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回族人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多个角度,运用多个研究手段深入探析回族民间舞蹈中的传统武术元素。以踏脚舞、宴席曲为例研究了回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将武术融入舞蹈语汇中的表演形式,回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武术,素有习武习俗,在回族地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潜移默化下的回族民间舞蹈逐渐融入了回族人民尚武、勇武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回族人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多个角度,运用多个研究手段深入探析回族民间舞蹈中的传统武术元素.以踏脚舞、宴席曲为例研究了回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将武术融入舞蹈语汇中的表演形式,回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武术,素有习武习俗,在回族地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潜移默化下的回族民间舞蹈逐渐融入了回族人民尚武、勇武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云南回族马帮商人在云南境内外各条商道上不绝于途,不少人还定居缅甸和泰国.缅族称云南回族为"潘塞"(旧译"潘泰"),掸族称之为"潘西".在国内,西双版纳傣族称回族为"帕西".海外学者对缅语"潘塞"一词的语源争议不休,众说纷纭.本文论述提出(一)"潘塞"、"潘西"和"帕西"原为印度、缅甸一带民间对穆斯林的泛称,尔后用以称呼云南回族,三者系同一名词,仅读音有微小差异;(二)三者均由中世纪以来印度民间称呼波斯人的"帕尔西"(Patsi)一词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4.
关于河州脚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脚户”是旧时西北地区以驮队形式从事贩运的一个行当。在甘肃河州历史上 ,脚户在民族构成上主要以回族为主。他们往来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 ,为两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依据田野调查的资料 ,对甘肃河州脚户的情况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并将其与云南回族马帮进行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5.
"源远流长"一词可以套用在回族文化上,回族文化的"源"可以上溯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构建的一神教(monotheism)系统的古老源头,回族文化的"流"又可以其文化内涵上的"多元构成"来表现。回族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用",形成了完整而特色独具的文化体系。本文将就回族文化的"源"与"流"作一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文献材料及实地调研,对西藏的"藏回"及流动回族作一简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藏族和回族关系形成的客观因素.本文认为,最早进入西藏的穆斯林人发展成为今天的"藏回",融入了当地社会,与藏族和睦共处,这是经由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的官方支持,回族和藏族之间在社会分工中形成互补、文化上借鉴、宗教上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结果;而当前大批流动的回族在西藏的融入程度较小,这同样有客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的黄土高原马俊毅(回族)祖母、母亲、我......黄土高原上,一个家族三代女性在悠悠时光里走过的道路......一位回族女研究生饱含深情,为你讲述这个故事。列车牵直了身子毫不犹豫地驶入这片黄色。迎面吹来的风是灼热的,漫漫黄沙、浩浩黄土,阳光在砂砾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回族传统文化中的线条组合,采集现实图样,探寻这种传统意识形式凝练出的艺术设计纹样的含义,并将回族文化元素的精髓正确地运用于现代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当中,避免多民族纹样的错用以及混搭。以期在未来的环艺设计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彰显回族的文化特色,使少数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大潮中仍能得以物化地传承。作者通过对回族历史、文化的深层认知,力图正确地将回族传统纹样与现代环艺设计相融合,凸显中国和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摒弃设计中一边倒的"洋化"倾向,这也是现阶段践行"中国梦"在环艺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1993年4月5日至5月10日,我有机会随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个经贸组出国,到我国西北邻邦、原苏联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进行了访问。由于我们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因而从感情上特别关心居住在原苏联中亚这两个国家的回族人民的生活,为此,我们对两国的回族进行了较多的考察。本文主要根据我自己在哈、吉两国的实际考察,对中亚地区回族的生活现状,作概要的介绍和粗浅的论述。 一、历史的回顾 中亚的回族,在原苏联出版的书上又称作“东干人”。为什么回族又叫做东干族呢?就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回族语言专家伊玛佐夫教授。据这位中亚回族学者讲:“中亚回族所以被称作东干  相似文献   

10.
伫立桥头,两眼睁得溜圆,密切注视着过往的行人,巴不得你的身影出现。然而,我终于失望了。来武汉出差近一星期了,天天在这座桥头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即使步入办事单位,走在大街小巷,踏进商店,我也无时无刻不在留心寻找你。明知这是大海捞针,可我却仍不死心。我多么渴望见到你——我走上社会结交的第一个女友,一位漂亮、纯真的回族小姑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回族就开始了珠宝业的经营.由于善于识宝,又善于经营珠宝,回族在明代就获得了"识宝回回"的美称.今天,珠宝业仍是回族的传统行业.本文依据田野调查资料及文献记载,考述了"识宝回回"的起源以及沿革,并详细记述了当代回族珠宝玉石业的情况、经营活动的演变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清真     
回族饮食讲究清真。因此,每次去外地参加会议、笔会,我都有些怯,怕吃不好,也怕给主办方添麻烦。有时事先沟通了,主办方要为我一人准备清真餐,或者专门派车拉着我到大街小巷找清真饭馆。这样太麻烦人,也影响团队活动,我心里不是滋味。有时忘了沟通,会上没有准备清真餐,我就只能用水果、素方便面充饥。与会的朋友看不下去了,就千方百计地劝我吃点,说这个菜没有大肉(猪肉),你能  相似文献   

13.
好人马大妈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 ,总会有几个给你留下深刻记忆的人。有的人在你成长的重要关头给你指点迷津 ,振聋发聩 ;有的人却如涓涓细流 ,在平静如水的日子里给你以关心和温暖 ,使你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每当我回想起这些人都要扪心自问 ,我有何德何能 ,却领受这些平凡普通人如大地母亲般的恩惠?正是这些恩惠催我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只能奋进而不敢懈怠。回族马大妈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1981年 ,我师专毕业后 ,分配到河北玉田县的一所中学教书 ,同时分配的还有老家在玉田的校友张增伍。我所在的学校离县城还有五里路 ,因为时常坐火…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纳忠教授在1957年3月14日《云南日报》发表的《清代云南回族人与伊斯兰教文化》一文中说:"云南回族对伊斯兰学术的教学与研究,大约开始于元代……可以考得出的,大概开始于明末、清初。"清代中叶以后,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云南回族人马德新和马联元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马德新一生用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写成的著述多达三十余种,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教义、教典、教律、宗教哲学、阿拉伯文法、天文、历史、地理无不见于其著作中。  相似文献   

15.
一群头戴小白帽的回族少年从清真寺的经文学校里走出来,他们灿烂的笑容让我感到回族人特有的热情和活力。如果说小白帽是回族在外表上最醒目的标志,那么伊斯兰教则是他们的精神内核。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文化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赵杰 《回族研究》2007,(3):16-20
本文从康德"心灵里崇高的道德"与毛泽东"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和《古兰经》关于"三状"源于心灵为序,从历时上评述了回族荣辱跌宕、历尽沧桑,"几度春风,几度秋雨"的心路历程,从而揭示了他们心灵沐风栉雨后更加清净的壮美。又从共时上亮化出回族忍辱负重、自尊自强的坚实心力,最后凸显出回族"先忍后强"的心灵之道对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充实,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朋友,如果您有机会到滇西北我们普米族地区来,我愿为您介绍一些普米族的习俗。如果你要寻找普米人,请多注意服饰。普米族的服饰有自己的特点。女子上身穿长襟衣加氆氇或毛呢领褂,下穿宽脚裤,围双层花边的围腰,系一条四寸宽的腰带,一般用  相似文献   

18.
王一男 《回族研究》2012,(4):110-113
本文以生态美学之"家园意识"为出发点对回族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包括回族民间音乐在表演场所和思想内容上的"家园意识",以及原生态乐器所反映出来的"家园意识"。由此可以认识回族民间音乐本质上的自然性、神秘性与审美性。  相似文献   

19.
奉锡样 《民族论坛》2009,(11):61-61
<正>隆回县是一个散居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有山界回族和虎形山瑶族两个少数民族乡,全县居住着回、瑶、苗等23个少数民族共计2万余人。近年来,隆回县委、县政府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发展战略来推动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隆回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回族研究》2011,(1):103-105
回族传统体育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宗教类、闲暇娱乐类、农事节令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本文就回族传统体育的分类、特征以及如何规范回族传统体育竞技和如何保持民族特色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