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就必须能把思想、业务与人才管理结合在一起领导。  相似文献   

2.
“倒授权”,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领导者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下属把自己工作中的难题、问题推给领导,是领导被下属授权,其结果是领导者大事抓不好,小事抓不完,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更有甚者,使整个机构松散,不团结,无法达到决策者和全体成员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发展,民主的进步,中西文化的碰撞,人的需求的多元化、为现代领导者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当今.一个领导者,想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除需具有较高的智商外,较高的情商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王立君 《领导科学》2001,(12):14-14
一般来说,下属对领导的言行举止观察得比较细,注意得比较多,因为只有领会好领导意图,才能更好地贯彻领导的思想,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但是,现代领导学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是处于互动与对等地位上的两个方面,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如果按照这一原则来检查我们目前的领导行为就会发现,相比较来说,许多领导者对下属观察、注意甚至尊重得还比较少.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领导者授权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但大多数被授权者都达不到领导者所希望的工作要求,这在实际领导活动中是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被授权者的素质不如领导者,无法把领导者授予的工作做得像领导者亲自做的那样好.而下级的素质普遍不如领导者,这本身又是一个客观规律. 从发生学的视角观察领导者的产生,便可发现上述规律.从古代的成者为王,到现代的民主选举,各种领导者产生机制中,除了世袭之外,无不是具有素质优势(德或能的各种素质中的一项或几项超过旁人)者成为领导者.即使在世袭机制下,选择较优秀的后代担任领导者也较为常见.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时候,素质优势是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主要依据.这也是唯一合理的依据,因为只有素质高的人担任领导者,组织成功的概率才大.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领导工作中,许多领导活动是靠领导者的"脑"和"口"去实施的,即用脑出主意、作决策,然后通过口(或文稿)去表达决策、部署工作.所以,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领导活动的效能,而营造现场感,则是领导者语言艺术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审稿,特别是重要文稿的审核,从某种角度看,就是一场严肃的综合“考试”,得高分者将获得表扬、嘉奖甚至提拔,得低分者将受到批评、限期整改甚至会被调离岗位。本文试就这场“考试”作一探讨。一、领导审稿的结果——五个考评格次实践中,领导审核文稿特别是重要文稿的结果按百分制来衡量可以分为五个格次:  相似文献   

8.
文字秘书在政策形成和领导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文字秘书常常被称为领导的参谋、智囊、文胆.但是文字秘书和领导者只是一种工作关系,是被领导与领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而不是人身依附关系.领导都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文字秘书一定要在准确领会领导意图的前提下起草文稿,但是也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只有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文辅政才能体现客观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结盟三巨头     
在这幅漫画上,二战中盟国最有名的“三巨头”并排坐在一张木制长椅上,三人着起来谈得很投机。漫画中的人物不仅要画得形似,更重要的是要神似,这就要求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特征,并在简练的笔触中加以夸张,同时也不能做得过分。总之要以噱而不虐为原则。比如这幅画中丘吉尔的光头胖腮,罗斯福的长脸深目,斯大林的蹙眉翘须,都画得到位传神。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是依靠权威实施领导的。这种权威体现在领导过程中,就是领导者能把群众或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它或是以领导者的职位、职务、权力和责任来引导和影响部属完成组织目标,或是以领导者自身的良好品格、魅力、才能和行为来引导和影响部属完成组织目标。前者为正式权威,后者为非正式权威,二者的有机结合即统一为领导权威。任何领导者只有努力树立并善于运用领导权威,并使被领导者接受这种权威,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指挥部属,从而实现成功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领导威信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是使被领导者信任和服从领导者的一种精神感召力,是群众发自内心对领导者的一种真实感情、是领导者一言一行引起群众共鸣的综合反映。权力是威信的前提,威信是权力的灵魂。一个领导者,要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不但要有权力,而且更需具有威信。所谓领导者,其实就是把威信发挥到极致,影响他人合作,进而实现目标的一种身份。威信是领导者头上的光环。失去了它,再有能力的领导者在群众眼中也显得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团体的大小事务,如果都必须由领导者一个人去做的话,那么领导者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无可奈何。因此,必然得把一部分责任和任务授权给下属去承担。领导者能不能充分授权下属,牵涉到彼此之间的信任问题。有的领导把任务分派给下属后,依然喜欢事无巨细地干涉和盘问,使得下属处于为难的境地;有的领导者则在提出办事的大原则之后,对具体做法毫不过问,而是完全地交给下属去完成。比较这两种  相似文献   

13.
讲话,是领导者传达要旨、布置工作、交流思想、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讲得好,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讲得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有时甚至会影响领导形象,影响工作落实。所以领导者讲话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话匣子”。  相似文献   

14.
祁光华 《领导文萃》2010,(3):120-124
领导者在对下属进行激励时不应当将下属变成失败者,而应当将下属变为成功者。 在现实的领导实践中,由于对一些激励理念辨析得不够清楚,领导者们常常陷入一些激励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戴尔&#183;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对人性的弱点作了较细致的研究。领导者同样有人性弱点,并且这些普遍性的弱点和领导者必然拥有的权力、地位结合后,就会贻害领导行为。领导者只有保持清醒认识,努力克服,才能免受其害。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在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的和谐领导能力,才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主要应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15-15
员工想要什么样的领导?答案是,“富有远见”的领导。 这是对众多下属员工进行调查后得出上述结论。调查中,调查对象列出了自己在领导者和同事身上所期望看到的品质。两者差异最大的一项品质就是“富有远见”——仅有27%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在领导者和同事身上都看到这一优秀品质,而高达72%的人则表示这只是自己对于领导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及时反馈看作领导者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正如员工需要领导者的反馈一样,领导者也能从下属的反馈中获益。员工可以就生产及管理流程的效率提改进建议,同时也能就领导者的领导工作进行反馈。随着近年来360°全方位领导评价法的出现,这种“向上反馈”的方式将变得越来越流行。  相似文献   

19.
王茜 《决策探索》2004,(8):43-44
用人艺术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层次。领导者只有能够“广开才路”,才能使企业“财路广开”。  相似文献   

20.
张守喜  孔涛 《领导科学》2006,(18):20-21
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创造令人舒畅的户内空间的话,那你就得考虑各个立体结构之间那些空着的地方。”以空间和谐求取构造完美,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实,不仅在建筑领域,在领导工作中同样也应树立一定的空间意识,也就是说,领导者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不能固守着一种态势,不能把事情做得太满,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懂得为事物留下一定的发展余地和生长空间。领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导者要成为“能工巧匠”,必须善于把空间理念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过程。一、领导者要保留一定的决策空间。当今时代,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