人居住在龙胜,400多人居住在灵川、兴安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