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聚焦"人的生命"的教育,旨在尊重生命主体,关注生命的价值,其涵盖着人对生命的态度、生命存在的方式、生命的价值等内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国人民对生命意涵及价值的沉思,也增强了对"生命教育"意题的重视.幼儿期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也是身心发展及人格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图文并茂的"生命教育"绘本,是开启幼儿生命教育最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正为学生的和谐发展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学生打好生命成长的底色,为学生搭建最适合的成才"立交桥",使之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是九中人教育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用辛勤的汗水和满腔的热情,坚守教育乐土,品味职业幸福,浇灌桃李芬芳,续写无悔青春……——平度九中校七付国庆  相似文献   

3.
陈成志 《学术交流》2012,(3):161-166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这是因为: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命是幸福的载体,物质生活条件是实现幸福的基础,社会生产关系对人们的幸福具有决定性作用。2.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辩证、系统的幸福观。它把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研究幸福问题,坚持了幸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幸福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等相关联的幸福要素之间的辩证统一。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全面的幸福观,既坚持了"生态幸福与人际幸福的统一",又坚持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只有实现大众化才能转化为促进民生幸福的强大物质力量,而大力加强认同教育,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6):155-157
高校心理课具有知识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双重价值取向。知识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基础,幸福教育是升华。幸福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课价值取向的终极目标,认识不到这一点,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仅仅成为简单传播知识的窗口而丢了根本,失去方向。知识教育的内容依赖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得以优化,知识教育的方法依赖幸福教育的目标不断创新,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依赖于幸福教育的无限性,为此高校心理健康课的价值取向必须由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5.
袁文平 《生存》2020,(7):0120-0121
教学工作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传达工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借助教学工作来向学生灌输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金钱主义、物质至上的不良思想观念也逐渐盛行起来,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越发冷漠。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适当渗透生命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价值观念。本文将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就如何在其中渗透生命教育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8):45-4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2020年前的奋斗目标,而幸福城市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建设幸福城市,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引导作用,政府在建设幸福城市及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幸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的梳理,阐述幸福城市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促进,着重理解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毅 《江右论坛》2007,8(3):4-9
教育学是各种人学的会饮之处,然而"学校"往往忽视教育的"全"性而将教育引向"狭路";同时由于"工作"而漠视生命将教育引向"绝路".为此,当代教育必须使每一生命个体同时把握自身的"内向性"和"主体性",达至其素质完满.这是素质教育与当代教育变革契合的必然, 也是生命特征和变革使命一致的必需.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是生命和教育共有的不可割舍的一种"兼持",这不仅体现在生命本性上,同时也体现在教育的生命实践上.  相似文献   

8.
张勇 《生存》2020,(9):0214-0215
教育本身蕴含幸福,需要个体去思考、发现、感悟和追寻教育中的幸福。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有的思想认识。教育可以孕育幸福,指引个体去思考、发现、感悟和追寻教育外的幸福。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有幸福教育的追求。幸福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中的幸福和教育外的幸福的组合。教育中的幸福可以理解为师生获得一种愉悦感,即“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  相似文献   

9.
Diamond钻石的饕餮盛宴食,色,性也。吃,是当时即可感知的幸福;钻石,是绵长恒久感受的幸福,百盛09珠宝名表文化节,为您诚献一场钻石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终极价值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可以幸福度过一生的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幸福教育既是其重要的一环也是其重要的载体。文中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使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幸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儿童的幸福是与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有利于儿童精神世界成长的活动,一切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致的活动,都可能带给儿童极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厚刚 《社科纵横》2010,25(3):156-158
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突出而敏感的问题,当前大学生自杀等恶性事件频发,凸显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和高校生命教育的欠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作为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老子有着独特而深邃的生命观,对于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本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谦 《生存》2020,(5):0228-0228
记忆构成生命的所有内容,生命中所有感动的人物事物都会成为记忆。记忆是有选择的,它选择沉重与浪漫,选择悲苦与幸福。记忆让生命有了重量,无论记忆的思绪或长或短,或诗意或粗糙。这种记忆之重,让人的身心也有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它代表着温暖、幸福和安全,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的正是对家庭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费尔巴哈哲学是西方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桥梁。费尔巴哈的幸福观批判了以在的唯心主义幸福观,提出了“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的主张。然而他由于片面强调了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对幸福要求的重要性,忽视了生命在社会意义上对幸福要求的重要性,因而使其整个伦理学体系最终离开了唯物主义。唯有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幸福观。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2):132-134
A.S.尼尔和他的夏山学校以自由主义教育理念,强调自由、民主、生命与爱的教育,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实行学生民主自治,给学生以爱和赞许,希望他们真正能独立自主,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想要的幸福有意义的生活。尼尔的教育理念可为中国基础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青岛画报》2021,(4):30-33
罗马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称为“永恒之城”.它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这座迷人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和人物给人沉甸甸的感觉.在老城区随意游走都觉得很幸福.许愿池、圣彼得大教堂、斗兽场、威尼斯广场,这些耳熟...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7):166-169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这个内容往往被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所抑制,因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中阐发生命教育的内在逻辑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生命教育具有自己的理论逻辑基础和现实逻辑要求,在这种逻辑要求下,把大学生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走出可有可无处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尼采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智者,更是一位精神强健的斗士,他以昂扬的生命姿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深切体验着真实生活所带来的内心富足与快乐;他富有激情地谴责理性主义以及基督教道德对个人主体性的忽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商业化及非个性化、非精神化的倾向,高扬个体幸福的合法性,主张个体应当用超人意志去体验生命、创造幸福,以昂扬的生命斗志“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幸福哲学对于激发人们与命运抗争、提振自我精神,努力追求卓越并真切理解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中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价值凸显与生命教育缺失并存.所谓生命教育,是指教育并引导大学生去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种价值性教育活动.由于我国家庭教育中严重缺乏生死观教育,学校教育产品化,加之互联网的普及淡薄了现实人际交往,个体差异加大导致内心孤独感增加,致使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迷失.基于此,构建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着眼于生存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挫折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感,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