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廉政公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全权独立处理一切反贪污的工作机构,其权力源自《廉政公署条例》,并接受市民和传媒的监察,廉政公署成立以来破获的几桩重大案件,说明它在香港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廉政建设作为反腐防腐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廉政建设要靠法制和制度,则是我国廉政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邓小平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朱镕基总理在年初召开的国务院第七次反腐败廉政工作会议和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中反复强调,“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必须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努力把廉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3.
香港廉政公署自1974年成立以来,其严厉的反贪措施和雷厉风行的行动,令贪污受贿者闻风丧胆,为香港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起了较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可以说,香港廉政公署之所以在反贪工作上成绩显著,是与该机构的特色密不可分的.一、反贪机构的独立性香港开埠时,贪污之风盛行.60年代后期,贪污受贿行为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私人机构都大行其道,甚至警务部门都串通黑社会营私舞弊,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坐地分赃.当时负责反贪任务的香港警察队反贪部在贪污风气的毒害下,其反贪行动也受到很大的牵制,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港英政府于1971年颁布实施《防止贿赂条例》,条例扩大了惩治范围,加重了刑罚,并赋予警方更大的权力去侦查贪污案件.1974年2月15日,又颁布了《港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条例》并成立廉政公署,由它接替警察队承担肃贪任务.  相似文献   

4.
郑重 《理论界》2010,(3):8-10
腐败是世界性的难题,香港廉政公署执行、预防和教育三管齐下反腐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各法治国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本文拟从香港廉政公署的机构设置和制度运行等视角进行分析,为我国内地的反腐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是近年来预防腐败的一个新举措,它是针对廉政建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可能发生腐败的潜在风险,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系统防范的过程.把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概念引入物资采购企业,就是针对目前廉政建设领域中可能发生腐败的风险,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上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实施系统化管理.通过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把握物资采购企业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规范和制约物资采购的权力运行,构筑“前期制约防控措施、中期加强监督管理、后期考核防范效果”三道防线,实现“权力在监督中行使,业务在阳光下操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加强廉政建设 ,防止领导干部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存亡的关键 ,必须抓紧办好。腐败是一个系统 ,由腐败意识、腐败行为和腐败后果三个要件构成。反腐斗争必须针对这三个要件 ,要求领导干部修身养廉 ,即通过道德的自律作用使人不愿腐败 ;国家也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构建完善的防腐体系 ,即通过法律制度的他律作用使人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就十分重视廉政建设,明确提出党的纲领是铲除腐败的总根子———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不谋取任何私利;加强党内外督是反腐防变的有效机制。并在建立农民廉洁政府,实行“一切权力归农会”;纯洁党的组织,防止自身腐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谋求党的存在和发展,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使命,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袁峰 《江淮论坛》2012,(4):127-131
当文化防腐的实施机制足够强大时,它不但具有遏制腐败的功能,而且最终能够达到让人不想腐败、不愿腐败的效果。随着网络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网络可以在促进反腐学术研究、开展廉洁教育、加强舆论监督、推动精英示廉等方面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能力,“文化+网络”的防腐模式将会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9.
反对腐败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在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腐败现象不仅未得到彻底遏制和根除,而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显示出不断蔓延之势。对此,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不少共识。普遍认为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而要杜绝腐败,应当健全权力制约机制,对权力实行行之有效的制约。提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责任制约权力”“以权威制约权力”“以民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要保持吏治清廉,除了要注意官德建设、制度建设,使为官者“不想贪”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使之处于经常、严密的监督之中,使之“不能贪”、“不敢贪”。注重官吏监督,是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古代廉政建设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封建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中国古代廉政建设同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中国古代对廉政问题的做法和思考,对当代有着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廉政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政单位仿效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治理腐败的成功做法而推行廉政保证金制度,在我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廉政保证金廉政作用机制就是这一制度发生作用的形式,这一机制的发生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廉政保证金的形成过程、判断公务员履职是否廉洁的过程和诱导公务员作出选择的过程。分别把我国廉政保证金制度作用机制三个阶段的制度环境与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廉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首先建立行政人员的自律机制;其次建立对行政人员有关越轨行为的惩戒机制;再次建立有关的防范机制;最后是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廉政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注意从党的队伍和国家机关中清除腐败分子,使党和政府始终保持活力.在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铲除腐败,搞好廉政建设,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党和政府把反腐败斗争摆在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斗争的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反腐败任务还很艰巨,斗争的开展还很不平衡,腐败现象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很严重.这种状况表明.现行的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机制仍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已成为  相似文献   

13.
论清初的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卫华 《东岳论丛》2012,33(7):100-102
清王朝建立初期,吏治腐败成为影响新建王朝生存和发展的极大威胁.因此,清初历代皇帝都将廉政建设作为巩固皇权专制统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在继承明代廉政的基本制度基础上,并加损益,围绕维系君主的专制统治,构建了系统完备、独具特色的廉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为清朝全面盛世的出现打下坚实基础.康、雍、乾三帝廉政建设的首要特色是“乾纲独断”,维护皇权的绝对权威;其次强调“君民一体”,将吏治与民生联系在一起;第三是注重廉政制度的创制和改革.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是执政党建设的长期任务──从毛泽东防腐战略到邓小平“两手抓”方针李士谦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七十多年来,反对腐败倡导廉政一直是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防止腐败的斗争,到...  相似文献   

15.
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苦难的生活经历使得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元末纲纪废弛、官吏腐败导致灭亡的教训,使朱元璋认识到要巩固新生的明朝政权就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也是朱元璋力行廉政、“重典治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向全党敲起警钟:“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随着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的不断深入,群众监督的地位更显得非常重要。中纪委第六次全会再次明确地把“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思想纳入到中央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的指导思想之中。这是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多年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总结。因此,探讨群众监督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调动群众参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群众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人…  相似文献   

17.
高校民主监督主体广泛,既有党内监督,也有党外群众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各监督主体具有学历层次高、思想素质好的特点,宪法和法律赋予他们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权利,决定了他们既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民主治校、防腐倡廉的坚强后盾。在当前高校腐败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应着重落实高校党代表大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特邀监察员制度,切实保障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能,为廉政建设构建一道坚固的“防腐墙”。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建设中,有三根红线一直统摄其中,分别是历史闭环、制度闭环、人情闭环。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闭环是老百姓反制公权力腐败的终极武器,构成传统社会廉政建设的根本动力。强调“莫贪腐,贪腐必受罚”的制度闭环,是传统社会执政者和老百姓反制公权力腐败的体制内武器,它能在公权力处于“小贪小恶”之际,就对公权力及其行使主体实施强力纠偏和严厉追责。然而,制度闭环容易被“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情闭环所堵塞,变成毫无杀伤力的摆设。进一步说,人情闭环通过堵塞制度闭环,成为传统社会廉政建设的致命梗阻。传统社会也试图在廉政建设中清除人情闭环及其危害,然而效果大多不佳,这让传统社会的廉政建设时常笼罩在失败阴云下。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同步推进。”这一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各项工作的指针。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廉政建设成为健全行政体制的突破口。而廉政建设则需要走法制建设和行政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的道路。因为,法律与道德在廉政建设中具有互补的作用,而且也只有走法律与道德互补的道路,才能在廉政建设中取得积极的成就。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反对腐败是我党我国的一项长期的重  相似文献   

20.
“权力”,是社会交互主体面对利益存在而主张归属时产生的概念。本文简单阐述了“权力”及“公权力”的生成规律,及其作为商品存在的条件;分别探讨了私权与公权商品价格形成规律,及其实践意义。文中关于公权力商品交易规律的探讨,对于根除中国式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香港廉政公署“零容忍”反腐策略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符合让公权商品交易“流产”的规律。为此,本文提出,国内的反腐也应采取“抓大不放小”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